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文宇,上海知青。家庭成分复杂,母亲是天津人,在上海打工。父亲是南通人,在上海做学徒。后来,两人在上海结婚。结婚后,却一直没有怀上孩子。
图:下乡知青
1960年,南通老家的弟弟,把儿子欧文宇过继给在上海的哥哥。那时,欧文宇已经7岁了,刚读完小学一年级。第2年,母亲又抱养了一个弟弟。一家四口,来自4个家庭。尽管都不是亲生的,却一直把他们当亲生孩子看待。
1971年,欧文宇18岁,初中毕业,赶上了上山下乡。上海有政策,三个走两个,两个走一个。弟弟的年龄小,欧文宇想去江西插队,那里的条件好点。就在他准备离开上海时,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6师57团找上门,动员他去北大荒插队。
原来,57团想成立一支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可苦于缺少文艺骨干,一直没能成立。这次来上海接收知青,得知欧文宇会文艺,有才能,就找上家门,动员他去北大荒。听说插队还能搞文艺,欧文宇没有多想就答应了。
1971年10月末,虽是深秋,可上海还没有冷意。欧文宇身穿单衣,脚蹬单鞋,坐上了前往北大荒的火车。他万万没想到,此时的北大荒已经天寒地冻。一下火车,欧文宇就被冻感冒了。连忙借了件大衣,到当地的医院去看病。
“穿这么少,光讲究好看,想冻死?”在团部医院,欧文宇碰到了一位操着南方口音的大嫂。尽管嘴上骂骂咧咧,手上却在不停地给欧文宇掖着衣服。聊了几句后得知,大嫂是宁波人,丈夫是上海人。1966年,大嫂随丈夫转业到北大荒,算是半个老乡。从医院出来时,大嫂告诉欧文宇:“小老乡,有空去我家坐坐。”
图:知青中的文艺宣传队
下乡插队后,欧文宇被安排到了宣传队。这是一支不脱产的宣传队,挂在工程连下面的一个排。没有演出任务时,欧文宇需要跟着工程连施工。繁重的劳动,紧锣密鼓地工作安排,欧文宇早就把大嫂的问候抛在了脑后。
偶然的一个机会,欧文宇在连长家门口碰到了大嫂,原来他们是邻居。一见面,大嫂就热情地招呼欧文宇:“小老乡,又见面了,来我家坐一会儿。”盛情难却,欧文宇在大嫂家吃了午饭。一来二去,欧文宇成了大嫂家的常客。上到家常便饭,下到缝缝补补,都在大嫂家解决。
1976年,欧文宇被调到6师商业综合批发站,担任文艺队队长。同一时间,大嫂的丈夫被调到25团的水利连。搬家后,两人反而离得更近了,走动也更加频繁。
1977年,陆续有知青返城,大嫂问欧文宇:“不少人都走了,你走不走?”当时,知青返城不容易,要办理不少手续,回去还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欧文宇嫌麻烦,就说:“在哪都一样,不想回去了”。
1977年,欧文宇24岁,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大嫂见欧文宇不回去了,就准备给他介绍对象。哪里的都有,上海知青,北京知青,天津知青。也许是缘分不到位,介绍了好几个都没有下文。
图:下乡知青
有一次,欧文宇和大嫂闲聊时,大嫂开玩笑地说道:“给你介绍了这么多,怎么一个也没成?要不等我闺女中学毕业,我把她嫁给你”。大嫂有个闺女,叫石睿乙,比欧文宇小6岁。无心插柳柳成荫,两人还真走到了一起。
1978年,欧文宇去黑龙江省歌舞团进修。出发前,大嫂总是浑身无力。欧文宇说,“大嫂,你等我回来带你去看病。”刚去了一个月,石睿乙就给欧文宇发急电,“你快回家,我妈病了,很严重,快不行了”!
第二天,欧文宇安排好其他队员,急匆匆地赶回了农场。下了火车,他先到水果站领了一大网兜的水果后才赶到医院。一个多月没见,大嫂肿了一圈,皮肤紧得发亮。别人是瘦脱相,大嫂是胖脱相。原来,大嫂患上了尿毒症,如今生命垂危。
病床前,大嫂拉着欧文宇的手说:“小欧,我们相处快10年了,把姑娘交给你,我放心,你一定要好好对她”。当天晚上,大嫂就不行了。
1978年,赶上知青回城的高峰。然而,欧文宇不仅不走,还考上了黑龙江省艺术学校的编剧专业。没来得及上学,欧文宇就得了严重的胃病,经常吐血。医生检查后说,北大荒的天气太冷了,说不准回南方后能好一点。
图:北大荒知青在种地
石睿乙知道后,瞒着欧文宇给上海的父母写了一封信。接到信后,父母抓紧给欧文宇办理了返城手续。生米煮成熟饭,欧文宇只好回到了上海。可石睿乙却留在了北大荒。
回到上海后,欧文宇被分配到上海的福南饭店当经理。几个月后,石睿乙来上海看欧文宇,在福南饭店吃的饭。吃饭时,石睿乙看到欧文宇身边有这么多年轻漂亮的女服务员时,脸色立刻垮了下来——婚事还能成吗?
细心的欧文宇看出了石睿乙的异样,拉着她的手说,“睿乙,你要是不放心,我们结完婚你再回去”。随后,父亲寄来了石睿乙的结婚手续,两人准备在上海结婚。
眼看马上要结婚,欧文宇的父母极力反对。父亲说,“他家对你不错不假,她来了,我们好吃好喝招待他。她走了,我们再给她买些东西。逢年过节,给她家寄点礼物就行了,怎么能结婚呢?”
父母的担心不无道理,欧文宇在上海,石睿乙在北大荒。两地分居,结婚后能长久吗?可欧文宇却认准了死理,他说,“当年,她母亲临终时拉着我的手,把她托付给我,我不能抛弃她!”
图:北大荒
1979年底,欧文宇和石睿乙结婚了。婚后,一家四口挤在一间房里。小小的一居室,被分成了上下两层。欧文宇和石睿乙睡在上层,父亲、母亲和弟弟睡在下面。
结婚后,夫妻俩人的生活并不如意。尽管欧文宇在饭店当经理,但是工资特别低。石睿乙没有上海户口,没法找工作,也没有工资。为了补贴家计,欧文宇买了一台缝纫机,让石睿乙用它绣台布去卖。
1979年,刚刚改革开放,上海还不允许个体户卖东西。一旦被纠察队发现,不仅要没收货物,还要被罚款。每到晚上,两人像做贼似的东躲西藏。既怕被纠察队发现,又怕被熟人看到。折腾了一个多月,两人瘦了10来斤,却没赚到多少钱。
眼看着无法维持生计,石睿乙说想回北大荒。回去后,石睿乙在商业处当上了卫生员,每个月能有30多块钱的工资。另外一边,在上海上班的欧文宇,天天吃面条,只为省点回北大荒的路费。
1980年底,欧文宇从报纸上得到消息,北大荒慰问团来上海慰问返城知青。他立刻来到锦江饭店,见到了随队来的商业处长,欧文宇一把鼻涕一把泪,“领导,我们夫妻两人一直两地分居,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能把我调回农场吗?”
图:备战、备荒为人民
听说欧文宇要回农场,家里顿时炸开了锅。母亲说,“好不容易才把你调回上海,你现在就回去?”亲戚说,“就算是离婚,也不能回北大荒!”父亲说,“当初就不同意你俩结婚,你要是回去,你以后就算是要饭要到家门口,我也不会让你进来……”
欧文宇顿时陷入了两难境地。一面是爱情,他忘不了岳母的临终嘱托。一面是亲情,他报答不了父母的养育之恩。
就在这时,电影院正在播放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欧文宇立刻买了两张电影票,连哄带骗地把二老送进电影院。从电影院出来后,两位老人直骂主人公张忠良,“没良心,不是个好东西!”听罢,欧文宇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
趁着热乎劲,欧文宇对父母说道,“你们不让我回去,就是想让你们的儿子,我,去当张忠良!”原来,在电影中,张忠良抛弃糟糠之妻,在上海经不住诱惑,又娶了老婆。有了电影的帮助,父母终于答应欧文宇回北大荒。
1982年年初,欧文宇重回北大荒。当时,兵团的编制已经被撤销。原来工作的商业处,也被改成了商业局。回来后,欧文宇担任团委书记兼党委宣传干事。1983年,欧文宇又被调到政工科当科长。1985年,他被调去华夏宾馆担任书记,商业学校校长。1986年被调回商业局,担任工会副主席。
图:《一江春水向东流》剧照
重回北大荒,欧文宇像是脱离了樊笼的鸟儿,生活越过越顺心。尤其是有了女儿后,欧文宇越发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多次写信到上海,请二老来北大荒,看一看他的生活。然而,嘴硬的父亲却在回信中说,“不去,你过得再好,我们也不会去!”
1997年,欧文宇在读报纸时,看到了海南省海口市人事局的招聘启事。欧文宇想去特区闯一闯,他把自己的简历寄了过去,很快就收到了试用通知。出发前,欧文宇顺道去了上海,看望瘫痪在床的父亲。
近年来,父亲一直卧病在床。迫于生计,母亲在上海一家医院当护工,晚上住在医院。弟弟在上海开出租车,很少回家。父亲一个人在家,连个照顾他的人都没有。这次来上海,欧文宇在父亲身边伺候了一个多星期。
后来,父亲赶欧文宇走,说别耽误他去应聘。来到海口,欧文宇只当了一天的人事部主管就提交了辞职信。用他的话来说,“太别扭了,不自由,不喜欢这里的环境。”欧文宇又准备回到北大荒,出发前,接到了妻子的急电:父亲病危,速回上海。
欧文宇赶到上海时,父亲已经去世,他趴在床前放声痛哭。欧文宇非常后悔,父亲瘫痪在床多年,自己只回来过一次,还是这次顺路才回来的,更别提端茶倒水,翻身擦澡了。就连已经十四五岁的孙女,欧文宇都没能带她来看过一次爷爷。
图:北大荒女知青
处理完父亲的后事,欧文宇又回到了北大荒。2000年,母亲病重,欧文宇请假回来,终于在床前尽了孝。至此,欧文宇在上海只剩下了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亲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