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诗经中提到的“蔽膝“
《诗经・曹风・侯人》:“彼其之子,三百赤芾。”
《诗经・小雅・采菽》:“赤芾在股,邪幅在下 。”邪幅指的是裹腿,一种绑在小腿上的布条或皮革,用以保护小腿或作为装饰
《诗经·大雅·斯干》:“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诗经·小雅·采芑》:“八鸾玱玱,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有玱葱珩”
《诗经·小雅·车攻》:“驾彼四牡,四牡奕奕。赤芾金舄,会同有绎”
以上提到的“赤芾“ 就是指红色的蔽膝,芾又作巿、韨, 巿的小篆写作
这是象形字,从字的形状看,像是蔽膝垂在前面的样子,《说文解字》说:"上古衣蔽前而已, 巿以象之。"
意思是远古时候,人们的衣服就是遮住前面而已,巿就是像那个样子!
《说文》又有:"韨,篆文巿。从韦,从发。"市是象形字,而韨是形声字,从韦,韦是鞣制过的皮革,说明蔽膝早期一般用韦,也就是熟皮制成。
两个字分别表明了蔽膝以前的形状、功能和材质,那就是用块皮遮住人下身的前面,遮羞布而已。
《小雅·瞻彼洛矣》:“君子至止,福禄如茨。韎韐有奭,以作六师”
“韎韐”是用茜草染成的黄赤色的皮革,用作蔽膝护膝,是天子有与军事有关的活动的时候所穿的服饰。“奭”是赤色貌,形容韎韐的颜色鲜红。
《说文解字》:"靺,茅蒐染韦也,一入曰靺",韦是皮革,染色后用来做蔽膝。
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茹意,茅蒐,蓓草也,一名地血"。
明代毛晋的《陆疏广要》也说"可以染绛,《本草》:‘茜根可以染绛,一名地血,一名茅蒐,一名蓓。’ ''
这里说的是用一种叫茅蒐的植物染料,把皮革染成红色做蔽膝!
《国风·桧风·素冠》:“庶见素韠兮?我心蕴结兮,聊与子如一兮。”
《说文解字》:“韠也。上古衣蔽前而已,巿以象之。天子朱巿,诸矦赤巿,大夫葱衡。从巾,象连带之形。”
芾又作韠,《曹风·侯人》毛传曰"芾, 韠也。"韠音同于蔽,故郑玄说"韠 " 之言蔽也“
也就是说“素韠“是指素色的蔽膝!
朱和赤都是红色,但朱色的红更鲜艳,古代颜色用来区别身份,这里说周天子的蔽膝是艳红色,诸侯的蔽膝则是一般的红色。
二。 蔽膝到底长什么样?
郑玄笺注《毛传》的时候说:“芾,太古蔽膝之象也。冕服谓之芾,其他服谓之,以苇为之。其制上广一尺,下广二尺,长三尺,其颈五寸,肩革带,博二寸。天子之芾色用纯朱;诸侯之芾色用黄朱;卿大夫之芾色用素(助君祭祀时可用赤色)。”
这段文字一方面说了蔽膝的形式和尺寸,一方面说明了不同身份和场合的人的蔽膝的不同颜色。
《礼记·玉藻》:" 韠:君朱,大夫素,士爵韦。圜杀直,天子直,公侯前后方,大夫前方后挫角,士前后正。韠下广二尺,上广一尺,长三尺,其颈五寸,肩革带博二寸。“
《礼记》这段同样也是描述了不同身份的人所穿蔽膝的颜色和形状。其中,“君朱”指的是国君的蔽膝是朱红色的;“大夫素”指的是大夫的蔽膝是素色的;“士爵韦”指的是士的蔽膝是用爵韦(一种皮革)制作的。接下来描述了蔽膝的形状,“圜杀直”指的是蔽膝的下端形状:天子的蔽膝下端是直的,公侯的蔽膝前后端是方的,大夫的蔽膝前端是方的而后端是挫角,士的蔽膝前后端都是直的。最后描述了蔽膝的尺寸,下端宽二尺,上端宽一尺,长三尺,颈宽五寸,肩革带宽二寸。
《汉书・王莽传上》中有记载 “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莽妻迎之,衣不曳地,布蔽膝,见之者以为僮,使问,知其夫人,皆惊。”
这里说明了女性也穿蔽膝!
北宋皇后祎衣的画像和南宋皇后的画像可以发现,宋代皇后都穿有蔽膝,而且蔽膝是深青色的颜色!
三。 蔽膝怎么来的?
蔽膝最初可能是为了遮羞的,或许就是最早的服装:
《后汉书·舆服志》曰:"上古穴居而野处,衣毛而冒皮。"
《礼记·礼运》记载"未有麻丝,衣其羽皮"
班固曰:"太古之时,衣皮韦,能覆前而不能覆后。"
这种遮蔽人的下身前面的兽皮演化成了后代的蔽膝,因而可以我们说蔽膝是初创时期服装的残留。大概就是这样:
后逐渐发展为群众日常劳作可以盛物的日常服饰:
《诗经·小雅·采绿》:“终朝采蓝,不盈一襜”。
东晋文学家郭璞认为诗中的 “襜” 就是蔽膝。
在古代祭祀的礼服、官服上,将蔽膝用长带束于腰间,以便在跪拜时作为垫子。所以蔽膝又叫跪襜。
从遮羞物的遗制逐渐演变成华丽的服饰装饰,蔽膝见证了古代服饰文化的发展变迁。
四。 考古学发现的蔽膝
考古发现中,商周时代的玉人身上有穿着蔽膝,从中可以看出蔽膝的样式和形状:
1. 现藏于美国哈佛大学美术馆的商代玉人,有明确的蔽膝:
2. 1976年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的玉跪人(编号371),穿有蔽膝。
沈从文先生《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总结了商代玉人的衣冠服饰,大多腰悬斧形的“蔽膝”。
3. 1959年出土于河南省洛阳市东郊西周墓,身着对襟上衣,中间系着一条蔽膝。
4. 1992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出土了一些西周的玉人,其中8号墓中出土一个玉人,穿着箭镞形的蔽膝。
5. 另外晋侯墓的63号墓出土的西周玉人,下身穿着箭头形的蔽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