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场本应是亲子间的游戏,却因为父亲的一时失手,让儿子不幸摔进了ICU。父亲后悔不已,他说自己一辈子都无法原谅自己。这个悲剧让我们不禁思考,父母对孩子的宠爱是否应该有所节制?父母在宠爱孩子的同时,又该如何平衡好保护和约束的关系呢?
宠溺背后潜藏的危机
2021年10月的一个平凡夜晚,河南民权县董家。这是一个三口之家,董先生和妻子有两个上学的孩子,还有一个1岁半的小儿子。
这天晚上,董先生一家围坐在客厅看电视,妻子正在津津有味地追着剧情讨论,董先生则有些无聊,转头看向了趴在一旁玩耍的小儿子。这个小家伙正瞪大眼睛盯着天花板上的吊灯看,一动不动。董先生的心立刻被小儿子这副可爱的样子打动了,他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儿子的小手,柔声询问:“宝贝,你是不是想摸一摸那个漂亮的吊灯啊?”
小儿子听到爸爸的声音,兴奋地摇晃着两只胖乎乎的小手,在空中胡乱抓握。董先生看到这一幕,爱意顿时满溢心头。一个念头蓦地闪过,他激动地说:“来,爸爸这就抱起你去摸吊灯!你试试能不能够着它?”
说完,他二话不说就俯身抱起了儿子。两个大手托住孩子的胳膊窝,缓缓把他举过头顶。“咯咯咯”一阵开心的笑声立刻响起,小儿子被爸爸这个动作逗乐了,拍着小手又笑又叫。董先生看着儿子开心的反应,自己也乐得合不拢嘴。
这时,一旁看电视的妻子也被儿子的笑声吸引,抬头看了他们一眼。她淡淡道:“你小心点,别把孩子摔着了。”说完她又转回头,继续看起了电视。妻子如此淡定,是因为她深信丈夫的宠儿方法,以往从未出过任何差错事故。而董先生自己也有这个自信——他的两个大孩子不也都是这样逗大的吗?
一个想法在董先生的脑海中逐渐成型:让他的小儿子更加开心些!于是,他二话不说,突然用力把儿子高高托起,双手离开了孩子的胳膊窝。
“呀——”小儿子在半空中惊呼一声,又是一阵开心的大笑。董先生看着儿子这番反应乐不可支。他再一次把儿子抛起又接住,如此反复了数次。客厅里回荡着孩子响亮的笑声,和董先生由衷的笑声。然而,好景不长。当董先生第三次把儿子抛弃时,一个不小心,他失手了。“砰”的一声闷响,有什么重物重重摔在了地板上。紧接着,是一阵令人胆寒的哭声。
意外发生的那一刻,董先生只觉天旋地转,后怕极了。他手忙脚乱地跪下身,从地上抱起了儿子。可怕的是,孩子好一会儿才开始哭,而且哭声是那样的撕心裂肺、惊天动地。
“你把孩子摔哪儿了?!”妻子也被吓得魂飞魄散,边大哭边质问董先生。董先生脑子一片混乱,结结巴巴地说:“我......我也不知道......刚才没接住,孩子重重地摔在地上了......”
一时间,客厅中回荡着混乱的哭声。妻子抽泣着检查儿子的头部,发现后脑勺已经肿起一个大包。还好没有看到外伤出血的痕迹,她和董先生都松了一口气,希望孩子只是受了点轻伤。然而很快,更可怕的情况出现了——儿子的哭声渐渐微弱下去,身体也开始发软。更让人胆寒的是,孩子的耳孔处竟然流出鲜血......意外还在继续,更大的悲剧正酝酿着上演......
匆忙送医,却听到令人绝望的诊断
“我的天啊,孩子出事了!”妻子尖叫一声,董先生的心立刻揪了起来。他二话不说拨通了120急救电话,同时让妻子抱着孩子迅速下楼,在门口等待救护车。匆忙之中,孩子被送进了民权县人民医院。一路上,董先生紧张兮兮地询问着医护人员儿子的情况,却只得到“需要仪器检查才能判断”的回答。
终于,孩子被推入急救室进行病情评估。然而,检查结果却让董先生和妻子暴露在了惊天动地的事实之下——孩子头部大量出血,出血面积竟达一半以上!由于设备有限,医院建议将孩子转院至上级医院救治。
入夜后不久,在医护人员的陪同下,孩子被转运到了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一路奔波让小家伙已经虚弱不堪,护士们立刻将他推入重症监护室接受救治。而董先生和妻子则蹲坐在病房外空旷的走廊地板上,神情恍惚而绝望。
“这个结果......实在太突然了......”董先生喃喃自语。他深深自责,一边双手抱头,一边狠狠扇自己两个耳光,发泄着内心的懊悔与自责。一旁的妻子则泪流满面,她再也提不起劲来责怪丈夫,因为她知道,此时此刻,董先生的内心比任何人都要痛苦和自责。
“求求你们,救救我的孩子!”终于,第二天一早,主治医生步履蹒跚地从重症监护室中走了出来。董先生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似的,疯狂抓住医生的手恳求道:“医生,我儿子还好吗?他会不会有事?”
面对病人家属焦虑的问题,主治医生深吸一口气,尽量平复了情绪,耐心地解释道:“孩子的情况不太好。头部出血区域太大,目前他已经没有了自主呼吸,全部依赖器械维持。就算救过来,以后也会脑损伤,成为植物人的可能性非常大。”医生的话音未落,董先生和妻子就仿佛被晴天霹雳劈中,捂着嘴巴无声痛哭。
此后几天,孩子的情况一直没有太大改观。为了争取更好的医疗条件,董先生一家打算将孩子转到省级医院治疗。但是主治医生劝阻道,其他医院的救治手段也大同小异,转院反而会增加一定风险。面临这个残酷现实,董先生和妻子最终放弃了转院的念头。他们知道,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相信医生,相信上苍,也相信孩子自己内心的坚强。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次看似无害的闹着玩,竟然酿成这样惨痛的后果。多么让人悲哀和难过啊......然而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太多类似的意外,不断地在发生、上演。那么,作为家长,究竟要注意哪些带娃细节呢?
危险隐藏其中,这些哄孩子方法不可模仿
父母哄孩子的方法五花八门,但是并非每一种方法都安全。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许多看似无害的举动,都可能酿成意外。
这是许多家长喜欢做的一种哄孩子方式。双手放在孩子腋窝下面托举,看着孩子开心大笑,家长也会忘形把孩子“抛”起。这非常危险,稍有不慎就可能让孩子在半空中脱手跌落。
骑脖子马让孩子骑在自己脖子上玩耍,看上去好像很有趣。但是这类玩笑其实极其危险,尤其对于小于3岁的孩子。他们很容易就会后仰或侧翻下来,而家长由于看不清头顶情况,往往来不及反应。转圈圈“飞机”家长也喜欢从身后抱起孩子,双手托着两腿原地转圈,逗孩子开心。但是这同样可能出现问题——家长会产生头晕目眩,极易手滑把孩子摔出去。
要知道,在孩子还这么小的时候,什么才是最开心的玩法?一个鬼脸、一个吹风游戏,就能令他捧腹大笑。作为做家长的,首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的准则,这才是对孩子最大的爱。
我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
意外发生的第二天,主治医生拿出了孩子的脑部CT检查结果——双侧大脑半球有大面积的缺血性损害,右侧额顶部可见硬膜下血肿。这些专业医学词汇,让文化水平一般的董先生很难消化,但是关键的两个字他还是看懂了——“损害”。
他浑身一颤,怒吼一声,转身对着墙壁就是一拳。“我真是太让人失望了!这辈子我都不会原谅自己!”说着,眼泪汹涌而出,沿着他憔悴的面孔流淌。一旁的妻子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她了解丈夫此刻的痛苦自责。
那天晚上,董先生一个人跪坐在医院无人的角落里。他双手合十虔诚地祈祷,希望上苍能保佑他的儿子早日康复。然而他内心的期盼那么渺小——主治医生已经明确地告知过他们,就算孩子脱离生命危险,将来也多半会成为植物人。这种残酷的事实,让董先生根本无法面对和接受。儿子原本是那么活泼开朗,充满着无限可能性的孩子,而一场“游戏”就这样夺走了他美好的未来。“宝贝,爸爸对不起你......”他喃喃低语,在深夜空旷的医院走廊里回荡。
上天的考验,还在继续。儿子接下来的每时每刻,对这个家庭来说,都会是如坐针毡的煎熬。我们只能祈祷,生命的奇迹能够降临,让这个孩子奇迹般重新站起,走进阳光和欢笑中去。
结语
命运就是这样奇妙而让人捉摸不透。也许一次小小的闹着玩,就可能彻底颠覆一个家庭的生活轨迹。作为家长,面对孩子这个弱小的生命,我们更应当时刻谨记“安全”二字。只有让娃娃健康快乐成长,我们的父母责任才算完满完成。愿上天保佑每个家庭!愿天下所有娃娃们都健康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