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日本陆军造航母、海军造坦克,连螺丝都要反着拧、保证装备绝不互通,真是奇葩到极致。一个笑话就是:为什么二战日本海军打输了,因为七成精力都在对付陆军马鹿,只用了三成精力在跟美军作战。今天跟大家介绍一艘日本陆军造的两栖作战舰船,算是世界上最早的两栖登陆舰了,这就是“神州丸”号强袭登陆母舰(当时还没两栖登陆舰的叫法)。这艘船也很倒霉,第一次出击居然被日本海军发射的鱼雷击中搁浅在岸边,说是误击,谁知道是不是海军马鹿故意干的。
上世纪30年代初期,日本一直在为侵略战争做准备,具体表现在各种新型武器的研制上。1932年淞沪抗战中,参战的日本陆军暴露出登陆耗时长,效率低的问题,其实就是缺乏大型登陆舰。因此日本陆军觉得需要一种强袭登陆母舰,这种舰船能够搭载并快速卸载登陆艇和部队,还能携带飞机为登陆行动提供空中支援。但海军马鹿又靠不住,于是日本陆军决心自行研制。
1933年4月8日,第一艘强袭登陆母舰开始秘密动工建造(针对菲律宾宽阔的浅水沙滩设计),经过一年零七个月的紧张建造后,于1934年11月15日竣工,并命名为“神州丸”号。其多层甲板结构上设有存放登陆艇和飞机的空间,利用船体各处的舱口和起重设备迅速释放登陆艇,还通过弹射器起飞飞机,具备了现代两栖登陆舰船的基本特征。就作战理念来说,该船在当时是一种非常前卫的两栖登陆舰艇。
“神州丸”号标准排水量7810吨,可搭载2000名战斗人员和58艘登陆艇以及12架飞机(使用弹射器起飞),这个搭载能力在当时很不错的。船内有机库,飞机直接从机库内起飞,通过船尾的机库门离开。“神州丸”号可以搭载九一式战斗机和九七式轰炸机,但这些陆军飞机不能在舰上降落,只能降落在地面上再回收。如果能造个20艘,一次投送的兵力很可观,战时用来搞突击很不错。在当时的日本陆军中,“神州丸”号属于最高机密。
PS:58艘登陆艇具体是29艘大发艇,25艘小发艇,4艘装甲炮艇或者4艘高速侦察艇。不得不说,搭载数量还真不少。
“神州丸”号总共有三层甲板,上层是飞机库,中层是人员住舱,底层则是坞舱。当时日本陆军称坞舱为舟艇格纳库,这个舟艇格纳库尾部有一个主舱门,而在主舱门上又并列安装2个进水口,每个窗口又分出2条进水通路,这点类似我们的04步战车在大型液压门上又设置两个手动侧开机械门的设计。在坞舱内部铺设了一套轨道系统,舟艇借助顶部安装的电缆实现在轨道上的移动,轨道一直延伸至船尾,再通过一个类似“跷跷板”的装置抵达滑走台。需要出动舟艇时,“神州丸”首先向船尾注入压舱水使其下沉,然后打开进水通路,舟艇则从滑走台的轨道上顺次滑入水中。此外,还可使用起重机和位于左右侧的舯门放出舟艇。
虽然“神州丸”号的设计很超前,但命运并不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组建了南方方面军进攻东南亚的英美殖民地。1942年2月15日,日军第16军向荷属东印度发起攻击,而“神州丸”号便是登陆部队的一员。2月28日夜晚,日军登陆部队遭到美国海军的袭击,负责护航的日本海军匆忙上前迎战,双方舰队夹着登陆部队互相开火。结果悲剧发生了,“神州丸”号被“最上”号重巡洋舰发射的一枚鱼雷击中(当时以为是美国舰队发射的鱼雷),当即搁浅,随船溺毙的日本陆军有一百多人。
“神州丸”号后来被拖回去大修,等修复完也没有登陆作战任务了,于是“神州丸”号开始从事运输任务,负责菲律宾到本土的航路。1945年1月3日,“神州丸”号在台湾高雄港遭到美军空袭,被命中3枚炸弹,船体受损严重。接着被附近的美军潜艇发现,朝“神州丸”号发射了六枚鱼雷,两枚命中,最终沉没在高雄南部海域西南方向约90千米处。
客观评价“神州丸”号的话,其设计理念确实很超前,但受限于当时的技术,两栖作战能力跟今天的两栖登陆舰差距较大。加上二战日本工业基础薄弱,无法批量生产,在战争中起到的作用相当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