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北京知青苦寻女儿四十年,意外发现女儿和他住同一个小区
呆呆文化
2024-12-10 10:59江西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声明:本虚拟文章仅为创作产物,不针对特定个人或团体。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01
北京西城区锦绣家园小区的一个寒冷清晨,七十五岁的张有成像往常一样,坐在小区中心花园的长椅上。他的目光紧紧追随着不远处正在晨练的中年女子。
"程芳,开水烧好了,别忘了喝姜茶。"一个略显苍老但洪亮的女声从对面的6号楼传来。
张有成看着程芳向楼上挥手致意,右手腕上那个独特的胎记在晨光中若隐若现。他的手在口袋里紧紧攥着一张泛黄的老照片,那是四十年前他最后一次见到王晓霞时拍下的。
"有成大爷,这么早啊?"小区保安老王递给他一个暖水袋,"您这都是第几天了?"
张有成接过暖水袋,苦笑着说:"老王啊,你说这世上有没有这么巧的事?一个人找了四十年的人,可能就在眼前吗?"
"您是说程芳?"老王在他身边坐下,"我记得您前几天提过,说她右手上的胎记跟您找的女儿一模一样?"
"不仅是胎记。"张有成的声音有些颤抖,"她的生日,和我女儿的生日完全相同,甚至连血型都一样。我昨天特意问了她婆婆,她是B型血。"
老王吃惊地看着他:"这么多巧合?"
"是啊,"张有成叹了口气,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一堆发黄的文件,"你看,这是晓霞的照片,右手腕上的胎记,和程芳的一模一样。"
"那您为什么不去问问?"老王不解地问。
张有成摇摇头:"四十年了啊,万一认错了,岂不是打扰了人家的生活?程芳现在生活得很好,有体面的工作,幸福的家庭。如果贸然相认,反而可能打破她平静的生活。"
"可是......"
"老王,你是不知道。"张有成的眼睛里闪着泪光,"这些年,我找过多少次,失望过多少次。每一次以为有线索,最后都是虚惊一场。我不敢再承受失望了。"
就在这时,程芳的声音突然在身后响起:"张大爷,我奶奶让我给您送些刚蒸好的枣糕,说您总是这么早在这儿坐着,怕您饿着。"
张有成慌忙将照片收好,转身露出和蔼的微笑:"程丫头,你奶奶太客气了。"
"您别总是一个人坐在这儿发呆啊,"程芳将枣糕放在长椅上,关切地说,"这天这么冷,当心着凉。"
阳光透过梧桐树的枝丫洒在程芳脸上,张有成恍惚间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王晓霞。那个笑起来眼睛弯成月牙的姑娘,和眼前的程芳竟是如此相似。
"程丫头,"张有成突然开口,"我记得你是易县人?"
程芳愣了一下:"张大爷您怎么知道?我是在易县出生的,不过很小就被养父母带到北京了。"
张有成的心猛地颤抖起来。易县,这又是一个巧合。但他还是压下心中的激动,笑着说:"哦,我年轻时在易县当过知青,那地方我熟。"
程芳似乎来了兴趣:"真的吗?改天您给我讲讲易县的事吧。我对那里其实一点印象都没有。"
"好,好......"张有成点点头,看着程芳离去的背影,眼泪终于控制不住地流了下来。
02
1969年的春天,二十岁的张有成背着简单的行李,来到了河北省易县插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像他这样的知识青年们怀揣着理想,奔赴农村,用青春书写着时代的篇章。
易县是个山区,土地贫瘠。张有成被分配到了大山深处的青山村,和其他几个北京知青一起,住进了村头的知青点。
"张知青,这是给你的。"在一个闷热的午后,张有成正在田间劳作,一个清脆的声音在身后响起。他转身看到一个扎着两条辫子的姑娘,手里端着一碗绿豆汤。
那是他第一次见到王晓霞。她是村支书的小女儿,比张有成小两岁,在村里的供销社工作。
"你们北京来的知青都不会照顾自己,"王晓霞红着脸说,"这大热天的,当心中暑。"
从那天起,王晓霞常常给知青点送些自己做的点心和茶水。慢慢地,两个年轻人的心越走越近。
"晓霞,你说这世界上有永远吗?"一个夏夜,张有成和王晓霞坐在村口的大槐树下,仰望着满天繁星。
"怎么突然问这个?"王晓霞好奇地看着他。
"我就是在想,"张有成轻声说,"我希望能永远和你在一起。"
月光下,王晓霞的脸红得像熟透的苹果。她低着头,从荷包里掏出一个绣着牡丹的手帕:"这是我给你绣的。"
"真好看,"张有成小心翼翼地接过手帕,"你的针线活这么好。"
"我娘说了,"王晓霞调皮地眨眨眼,"女孩子的心意都藏在针线里。"
然而,他们的甜蜜时光很快就被现实打断。1970年秋天,村支书发现了两人的关系。
"张有成,你是北京来的知青,早晚要回城的,"村支书把张有成叫到家里,严肃地说,"晓霞是农村姑娘,你们不是一路人。"
"叔,我是真心的,"张有成急切地解释,"等政策允许,我一定会回来娶晓霞。"
"放心,我相信你的为人,"村支书叹了口气,"但是这个年代,谁说得准明天会怎样?我不能让晓霞跟着你受苦。"
从那天起,村支书就把晓霞调去了十里外的供销社工作。但这并没有阻断两个年轻人的感情,他们依然会在赶集的日子里偷偷相见。
"有成,你说我们的孩子会像谁?"1974年的秋天,在一个偷偷相会的夜晚,王晓霞突然这样问。
"肯定像你,"张有成笑着说,"要是个女儿,一定要像你这么漂亮。"
谁知道,这句玩笑话竟成了预言。
1975年初,张有成接到了返城通知。
就在他准备去找晓霞商量未来的时候,一个噩耗传来——王晓霞在生产时大出血,抢救无效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