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利用形式,其项目规模不断扩大。然而,由于光伏电站通常占地面积较大,且多位于开阔地带,雷电活动对其造成的威胁不容忽视。有效的直击雷防护及防雷接地措施对于保障光伏发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以及提高发电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光伏发电山地光伏项目

二、直击雷防护

  1. 避雷针与避雷带的设置根据光伏发电场的布局和地形特点,在光伏阵列的边缘、角落以及地势较高处合理布置避雷针。避雷针的高度和保护范围需经过精确计算,一般采用滚球法确定。例如,对于一个大型地面光伏电站,光伏阵列面积较大,可在阵列的四角及周边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避雷针,确保整个阵列处于其保护范围内。避雷针应采用耐腐蚀、导电性好的材料,如热镀锌钢材或不锈钢材质,其针体直径和长度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沿光伏支架的顶部边缘敷设避雷带,避雷带可采用镀锌圆钢或扁钢制作。圆钢直径一般不小于 8 毫米,扁钢截面不小于 48 平方毫米且厚度不小于 4 毫米。避雷带应与避雷针可靠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直击雷拦截网络,将雷电电流引导至接地装置。
  2. 引下线的设计与安装引下线负责将避雷针和避雷带接收到的雷电电流传导至接地装置。引下线应沿最短路径敷设,采用镀锌圆钢或扁钢,其截面积应满足雷电流泄放要求。圆钢直径不小于 10 毫米,扁钢截面不小于 80 平方毫米且厚度不小于 4 毫米。引下线的数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不少于两根,且在光伏阵列的两侧对称分布,以降低引下线的电感和电阻,减少雷电反击的可能性。引下线与避雷针、避雷带及接地装置的连接必须牢固可靠,采用焊接或专用的接地夹具连接,连接点应做防腐处理,防止生锈影响导电性能。在引下线距地面约 1.5 - 1.8 米处设置断接卡,方便日后对接地电阻进行检测和维护。

三、防雷接地

  1. 接地极的设置接地极可采用垂直接地极和水平接地极相结合的方式。垂直接地极可选用镀锌角钢(如∠50×5,长度 2.5 米)或镀锌钢管(如直径 50 毫米,壁厚 3.5 毫米,长度 2.5 米),将其垂直打入地下,打入深度不小于 0.6 米。水平接地极采用镀锌扁钢(如 - 40×4),埋深一般不小于 0.6 米。接地极之间的间距应根据土壤电阻率和接地电阻要求确定,一般为 5 - 10 米。考虑到光伏发电场的土壤情况可能较为复杂,如在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区,可采用降阻剂或进行土壤改良措施来降低接地电阻。降阻剂应选用环保、长效、对金属无腐蚀的产品,并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施工,在接地极周围填充降阻剂时,要确保降阻剂均匀分布,与接地极充分接触。
  2. 接地母线的连接接地母线将各个接地极连接成一个整体接地网,采用镀锌扁钢(如 - 40×4)制作。接地母线应尽量沿地势较低且平坦的地方敷设,避免因地形起伏造成接地电阻不均匀。接地母线与接地极的连接要牢固可靠,采用焊接方式,焊接处要做防腐处理,如刷防腐漆等。
  3. 设备接地光伏阵列支架、逆变器、配电箱等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与接地系统可靠连接,连接点不少于两处,采用镀锌螺栓或焊接方式。设备接地导线的截面积应根据设备额定电流和接地要求确定,一般不小于 6 平方毫米,确保设备在发生漏电或遭受雷击时能迅速将电流导入接地网。
  4. 接地电阻要求光伏发电项目的接地电阻一般要求不大于 4 欧姆。对于雷电活动频繁或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接地电阻值要求,但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接地系统的有效性。例如,在一些多雷地区的大型光伏电站,通过增加接地极数量、加大接地极尺寸或采用更好的降阻材料等方法,将接地电阻控制在 2 欧姆以下,以提高防雷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光伏发电山地光伏项目

四、施工与维护要点

  1. 施工要点防雷接地工程施工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相关标准规范进行。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施工记录,包括接地极的埋设位置、深度、连接方式,引下线的敷设路径、连接点等信息,以便日后维护和检测。对使用的防雷产品和材料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产品的安装应正确无误,连接牢固可靠,避免因施工不当造成防雷系统失效。例如,避雷针的安装应保证其垂直度,避雷带的敷设应平整牢固,接地极的打入深度应符合要求等。
  2. 维护要点建立定期的防雷接地系统检测维护制度,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检测内容包括接地电阻测量、避雷针和避雷带的外观检查、引下线连接状况检查、设备接地情况检查等。在雷电季节来临前,应对防雷接地系统进行专项检查和维护,重点检查避雷针、避雷带、引下线等是否有损坏或松动,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要求,设备接地是否可靠等,提前做好雷电防护准备工作。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修复或整改,确保防雷接地系统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通过以上直击雷防护及防雷接地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光伏发电项目的防雷能力,保障其在雷电环境下的安全稳定运行,为光伏发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