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日报网
为推动事业单位规范运行,切实提升公益服务水平,山东泰安肥城市委编办建立“三个三”工作法,积极探索事业单位监管新模式。“我们从完善监管机制、创新监管服务、提升监管质效等方面着手,形成了符合实际的经验做法,全面提升事业单位监管服务实效。”肥城市委编办工作人员介绍。
(肥城市委编办工作人员赴肥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不动产登记中心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实地核查工作。)
建立“三项机制”,促进事业单位监管规范化。一是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为做好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党政群机关赋码、年度报告公示等日常工作,各部门单位明确一名联络员,保障联络畅通“不掉线”。二是建立台账动态管理机制。结合机构改革工作,摸底全市事业单位登记情况,建立改革后事业单位登记清单,做到“心中有数”,同时督促相关事业单位及时办理登记业务,形成动态登记管理台账,逐一“挂账销号”,做到“完成一家、销号一项”,确保事业单位“应登尽登、应更尽更、应销尽销”。三是建立法人登记与机构编制协同管理机制。加强信息资源共享,机构编制管理与法人登记、监督检查、绩效考核等相关信息实时共享,及时掌握机构编制动态信息。根据机构变动情况,实时准确梳理法人登记、证书延期和印章管理等事项,及时告知有关单位办理登记,确保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创新“三个服务”,推动事业单位服务便利化。一是精简办证流程。坚持“化繁为简 一次办成”原则,深化流程再造,精简登记审批环节,优化整合设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程序,将审批流程由五个环节简化为受理、复核、核准三个环节,实现受理即审查、核准即办证。在办理登记业务后同步核发电子证照,实现电子证照与纸质证书同步生成、同步制发,切实减少了审批流程,高效利用行政资源。二是推行“一次告知+容缺办理”模式。实行“网上督促办、现场指导办、预约上门办”工作方法,接待咨询一次性告知办理事项所需材料,提前对登记业务进行预审,实现“最多跑一次”,有效增加通过率。在办理登记业务时,如申请单位缺少个别材料,在不影响后续审查的前提下,视情况提供“容缺受理”,允许先领证书后补齐材料,避免群众“折返跑”。三是加强业务服务指导。以《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为根本遵循,编印《事业单位登记业务服务指南》,系统梳理系统登记办理中常见问题,安排专人对工作群、电话咨询等进行线上答疑。
做好“三重监管”,提升事业单位监管高效化。一是推行“一体化”监管。统筹编办科室工作力量,组建机关事业单位职能运行监督管理工作专班,本着“减负不减责”的原则,合并检查事项,减少检查频次,联合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法人公示信息抽查和监管评估,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二是探索“无感化”监管。将年度报告公示、事业单位日常登记、绩效考核、“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职能履行等各项工作情况梳理汇总,并与纪委监委、财政、人社、审计等部门加强沟通联动,收集事业单位相关信息,形成个性化台账,实时了解掌握事业单位运行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督促整改落实,补齐弱项短板。三是开展“全覆盖”监管。坚持把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作为加强事业单位监管的重要举措,压减考核指标,突出考核重点,加强平时考核,创新考核机制,赋予考核组更大自主权,按照制定方案和指标标准、开展评估、实地考核、反馈结果、整改提升五个环节开展考核,确保考准考实考出成效,促进事业单位规范履职。(图片由马桧授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