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结束后,志司召开经验总结会,会上彭总当众对38军军长梁兴初发了火:“39军在云山打美国人打得好,40军在温井打南朝鲜人也打得好,42军在东线也打得漂亮。只有你38军,我让你往熙川插,你为什么不插进去?啊,为什么不插?一个黑人团就把你们吓尿了?38军是主力?主力个鸟!”
38军是四野公认的王牌部队,打铁出身的梁兴初更是四野的虎将,辽沈战役中,他率一个纵队在黑山硬抗廖耀湘十万精锐,为全歼该敌立下了汗马功劳,一战扬名。这样一员虎将,为何会被彭总痛批呢?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打响后,38军112师奉命向熙川穿插。行军途中,遇到了一个从前线败退下来的人民军军官。巧的是,这个人是112师的老兵,参加过天津战役,不久前才回到朝鲜。
得知老部队要去熙川,这位人民军军官当即对杨大易说:“熙川让美国黑人团给占了!你们没有飞机大炮,要想强攻难度不小。”战前,志司通报熙川只有李伪军一个营,现在却变成了一个黑人团。由于之前从来没有和美军交过手,杨大易没敢贸然进攻,而是把这一情况报告给了军长梁兴初。为了稳妥起见,梁兴初急忙让113师去增援112师,准备以两个师的兵力合围熙川之敌。
然而当113师赶到熙川的时候,敌人已经跑了,两个师只抓到了19名俘虏。从俘虏口中得知,熙川之敌确实是李伪军,黑人团只是误传而已。更糟糕的是,由于在熙川耽搁了时间,38军最终没能按时赶到价川和军隅里,数万名李伪军因此逃脱。一次战役两次贻误战机,治军极严的彭总因此对梁兴初发了火,还差点要斩“马谡”。
从志司回来后,梁兴初就憋足了劲要打一个翻身仗。第二次战役爆发后,38军先是一举攻下了德川,接着又在三所里和龙源里堵住了美军的退路,歼敌一万多人,为战役的胜利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也为自己赢得了“万岁军”的美誉。之后38军又在汉江南岸和数倍于己的敌人血战了50个昼夜,为志愿军在横城歼敌赢得了宝贵的战机。
38军在战场上越打越好,成了志愿军的头号王牌。1952年8月,梁兴初调任志愿军西海岸指挥部副司令员,军长一职由副军长江拥辉接任。江拥辉上任后不久就接到了进攻白马山的任务。当时在白马山据守的是伪军第9师,该师进驻白马山后,修建了星罗棋布的明堡和暗堡,加上还可以得到美军飞机和远程火炮的火力支援,因此伪9师师长金钟五将白马山称为钢铁阵地。
江拥辉14岁就参加了革命,身经百战,深知攻坚战不好打。为了减少伤亡,他决定趁敌不备之际发起偷袭。为此担任主攻的114师提前数周就开始练兵,主要练潜伏,而且专门找青蛙多的地方练,部队经过时如果蛙叫突然停止则为不合格。经过一番苦练,114师参战官兵一个个都成了“隐形人”。江拥辉见状,十分满意。
然而就在白马山战役即将发起的时候,114师340团7连一个名叫谷中蛟的文化教员突然叛变投敌了。谷中蛟虽然只是一个小角色,但7连是340团的突击连,他因此掌握了我军进攻白马山的具体时间和340团的攻击路线。这样一来,38军原先的战役设想就无法实现了,偷袭也只能变为强攻。江拥辉不愧是百战名将,很快就想出了两个补救措施。
第一个补救措施是提前发起白马山战役。江拥辉判断谷中蛟刚叛逃过去,敌人对他提供的情报不一定完全相信,就算相信了,调整作战部署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此时38军突然提前发起进攻,依然可以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第二个补救措施是延后发起白马山战役。这样一来敌人就会以为谷中蛟提供的是假情报,时间一长就会放松警惕。此时38军再进攻,也会打敌人一个猝不及防。
然而当江拥辉将这两个补救方案上报给兵团后,却遭到了兵团代理司令员王近山的否决。王近山是二野著名的悍将,打仗以勇猛著称,对李伪军的战斗力,他向来是看不上的。何况当时38军已经换装了苏式装备,火力得到了极大增强。因此王近山认为即使谷中蛟叛变了,38军就算强攻也可以拿下白马山。
基于这样的考虑,王近山不仅不同意江拥辉变更作战计划,还对他说:“你拿这么大一把牛刀杀鸡,还哆嗦?”最终白马山战役按时发起了。谷中蛟叛逃后,敌人做了针对性的部署,又得到了美军火力的支援,因此38军和敌人血战了9天却没能拿下白马山,还付出了6700多人的伤亡代价。如果当初王近山能够同意江拥辉变更作战计划,白马山战役或许会是另外一个结局。1955年大授衔的时候,江拥辉被授予少将军衔,王近山被授予中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