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7月1日一大早,北京城的老百姓一睁眼竟然看见北京街头上挂满了清朝时期的黄龙旗,这面旗帜自从1912年溥仪退位、清朝覆灭之后已经5年没有出现过了。一时间,北京街头上出现了有趣的一幕:平常卖小吃、玩具的小贩开始贩卖唱戏用的假发辫,生意异常火爆,很多大人小孩都重新戴上了这种假辫子;布料店重新开始制作黄龙旗和朝服,黄色布料一度供不应求;而那些平常低声下气、忍气吞声的晚清王公贵族们全都跑到了大街上相拥而泣、弹冠相庆,仿佛他们的“大清”又要回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街头挂满黄龙旗

府院之争

清朝已经灭亡5年了,为什么北京又变成了清朝的天下?这一切还要从一年前说起。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作为袁世凯法定继承人的副总统黎元洪成为了北洋政府的大总统,而皖系军阀段祺瑞成为了国务总理。虽然同属北洋政府,但是黎元洪和段祺瑞背后却代表着两个水火不容的势力集团:黎元洪背后是南方的国民党政权,在议会影响较大;而段祺瑞背后则是袁世凯创建的北洋集团,手握北洋重兵。这两人为了自己集团的利益明争暗斗,在国会制宪、对外宣战等问题上激烈交锋,黎元洪甚至还一度罢免了段祺瑞总理的职位,由于黎元洪在总统府,而段祺瑞在国务院,所以这次斗争被称为第一次“府院之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黎元洪

黎元洪苦于没有兵权,在很多问题上根本无法遏制段祺瑞,于是他找到了一直没有跟随段祺瑞闹事的督军团团长张勋,请他在6月14日进京调解“府院之争”,可事情并没有像黎元洪想的那么简单。张勋早年父母双亡,参加清军后经历了中法战争、小站练兵、镇压义和团,被清政府任命为两江总督、南洋大臣;武昌起义后参加过镇压革命党的战争,清朝灭亡之后他仍然贼心不死,禁止其部队剪去辫子,以表对清朝的忠心,他的部队也被称为“辫子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勋

闹剧上演

由此可见,张勋是一个对清朝非常忠心的人,他非常想帮助清朝复辟,苦于一直没有机会。黎元洪这次邀请他来北京调解“府院之争”,正好让他抓住了复辟良机,于是他带领5000多“辫子军”北上,于6月30日晚到达北京,其中3000人进入了城内,其余人留在外边驻防。张勋进城第一件事不是调解“府院之争”,而是直奔养心殿会见废帝溥仪、康有为等顽固派分子,一起密谋复辟。并在第二天就对全国宣布罢免总统黎元洪、解散国会,溥仪重新上位,清朝又回来了,这才出现了开头那一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勋剧照

有的朋友看到这可能会纳闷了:张勋带着5000人就想复辟吗?谁给他的胆子呢?原来段祺瑞得知张勋要进京的消息后,便派人找到他说:“少轩兄,我知道你是忠贤之臣,一直想光复大清,不如你进京帮我赶走黎元洪、解散国会,让皇上重掌国政,我定会鼎力相助...”。这一番讨价还价,既满足了张勋复辟的愿望,也可以借机赶走黎元洪,对于段祺瑞和张勋来说是一个双赢的计划,所以张勋才敢冒天下之大不违进京复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段祺瑞

政治角逐

可是张勋复辟刚三天,溥仪皇位还没坐热乎,在天津的段祺瑞就发表了讨伐张勋的电文,并组建“讨逆军”分三路夹击张勋的部队。原来段祺瑞想利用张勋赶走黎元洪,然后再卸磨杀驴干掉张勋,为自己留下一个“再造共和”的美名。被罢免的大总统黎元洪也跑到了东交民巷的日本使馆里去避难,此时的他看懂了段祺瑞的玩弄的政治把戏,并为自己的错误决定懊悔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辫子军

“讨逆军”前前后后加起来有将近6万人之众,并且还拥有空军支援,区区5000“辫子军”根本无法抵抗。7月12日,“讨逆军”攻进北京城,挫败了张勋的复辟阴谋,持续了12天的复辟闹剧也就此结束了。那时的北京街头满地都是辫子,一时已经分不清是唱戏用的假辫子还是“辫子军”从头上剪下来的真辫子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溥仪要再一次成为废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的张勋十分恼怒,他怒斥段祺瑞不讲信用,却又无能为力,当天就逃入了荷兰使馆避难,后潜入天津德租界。张勋虽然制造了复辟的闹剧,但也只是被别人利用的一颗棋子,因此北洋政府并没有对他赶尽杀绝。1918年3月,北洋政府结束了对张勋象征性的8个月通缉,并重新请他到北洋政府里担任职务,可都被他一一回绝。从此,张勋过起了与世隔绝的悠闲生活。1923年9月12日,张勋病死在天津,终年69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勋

结语

张勋复辟虽然只有短短的12天,但是对近代中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段祺瑞重新掌握北洋政权,直系、皖系军阀崛起;北洋集团的利益分化更加明显,直接导致了后面十余年的军阀混战。可以说这次复辟是一场由段祺瑞操控的、赤裸裸的政治闹剧。

(喜欢的话麻烦点个赞哦~关注我后续会持续更新此类文章~)

【参考文献】

[1]唐永干.“张勋复辟”时进京的“辫子军”是5000人,还是3000人?[J].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02)
:117.DOI:10.19411/j.cnki.1007-7030.1991.0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