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编译自Semiconductor Engineering)

汽车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人们在技术选型、应用方式、相互协同以及它们在汽车全生命周期中的发展轨迹发生了根本变化。

整个车辆的架构正不断重塑,以实现人工智能在更多功能中的应用,从而促使人们加大对以往被视为边缘技术的重新投资,同时也加速了人类驾驶员与机器所需感知传感器的无缝集成。因此,各类技术均会迎来改进,尤其是在安全领域,然而,技术的组合策略与应用场景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化。

最显著的变化之一就是雷达,这项技术已众所周知,大多数工程师也对其了如指掌。过去,雷达由于分辨率低而被边缘化,但如今它已逐渐成为推动汽车行业变革的标志性力量。

雷达、激光雷达和摄像头

雷达,与基于光学原理的摄像头和激光雷达不同,其运作基于无线电波传播。Cadence计算解决方案部产品管理总监Amit Kumar表示:“雷达通过连续无线电传输运作,其中频率遵循已知模式随时间递增或递减。无线电波持续传播,直至遭遇物体并反射回雷达接收器。相较于视觉系统,雷达的优势在于其固有的多普勒效应或频移检测能力。这有助于后端系统精确计算物体的距离、方向及速度,这些要素构成了车辆执行多项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功能的基础。”

传统的雷达处理链涉及了多天线前端(多输入、多输出或MIMO),负责发射无线电波并接收包括距离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多普勒FFT以及角度(方位角和仰角)等信息,随后提取这些信息并在诸如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硬件加速器等处理单元上进行解析。最终生成3D点云,告诉车辆相对于周遭环境的位置,并辨识出视野内的各类物体。

Arm欧洲、中东及非洲汽车市场总监Guilherme Marshall指出:“随着自动驾驶(AD)技术的日益成熟与消费者认知的加深,自动驾驶功能得以安全运行的特定条件,即操作设计域(ODD),将决定其实际应用价值与吸引力。例如,在雾、雨或雪频发的地区,车主自然期望车辆能将此类条件纳入其AD ODD之中。然而,尽管基于图像的感知技术近期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在低能见度环境下,其性能仍会大幅下降。”

尽管如此,雷达作为摄像头的经济高效补充手段,依然展现出了其独特价值。在主要计算通道中,摄像头与雷达的多模态融合能够在复杂条件下显著提升感知性能。在SAE 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级别中,高清雷达(和/或激光雷达)也可担当冗余角色。

未来几年,配备SAE 3级和4级功能的汽车可能会装载多达9个雷达,其中还包括用于内部传感的雷达。Marshall表示:“为了控制物料清单,同时为软件定义的传感器铺路,原始设备制造商(OEM)正愈发倾向于‘精简’雷达传感器节点。在未来的电子/电气(E/E)架构中,雷达预处理算法可能会更加集中地在现有的高性能计算(HPC)单元(如区域控制器和/或自动驾驶控制器)中执行。”

根据车辆所安装的雷达类型,ADAS功能的数量将有所差异。例如:

  • 远程雷达(LRR)可实现远距离物体检测(例如,在狭窄角度范围内达300米),并助力自动紧急制动(AEB)碰撞预警及自适应巡航控制。

  • 中程雷达(MRR)通常能探测到150米内的物体,并拥有更宽广的角度覆盖,有助于发出交叉路口警告或识别接近十字路口的车辆。

  • 短程雷达(SRR)的视角范围很广,但探测距离较短。它用于执行更贴近车辆的功能,如骑行者与行人检测、后方碰撞警告、车道变换辅助等。

Cadence的Kumar表示:“调频连续波(FMCW)雷达目前在乘用车与商用车中应用最为广泛。其精度极高,能够更精确地测量距离和速度,从而降低误报率。同时,它还能同时测量多个物体的距离和速度。当与视觉系统及激光雷达协同部署时,可构建一个完整的感知传感套件。当前的车辆架构采用多重传感冗余设计,确保车辆在半自动或全自动模式下安全运行。”

雷达在ADAS应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尽管法规未对ADAS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规定,但ADAS的普及度与强制性要求均在不断提升。这些系统可能完全基于摄像头,或是摄像头与雷达的混合系统。新思科技汽车IP部门经理Ron DiGiuseppe指出:“除非某项应用仅凭单一系统(基于摄像头或基于雷达)即可安全实施,而业界预测这两种类型的传感器都将持续发展壮大。参考一些预测数据,汽车中雷达的出货量将持续攀升。在我看来,OEM会同时采用摄像头与雷达,且这一趋势将持续,因此雷达的使用量不会减少。”

车辆中雷达的数量因OEM与应用而异。对于某些自动驾驶及自动驾驶实施方案,Cruise搭载了超过10个雷达,而Google Waymo则配置了6个。“数量会依据汽车型号而有所不同,但6个通常是标准配置——一个前视雷达、一个后视雷达,以及用于盲点识别的短程雷达,”DiGiuseppe说道,“若需实现内部数字驾驶舱乘员监控,这一数量会有所变化。你可以在内部再增设两个,因此它会根据应用需求而变化。”

更好的雷达

在传统雷达方案之外,可扩展雷达方案正持续演进。Rambus硅片IP业务开发总监Adiel Bahrouch表示:“例如,您可以在车辆的角落部署中程雷达,同时在车辆前端装配远程雷达,以高度精确地预测即将发生的状况。同样地,后置雷达也是如此,侧面则可能配置中程或短程雷达。尽管它们都是雷达,但所应用的技术却有所不同,因为它们的目的和目标各有侧重。我还注意到一些解决方案,开发人员致力于打造一个可配置的平台,这意味着通过调整配置,雷达的范围也随之变化,以适应特定的目的或目标,这标志着可扩展解决方案的兴起。您从一个基准出发,便能在一个封装或芯片组中探索所有选项,这种灵活性深受OEM青睐,因为它意味着单一的联络点、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以及一个可配置的平台。随后,依据不同应用需求,您可轻松为特定程序提供服务。”

雷达是一项成熟技术,但在汽车,特别是自动驾驶领域,仅凭雷达尚显不足,因此,提升雷达性能成为研发的重点。“举例来说,对比摄像头与雷达,摄像头提供的信息内容丰富,分辨率极高,”Bahrouch解释说,“它能辨识颜色、形状等多种细节。雷达则拥有独特优势,但在分辨率和图像质量上却稍显逊色。然而,摄像头性价比高,性能优越,尤其在光线良好和天气晴朗时表现更佳。但在极端天气或光照条件下,摄像头效果减弱,这正是雷达大展身手之处。雷达不受光照或天气影响,稳定可靠,技术成熟。不过,就分辨率而言,雷达仍有待提升。以3D雷达(即传统意义上的雷达)为例,3D意味着能够探测距离、角度/方向及速度。雷达仅需一次测量,即可提供这些信息。”

雷达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感知电磁波,并根据速度和延迟测量这些波的反射。由于它是电磁波,因此对光线、雾或雨不敏感。但由于与摄像头或激光雷达相比,雷达提供的信息较差,因此业界投入了大量精力开发下一代 4D 雷达,该雷达还可以测量高度。“使用 3D 雷达,你无法检测它是大型车辆还是小型车辆,是建筑物还是非建筑物,”Bahrouch 指出。“使用摄像头,你也可以获得这些信息,这就是 4D 雷达被引入的原因。它也称为成像雷达,它在质量、分辨率和信息方面都提高了传统雷达的性能,因为现在你还可以检测或区分建筑物与汽车、隧道、行人等。”

雷达的优势在于能够感知电磁波,并根据速度和延迟测量其反射。作为电磁波,雷达对光线、雾或雨等环境因素不敏感。但与摄像头或激光雷达相比,雷达提供的信息质量较低,因此,业界正全力投入开发下一代4D雷达,该雷达还能测量高度。“使用3D雷达,无法区分大型车辆与小型车辆,建筑物与非建筑物,”Bahrouch指出,“而摄像头能提供这些信息,这也是引入4D雷达的原因。4D雷达又称成像雷达,它在质量、分辨率和信息上均超越了传统雷达,因为现在它还能检测并区分建筑物、汽车、隧道、行人等。”

与其他技术集成

随着汽车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雷达在未来能否持续保持其稳定性,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驱动的高级功能日益融入汽车架构的背景下,尚待时间验证。然而,它也象征着汽车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西门子数字工业软件混合和虚拟系统副总裁David Fritz指出:“若仅从实现ADAS功能的角度考虑,雷达无疑发挥着重要作用,且已历经长时间考验。在某些人类难以感知的情境下,雷达却能敏锐捕捉。它对于紧急制动、监测盲点中的车辆等场景尤为适用,因此,雷达的实用性不容置疑。然而,当我们从ADAS迈向自动驾驶,传感器阵列的复杂性与车辆智能化程度呈反比。若配备了我们现今所见的新型聚焦变压器(FoT)AI解决方案,系统能自主判断:‘我察觉到下雪了,有雾,应当减速。’但在ADAS中,仍需驾驶员参与。驾驶员或许缺乏在雪地驾驶的经验,可能误以为即便下雪,仍可保持45英里/小时的速度行驶,因为这是正常的限速要求。拥有额外的感知能力来弥补经验不足,无疑是件好事。”

在推进汽车智能化方面,传感器阵列的复杂性和成本随着智能化水平的提升而降低,这成为一大趋势。“这是因为我们正与人类驾驶员竞争,”Fritz指出,“我们没有雷达,但我们凭借经验来应对。若能增强视觉,比如佩戴眼镜,我们的‘摄像头’便更加智能。此外,其他传感模式也在不断优化,例如摄像头,以防其在恶劣天气下失效。诸多变革正在发生,而摄像头本身可能是最具成本效益的选择。当前,车辆上已配备12-18个摄像头。若我们能从多角度观察,并具备处理这些信息的智能,那么总体上,对雷达的需求也似乎在有所减弱。”

Rambus的Bahrouch同样期望看到ADAS中的AI技术能够增强摄像头或雷达信息。“设想摄像头能够识别模式、速度标志等,但要实现这一功能,需对系统进行训练。训练环节正是AI技术大显身手之处。对于雷达,有研究聚焦于如何训练数据,从现有历史、信息中学习,并预测未来。摄像头模式识别亦是如此,正在进行大量训练。当我们融合这些不同技术时,仍需大量训练,此时AI将发挥关键作用。”

展望4级和5级自动驾驶汽车,AI无疑将成为关键驱动力。尽管目前尚无法确定这一状态能否持久,但发展已趋于极端。“我们见证了配备64个和128个CPU内核的系统,”Fritz观察到,“这与智能化程度成反比。换言之,若采用众多启发式方法,众多算法并行运行并相互校验,则可能需要大量CPU内核来整合知识,无论传感器阵列提供何种信息,以做出明智决策。但对于众多新兴AI技术而言,这并非高效之法。或许仅需四个或八个CPU内核,但还需其他经过优化的加速器更高效地处理信息,然后将数据输入CPU综合体,以便其做出智能决策。AI模型将改变内核数量,并将必要智能推向汽车边缘,更接近传感器。此类解决方案的优势在于,若发生轻微事故,维修成本不会高于2万美元。仅需更换一个价值1.5美元的摄像头,因此从长远看,这对车辆、维护及车队运营更具成本效益。”

以不同方式实现万物连接

简而言之,这预示着AI将在传感器层面实现本地化应用。雷达、摄像头及激光雷达将日益与其他系统实现互联,且所有这些组件均需根据车辆所提供的驾驶辅助级别、有限自动驾驶或完全自动驾驶功能进行相应调整。举例来说,触摸屏在每个自动化级别上的管理方式将大相径庭。

Synaptics智能传感部门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Satish Ganesan表示:“当下,人们普遍认为AI的作用仅限于指示副驾驶执行特定任务。然而,其事实远不止于此。我们致力于运用分布式AI技术来提升产品的可用性,为终端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因此,我们配备了专为不同应用场景提供AI支持的处理器。例如,在汽车领域,我们已实现了车窗玻璃的局部调光功能。同时,我们还开发了一项创新技术,当驾驶员尝试触碰乘客侧屏幕时,屏幕将不会作出任何反应。该屏幕通过发出‘抱歉,您不能这样操作’的提示来增强行车安全性。若路面结冰,它将禁止您进行任何娱乐操作。我们会通过检测触摸角度及座椅传感器来判断情况,并发出警告:‘嘿,这不是正确的操作方式。您无权访问该屏幕。’”

随着汽车自动驾驶功能的日益完善,这些交互方式或将迎来颠覆性变革。“我们面临两种选择,”英飞凌科技公司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战略官Peter Schaefer指出,“一是持续优化并不断向客户提供自动驾驶功能;二是全力推进完全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我们必须为汽车架构做好向软件定义汽车转型的准备,这意味着我们能够在汽车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为其引入软件和服务,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作为消费者,我们期望在购买产品后能享受到升级服务。同时,我们也希望汽车能集所有创新功能于一身,并具备强劲的性能。我们不希望它出现熄火或故障。它需要始终保持最佳工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