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黄骅市西南20公里有旧城镇,域内有旧城古城址。这座古城并非黄骅的旧城,而是其再西南20公里的盐山县的旧城,存在时间长达820年。
盐山这个地名顾名思义,就是盛产海盐。《隋书•食货志》记载,“傍海置盐官,以煮盐,每岁收钱,军国之资,得以周赡。”当时盐山县一带产出的海盐质量好数量大,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收入来源。
盐山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西汉高帝五年(前202)设立的高成县,当时的县治在今盐山县故城赵村附近。汉元帝初元五年(前44), 元帝刘奭封宗族刘隆为宛乡侯,这里被作为宛乡候的封地治所共计53年。直到王莽篡汉,宛乡候国被废。西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将高成改为高城,高城县之名始于此。
南北朝时期,朝代更替频繁,行政区划与疆域变革不定。加之这一地区是黄河故道流经区域,水患不断。终于在北齐天保七年(556),县治北迁至大留里,即今黄骅市旧城镇。旧城镇大留里从此开启了县治行政中心的历史进程。隋开皇十八年(598),将高城县名改为盐山县,县治仍在大留里。
元末明初,新生的大明政权对蒙元盘踞的华北地区展开了激烈战斗,这一带破坏严重。于是在明洪武九年(1376),由时任盐山知县吴文靖主导了县治从大留里移迁至香鱼馆的工程,才有了今天的盐山县城。而老盐山县城大留里,即今天的旧城镇就此被废弃。
2016年曾对旧城遗址进行勘测,包括内外城墙范围及宽窄度、城门位置、居民区及手工业区位置等城市布局。勘探确定旧城平面略呈不规则方形(簸箕状),总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城墙南段总长530米,西段总长900米,北段总长750米,东段总长870米;护城河南段总长600米,西段总长970米,北段总长820米,东段总长950米。
民国初年,尚存1米高的墙基。1937年为防御日寇入侵,国民党四十军庞炳勋部所属的城防营和当地民工,在原有古城墙基之上于四围重新构筑了一道高达3米的新城墙,并安置了城门。到1958年,城墙尚好,可惜后来的村民取土盖房、开城为地等破坏行为,使之遭受了灭顶之灾。现今,只存有南城墙的一大段、东城墙的局部地基。
旧城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经过考古,这里陆续发现了绳纹大青砖砌的砖券,汉代铜钱、铜器、瓷器,唐宋时期瓷器、骨器、铜器、石器,北齐墓,北齐至唐石造像等文物。(冀374,第五批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写于2024年4月7日)
本页图片、文字、视频为“乌何有之乡大树上”原创,未经授权不得搬运或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