12月10日,经IAPU国际业余无线电联盟协调核准,科学教育卫星征名活动在中国科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启动,入围终选名单的同学、老师、家长可以一起去发射现场观看发射盛况。

当日,新京报记者在该校举办的“夯实科学教育基础 全面提升育人质量——北京市科学教育实践与探索研讨会”上获悉,在该校今年8月开设的“卫星工程理论与应用”的课堂上,首批5名高一学生有幸参与这颗科学教育卫星的组装并学习了卫星相关知识,卫星预计于2025年春在酒泉航天城发射。

向全体师生家长发布卫星征名倡议

“我向全校师生、家长发出征名倡议,请为我们面前展示的这颗卫星,取一个响亮而有特色的名字,伴随着它遨游太空。”在仪式现场,中国科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党委副书记任丽说道。她介绍,这颗科学教育卫星轨道高度520千米,卫星质量31千克,轨道精度97.4度。希望征集一个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的名字,可以体现学校特色和文化,而不简单以“中科”或“中科附”命名,学校还将为命名提出者颁发“命名人证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名高中学生在展示他们制作的八木天线模型。 新京报记者刘洋 摄

据介绍,这颗“科学教育卫星”是中国科学院附属实验学校为配合学校拔尖创新基地“天文与航天”课程建设,联合航天专家共同研发的理论学习与操作实践平台,承担“卫星工程理论与实践”课的教学与实践任务。在航天专家指导下,该校物理教师、天文教师带领学生深度参与研制工作。12月10日上午,参与组装的学生史子奥和来子毅举着他们制作的八木天线模型也来到了活动现场,如今二人已经升入高二,对于此次参与卫星制作的经历,他们表示“既感到荣幸又体验了科研工作的艰辛。”

“一开始有些理论课真的听不懂,尤其是姿态轨道控制相关知识,主讲老师在第二天和第三天不断地延展相关内容,努力让我们理解。”来子毅笑着说道。学生们介绍,这是一次在暑期开展的学习实践项目,通过自主报名和测试,不少学生在前期就知难而退了,最终5名学生脱颖而出,在短短七天的集训中,从理论课到拆解、研究、组装卫星,大家深入了解了卫星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从每个电路板和每个零部件的组装,到最后变成一个卫星的整体以及卫星信号的接收,我们发现科研工作真的不简单,我们要开动脑筋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发现这个世界。”史子奥说道。

学校将建设卫星地面站,吸引更多学生参与研究

中国科学院附属实验学校校长陆建伟介绍,发射卫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在科学上则表现为多学科协同作战,学校在前期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做了很多工作。“从2023年开始,我们就联动各个部门推进这项工作,我们把基础课理论课和工程课结合在一起,包括教材都是新编的,三位总设计师、两位教授和很多工程师参与进来,共同帮助孩子们开展学习实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学教育卫星征名启动仪式现场,展示了即将发射的卫星。 新京报记者刘洋 摄

陆建伟认为,当下教育最大的困惑就是孩子们缺少内驱力,“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要向哪方面去努力”,通过此次课程的开展,他发现,参与的孩子们这学期学业成绩有很大提高,学生们知道自己学习这些知识的价值,激发了学习的动力,“科学家光鲜的一面大家都能看得见,孩子们通过课程、实践理解了科学研究背后寂寞的一面,对今后的学习也有了思想准备。”

陆建伟表示,此次为卫星征名和发射只是一个开始,后续还将发射载有科学教育功能载荷的卫星。该校还将建卫星地面站,接收卫星信号,“目前国内地面站建设做得挺多,但我们要建立可以给卫星发射指令的地面站,通过这些工作,吸引更多学生参与研究和学习,做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陆建伟说道,

今年正值中国科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建校十周年,当日,该校通过20节研究课、3个平行论坛面向全市展示了涵盖中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不同年级的科学教育创新实践。

新京报记者 刘洋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