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3月爆发的车桥战役,共歼日军大佐以下465人,生俘24人;伪军483人,生俘168人。其中,生擒重伤的日军三泽金夫大佐,是抗日战争中被中国军队抓获的最高职务日本军官(被俘后很快死亡,死后被日军追授为少将);生俘24名日军,也是截止到1944年以前,在一次战役中俘获日军最多的一次。
从战略上来讲,车桥战役是华中我军对日军主动发起的较大规模的攻势作战,该战标志着华中敌我相持的战略局面被打破,揭开了华中地区对日军率先进行战略反攻的序幕。
从作战指挥上来讲,粟裕、叶飞这次共动用了5个团的兵力对敌发动强攻,并且攻城与打援相结合,既攻城又打援,打援兵力甚至多于攻城兵力。可以说,车桥战役,战法运用非常巧妙灵活。连被俘的日军军官山本一三都连称“你们的粟裕埃拉伊!”(日语“了不起”)(《粟裕传》第一版,第350页)
战役结束后,粟裕、叶飞于3月8日便将车桥战役发起的理由和战斗经过、取得的战果等报告给中央军委和新四军军部。
由于这一仗打得十分精彩、非常漂亮,新华社向全国播发了“车桥大捷”的消息,赞扬新四军一师“以雄厚的兵力打了一个大歼灭战”。延安《解放日报》还专门发表社论祝贺胜利。陈毅也从延安发来了热情洋溢的嘉奖令。
然而,出乎粟裕和叶飞意外的是,这样一个得到中央高度肯定的漂亮仗,却没有得到新四军军部的认可。
新四军军部于3月9日复电,在肯定“车桥战斗在大破强敌,获得大的胜利,此种英勇善战是很好的”同时,却对整个战役提出了质疑和批评。军部的主要疑虑和担心是:“为便于坚持与调集干部整风,必须打开淮宝地区作为阵地的估计,似是不妥的”,“在反攻以前我们不宜主动过分暴露自己的力量”,“如果过分刺激敌人,很可能引起敌人大的报复”。(《粟裕文选》第一卷,第583页)
3月11日,粟裕与叶飞等再次联名复电军部,对发起车桥战役的理由进行了充分论述。特别对军部担心的可能遭到日军报复问题,进行了特别说明。他们在复电中表示:
“在敌人兵力不够之现势下,不一定对我们再作大的进攻;如其小的进攻,我们当易于应付。即或敌人作大举‘扫荡’,则必须由徐州及扬州两个系统统一指挥才行。但如此大举布置,则我们也容易预为准备,且其配合亦不一定十分密切”。(《粟裕文选》第一卷,第583页)
显然,在打不打车桥战役这个问题上,粟裕、叶飞等战略考量是深刻深邃的,已经把各种情况特别是日军报复情况都充分考虑了进去。最终,他们的复电解释基本上得到了军部的认可。3月13日,新四军军部再次复电表示:“车桥战役即已打了,而且战斗打得很好。不过今后关于较大的战斗部署,应先电告军部”。(《粟裕文选》第一卷,第585页)
多年后,粟裕在回忆车桥战役时谈到:“进行一个战役,首先要从战略上考虑,战役要同战略相结合,当前要与长远相结合。车桥战役首先是从战略大局考虑的,不然就变成了近视眼。另外从战机上考虑,当时敌人的情况同1942年不同了,士气低落,所以打车桥能够打下来,可以打”。(《粟裕文选》第一卷,第585页)
粟裕的话揭示了车桥不仅能打而且能够打好的深刻道理,给我们以很好的启迪启示。七十多年过去了,回过头来看,车桥战役不仅在当时震惊中外,而且历经风风雨雨的考验检验,证明发起这个战役是完全正确的,并且从指挥角度看,也完全称得上是抗日战争的一个经典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