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创新,以及太仓良好的科创环境,让我们得以在这里茁壮成长。如果不是在这边实现产业化落地,我们的技术可能还在实验室里。”江苏华钛瑞翔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杨锐表示。
厚植科创沃土
江苏太仓,这座曾经创新资源匮乏的城市,近年来,将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以科创项目为支撑,不断集聚高端创新主体。如今,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现代物贸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已成为太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成立于2020年的华钛瑞翔,正是在此成长起来的。从攻克钛合金叶片近净成形的技术难题,到实现量产,这家由中科院金属所原所长、博士生导师杨锐带领团队筹建的高新技术企业,在轻量化、耐高温航空材料和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的研发与制造领域崭露头角。
在江苏太仓,像华钛瑞翔这样以创新为魂的企业还有很多。据悉,太仓市政府正不断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力度,构建起“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的梯次培育体系,培育出一批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企业。如今,太仓已拥有188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75家高新技术企业,以及19家“独角兽企业”和133家“瞪羚”企业。
事实上,江苏太仓只是一个缩影。2022年末,上海长宁区以定西路、愚园路和武夷路三条道路为中心,辐射江苏路、凯旋路、长宁路和延安路高架,将围合而成的片区定义为“上海硅巷”科创街区,以期实现城市更新与产业集聚的良性互动。历经2年发展,“上海硅巷”形成了一批更新载体,引进和巩固了包括西井科技、黑湖科技、禾赛科技等在内的行业领先企业。
矽睿科技,是硅巷智谷的首批入驻企业。目前,他们在硅巷街区设立了办公点,汇聚了超过100名员工,包括销售、市场、风控等多个关键岗位。对于科技企业是否适宜在中心城区发展,矽睿科技行政事务负责人毛丽华有着独到的见解。
“企业的业务布局与所需人才是决定性因素之一。”毛丽华说,“当技术迈向产品化,与市场的紧密沟通至关重要。在市中心,我们每天都能高效便捷地拜访和接待众多客户,这种优势无可比拟。”
当然,对于标纽约硅巷的“上海硅巷”,企业也有更多期待。某入驻企业代表向记者直言,希望政府能通过产业基金等多种形式参投硅巷企业,一方面给予企业更多信心,另一方面也为其他等待孵化和投资的企业“打样”,了解“被看好”的企业所应具备的特质。
“科创企业常常面临前期研发投入高昂的挑战,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技术的沉淀。为确保研发的不断推进,我们需借助投融资渠道,甚至寻求资本上市,为研发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静待市场爆发的时刻。”毛丽华说。
无独有偶,自去年宣布建设“中央科创区”以来,上海黄浦区的科创规模稳步攀升。12月9日,黄浦区召开2024年科技创新大会,会上发布了《黄浦区关于优化和加强投资促进工作推动科技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和《黄浦区建设金融科技集聚区行动方案》,标志着该区在科技创新领域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
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0月,黄浦区科创服务业税收同比增长17.6%,健康服务业税收同比增长9.1%,两大产业税收增速位居全区重点产业前二名。前三季度,全区引进科技企业366家,同比增长90.63%。科创成果方面,2024年,黄浦区内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首次突破200家,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36家、“独角兽”(潜力)企业达到4家。新认定技术合同1088项,同比增长63%,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12.44亿元,同比增长19%。
推动成果转化落地
科技创新能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这条“大通道”上,科创成果转化正在产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近年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聚焦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已构建包括G60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科创路演中心联合体、职工科创成果发布交易中心、科技成果转化联盟等为主体的科技成果转化矩阵。在这条科创走廊上,技术、人才、资本、数据等关键要素资源联动不断加速,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高效快速耦合。
在G60科创走廊的策源地,上海松江区有一块安徽科创飞地——G60松江·中安科创园。开园两年来,园区企业入驻率已达到80%,吸引瑞士百超跨国总部、西班牙达诺巴特上海卓越中心等头部企业入驻。
为什么要在G60科创走廊建立一块科创飞地?
“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了更好融入长三角,加强沪皖跨区域联动,从2019年开始,安徽省投资集团开始在上海寻找优质地块作为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安徽在上海的科创飞地。”G60松江·中安科创园总经理徐本增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经过近两年时间的调研,最终选择将科创园落户上海松江。
“松江是上海西南门户,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好。”徐本增分析称,松江有着贯穿南北、承东启西的战略区位优势,产业发展地处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地带,是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以及先进制造业聚集地。附近的松江大学城是国内规模较大的大学园区,拥有7所高校,近十万师生。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深入发展,科创飞地屡见不鲜,但中安科创园的飞地模式却与其他飞地有所不同。
“园区运营模式有别于传统‘飞地’,入园企业的注册、税收均在松江,这种探索在长三角是首创。”徐本增告诉记者,这种模式下,入园企业既能享受到上海的政策支持、松江的区位优势,又能获得来自安徽科创园区的贴身服务。从长远来看,既发挥了安徽在一体化过程中提供战略纵深的功能,也为企业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据悉,这座科创园是安徽在外省市打造的唯一一个集科创孵化、研发办公、生产制造于一体的创新综合体。
相关人士表示,该科创园自成立起就有自己的使命——立足上海,辐射安徽,是安徽建设长三角产业要素资源对接整合枢纽,同时,依托已落户的欧美同学会长三角海创中心上海分中心等服务平台,正构建海外科技资源导引的基地和会客厅。
徐本增表示,未来,将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协同安徽省投资集团基金丛林体系等各方资源,发挥功能平台作用,将科创飞地努力成为展示美好安徽形象的窗口,链接海外、沪皖、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资源的端口,为安徽建设创新型省份,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当前,安徽正着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2024年科技攻坚计划项目中由企业牵头承担的项目数和支持资金分别占总数的80.4%、87.5%。大力发展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形成总规模2000亿元、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基金丛林”。建立学科专业超前适配产业发展机制,省部创新共建安徽高等研究院。积极打造科技与产业对接服务“大枢纽”,今年以来,安徽科技大市场举办科技成果转化活动162次,涵盖三省一市近2000个研发成果从实验室走向车间、走向市场。
打造区域协同创新生态
近年来,长三角三省一市科技部门在科技部的指导与支持下,加快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成立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办公室,制定实施《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行动方案》,以改革精神和务实举措,合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
比如,建立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合作机制,以跨区域“揭榜挂帅”等项目布局和组织方式,推动面向产业创新的科研任务、资金、管理跨区域联合、联通和联动,探索攻关实施路径。今年6月,以联合攻关项目为牵引,启动首批12家长三角创新联合体建设。同时,三省一市科技部门签署《关于加强基础研究合作的框架协议》,启动建立长三角基础研究联合基金,长三角联合攻关基础研究申报指南已正式发布,推动开展面向产业创新重要科学问题的长三角“同题共答”。
同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同。上海张江、安徽合肥“两心同创”加速推进,区域协同“量超融合”实现突破。
今后,长三角如何继续在科技创新上有所突破,激活发展新动能?
当前,长三角正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计划,组建了首批12家长三角创新联合体。三省一市科技部门印发《关于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券发展的实施意见》,积极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券在区域内互联互通。截至目前,已支持企业购买创新服务超7000次,支持金额超1.7亿元。加快建设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已集聚大型科学仪器超4.6万台(套),总价值达560亿元。
尤其是在数字经济领域,长三角地区发挥数字领域人才富集、技术领先、设施完善的相对优势,跑出了“加速度”。
近日,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副主任、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骆方豪公开表示,全球正加速迈入数字文明时代,数字经济日益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一招。
据介绍,在数字基础设施方面,长三角三省一市已累计建成5G基站超79万个,约占全国1/5,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活跃用户数2.7亿,约占全国1/3。重点区域“双千兆”网络深度覆盖,41个城市中有32个建成“千兆城市”。稳步推进长三角示范区和芜湖2个数据中心集群建设。
在产业发展方面,长三角三省一市共同打造世界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成立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合体,人工智能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3900家,占全国1/3。作为数实融合的重要抓手,长三角入选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数约占全国1/4,数字化转型的动力不断增强。前三季度,浙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超7900亿元,占GDP比重12.6%,数字经济已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强劲动能。
以江苏为例,协同推进“数字长三角”建设,全省建成5G基站28.4万座,建设密度全国第一,南京、苏州、无锡、扬州等地被纳入“东数西算”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国家枢纽节点集群,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国家枢纽节点(吴江)加快建设。
目前,全国1/4的数商在长三角地区集聚,上海数据交易所挂牌数据产品数量突破2700个,华东江苏大数据交易中心、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安徽数据交易所等平台加快建设。浙江出台全国首个数商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成为国家数据知识产权改革首批试点地,杭州、温州列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试点城市。
骆方豪表示,下一步,围绕国家所需和长三角所能,长三角三省一市将重点突出三个“再”:一是数实融合再提质,推进机制创新、模式探索,深入开展制造业智能化模式探索和示范应用,推动重点城市打造一批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二是数字治理再突破,进一步打通数据流动的区域壁垒,持续推进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丰富数据要素应用场景;三是数字产业再上新台阶,共同建设集成电路、智能物联、高端软件等产业集群,推进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推动“长三角”向“数三角”蝶变升级。
“加快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不断强化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和开放枢纽门户‘四大功能’,既需要长三角腹地的有力支撑,也会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带来强大赋能。”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主任、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顾军表示,下一步,上海将进一步发挥好国家战略集中承载地优势,与苏浙皖紧密携手,共同做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篇大文章。
记者 潘洁
编辑 潘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