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军事“发烧友”,如果你经常浏览军事网页,如果你爱看军史人物评论,你便会发现,军迷们总是喜欢拿粟裕和林彪相比,并且两人各自都有一批坚定的“拥趸者”。为何会有这种现象呢?抛开政治不谈,从以下几点试作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是缘于两人是公认的最能打的将帅

战争锻造战神,战神往往又从战争中脱颖而出。林彪和粟裕就是这样两个人。如果选出我军公认的最能打的将帅的话,林彪与粟裕的排名肯定是最靠前的两位。坊间便有毛泽东的“五虎上将”之说,通常便是指彭德怀、林彪、刘伯承、徐向前、粟裕这五个人。早在1947年,陈毅推出他心目中的“五虎上将”时,也包括粟裕,其他四个人是彭德怀、林彪、刘伯承和陈赓。中国人有句老话,说的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既然林与粟最能打,那么总会有一些“好事者”将二人拿出来作一番对比,这种对比时间一长,便形成了一批各自的坚定“拥趸者”。

二是缘于两人是打大仗最多的将帅

历史上那些有名的大战,特别是改变历史命运的大战,往往容易被人津津乐道。比如长平之战、垓下之战、赤壁之战等等。而纵观我军将帅,打大仗最多的将帅又正是林、粟两人。我军一次性歼敌超过10万人的战役(不含建国后的抗美援朝等作战),除徐向前指挥的晋中战役等极个别战役外,主要都是林、粟两人指挥打的。大决战中的三大战役,仅从具体指挥层面来讲,“也主要是这两人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我军战史上最经典的战役,比如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等等,好多战役都是出自林、粟二人之手笔。因此,苏中百姓曾有“毛主席当家家家旺,粟司令打仗仗仗胜”的民谣。在当年的东北,关于林彪的传奇和传说也不少。这些都是两个将帅最能打的一个有力佐证和写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是缘于两人指挥的部队最多

林彪指挥的部队,从红军时期算起,都是我军主力中的主力。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的精兵强将云集东北。经过白山黑水三年间的鏖兵血战,林彪的部队从最初的十多万人出关,发展成了百万大军入关,增长是几何级的。这支部队也从最初的东北民主联军,演变为东北野战军,进而改称为第四野战军,是几大野战军中最大的一支战略部队。特别是这支最大的部队,从东北一直横扫到海南。其声势、阵势可想而知。

粟裕指挥的部队,仅从解放战争算起的话,是由新四军和山东八路军组成的华东野战军。这支战略部队从人数规模来讲,是仅少于东北野战军的数量,一直处于第二名的。毛泽东在解放战争第一年的时候,在给林彪的电报中曾说过这样的话:“在全国各区中,就经济论你们占第一位,就军力论你们已占第二位(山东为第一位)”。透过伟人的话,足见华东野战军的数量规模也是很惊人的。甚至从军力来讲,在战争的第一年还是第一位。

四是缘于两人年龄、性格、爱好相像的诸多因素

林、粟两人都是1907年生人,都出生于两湖(湖南湖北),都好静而寡言,都长于战略和作战思考。举一个例子,两人都喜欢看地图,并且一看就是一动不动几个小时。在《大决战》系列电影中,林彪在《辽沈战役》出场的第一个镜头就是背对观众全神贯注看地图的形象。而据说粟裕在《淮海战役》第一个出场的镜头,最初也是这样设计的。只因两人出场镜头太过雷同,最后才有所改动。

林彪自视甚高,很少与人畅聊、深谈。但据《粟裕年谱》记载,他在主持军委日常工作期间,曾多次找过粟裕交谈,并且希望“粟裕多到部队走走,多提意见建议”,两人的多次交流、相谈甚欢印证了那句“惺惺相惜”的老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