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春的四平之战,是国共在东北的一场大战,震惊全国。

周恩来在这一战中的贡献,鲜为人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周恩来在开战之初就认为四平之战我军可能难赢,不如改为歼敌为主,守城为次。

4月2日,国民党军开始北犯四平。当时周恩来正在南京,他认为蒋介石在国民参政会的演说是一个重要信号,说明国民党已决心撕毁停战协定,东北的大规模武装冲突难以避免。第二天, 周恩来致电中央东北局,说:照目前情况看,四平街、本溪、 鞍山都有失掉的危险,长春也暂难为我所有;不如以消灭蒋军为主,守城为次,这样较易争取主动,打得蒋痛,以利和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周恩来准确判断东北有大仗打,我们的办法是“非打不足以刹其威风”。

5日,他致电党中央,说:东北应准备大打,决不要幻想国民党能让步;关内,蒋方重在蚕食封锁与破坏,我拟进一步揭穿之,谈判将关内问题与东北问题联起来一起解决。

当天,毛泽东复电:“情况估计及应付方针甚为正确,望坚决执行。”

8日,周恩来又致电党中央:东北情况已变,许多问题必须重新估计;陈诚透露出要接收长春、 哈尔滨、齐齐哈尔,美国企图帮蒋接收长春路,这样,非打不足以刹其威风。

于是,4月18日 ,东北解放军正式开始了四平保卫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次,周恩来接受和平解决四平之战的方案。

四平之战打响后,战火震惊全国。这场保卫战十分激烈,持续一个多月,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期间,中国民主同盟邀请国共双方代表会商停战,建议中共军队让出铁路沿线,让国民党军和平进入长春,双方停战五天,然后进行谈判,和平解决东北问题。 周恩来表示可以接受。但是,军事三人小组中国民党代表陈诚,只说东北是“接收主权”的问题,中央军在东北几省的调动,交通上不应受任何阻碍,不接受民盟的建议。于是,调解座谈会无果而散。

最后,中共军队在大量歼敌后被迫撤军。后来,毛泽东说:“在四平之战中,恩来同志有很多的正确意见,可惜没有落实。”

陈冠任著、中共党史出版社的《大河向东:他们为什么凝聚在毛泽东旗帜下》一书记述了此事,该书为该社的年度畅销书,曾经名列中国政治军事图书热卖榜第21名(如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