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气候环境报刊资料选编(全十册)
编著者:周琼、施磊 主编
ISBN:978-7-5013-7604-9
定价:8000元
装帧:精装 16开
出版时间:2024年10月
所属分类:民国文献资料丛编
内容简介
《近代气候环境报刊资料选编》收录了从大约二百种期刊、报纸中析出的气候环境史方面的单篇文章。这些资料原是《近代环境史资料汇编》出版规划中的一部分,考虑到专题析出文献整理、编排的特点,同时为了更好地体现文献专题整理的价值,便于读者使用,特将这部分析出文献单独成书。本书按照文献的内容主题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分类,分为以下二十五类:气象气候综论、中国气候概况、气候要素、气象灾害、天气谚语、观测与预报、气象事业、气候与天文、气候与地理、气候与水文、气候与历史、气候与文化、气候与生物、气候与动物、气候与人体健康、气候与人类、气候与社会、气候与生活、气候与摄影、气候与农林业、气候与工商业、气候与军事、气候与航空、中国区域气候、国外气候。其中,“气候要素”一类包括日照、平流层、大气、风、云、雾、霜、雨、雪、虹、电气与气空这些要素的资料;“中国区域气候”一类包括综合类与北京、山西、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西藏、山西、甘肃、新疆、台湾十五个地区的相关资料。
气象学专家或相关工作人员发表的这些文章从气候要素和相关理论、中国历史气候沿革、现实气象事业发展等角度,对气候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等进行了研究与评价。这些资料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系统性,还包含了大量真实可信的观测数据,能够为气候环境史、气象科技史等学科的研究与发展提供资料,体现了环境史与多学科交叉的学术特点,是对之前出版成果的有力补充。
作者简介
周琼,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环境史、灾害史、灾害文化、生态文明、边疆生态安全等问题的研究,注重环境史史料学建设,是《(新编)中国通史》纂修工程审读委员会中国环境史卷审读专家、澜湄合作公众环境教育指导专家等。担任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环境史研究中心主任、“三交史”数据库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林学会林业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出版著作6部,主编环境史、生态文明史资料12部,在《民族研究》《清华大学学报》《清史研究》《史学集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是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灾害文化数据库建设”(17ZDA158)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清前期重大自然灾害与救灾机制研究》《清代云南瘴气与生态变迁研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清代云南瘴气与生态变迁研究》《乾隆朝“以工代赈”制度研究》获云南省第12届(2008)、第16届(2012)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论文《一条应受关注的藏区环境史料述论》获云南省2012年高校古籍整理研究第二届优秀成果一等奖。2022年编著出版的《中国环境史纲》获2024年北京市优质教材。
序 言
生態文明時代的來臨,彰顯出環境史學巨大的學術價值及現實意義。環境史對環境中存在的生命與非生命的關懷,對生物與非生物要素(個體、群體)發展歷程及其相互影響關係史的關注,使其研究議題及研究内容具有多樣性、豐富性及複雜性等特點。對歷史時期環境變遷規律、特點及趨勢的研究,對不同朝代環境保護經驗及生態破壞教訓的總結及提煉,對不同時期的環境思想、生態文化的探索及思考,既能爲現當代環境治理、生態恢復、生態制度建設提供有益借鑒,也使環境史這門既年輕(指環境史的學術研究及學科建設等方面)又古老(指史料記載及環境思想等)的歷史學分支學科的建設及話語權建構充滿了魅力及挑戰。史料是歷史學存在的基礎及保障,環境史史料學的建構及理論探討、具體案例研究等,無疑是這門與人類的生存發展息息相關的、被稱爲“顯學”的人文學科在初建階段必須要考慮及推進的工作。
近代環境史是中國環境史研究中最薄弱的部分,這又與史料的繁雜、分散及其選擇、分類、真僞考量等基礎問題尚未明確有密切關係。因此,針對近代環境史史料學的基本問題及其内容、特點、規律等,不僅需要推進系統的學術研究,更需要進行系統的史料整理,對近代紛繁複雜的史料進行分類、比對、考訂,選擇最佳、最確切的樣本加以呈現,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展現近代環境史的面貌。系統整理并影印出版環境史史料,不僅將對初學者、入門者起到積極的引領作用,也會令研究者獲得衆史料在手的輕鬆愉悦感。此即《近代環境史資料彙編》整理出版的初衷及目的。本文擬在史料學視野下,以《近代環境史資料彙編》的編撰爲切入點,對近代中國環境史史料學的基本問題進行初步的探討,希望達到拋磚引玉之功效。
一、中國環境史史料學構建與發展的必要性
近三十年來,中國環境史學的發展及不斷涌現的研究成果,推動着中國環境史史料學構建與發展的前行步伐。
(一)國外環境史學的發展及其成果的“中國化”
國外環境史及國際中國環境史的研究,在環境危機中拉開了新學科新征程的起點,引領并激發了中國環境史學的蓬勃興起。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一系列因環境危機促發的學術研究成果的問世及環保運動、環保思潮的興起,使一個具有明確稱謂的史學新學科——“環境史”在歐美横空出世,并日益多元化地發展起來。八九十年代後,中國環境史在環境保護的旗幟下起步,以中國臺灣劉翠溶先生爲首的學者,在研究中開始使用名稱明確的“環境史”概念。第一本環境史論文集《積漸所至:中國環境史論文集》的出版,把“環境史”的名稱及概念嵌入到中國學界,學科由是發端。一批具有國際學術視域的學者,開始關注國際環境史學的發展狀况,中國内地學界開始出現以譯介國外學者環境史名著爲發端的成果。
首先,一批從事世界史研究的中國環境史學者,通過出版著作或在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將國外環境史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推介到中國,其中以侯文蕙、高岱、曾華璧、包茂紅、梅雪芹、付成雙、高國榮、侯深、費晟等學者爲代表,他們對國外環境史研究的理論、方法、學科歸屬、學科建設及學術理路等基礎問題,進行了推介、研究和探討,也對中國環境史的理論及方法進行了深入的探究,促進了中國環境史學的興起及發展。
其次,國外漢學研究者對中國環境史的專業性研究成果促進了中國環境史學的産生及發展。代表性成果有英國歷史學家伊懋可(Mark Elvin)的《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國環境史》(The Retreat of the Elephants: 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China),美國歷史學家馬立博(Robert B. Marks)的《中國環境史:從史前到現代》(China: Its Environment and History)和《虎、米、絲、泥:帝制晚期華南的環境與經濟》(Tigers, Rice, Silk, and Silt: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in Late Imperial South China),穆盛博(Micah S .Muscolino)的《中國的戰争生態學:河南、黄河及其他(1938—1950)》(The Ecology of War in China Henan Province,the Yellow River, and Beyond,1938—1950)和《近代中國的漁業戰争和環境變化》(Fishing Wars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ina)。這些著作以不一樣的視域及關注點,比如目前人們比較推崇的宏大叙事及長時段視角,對中國環境史尤其是史學體系、人口、移民、物種、戰争與環境等重點問題進行關注及探討,推動了中國環境史學的誕生、構建及發展。
上述成果對亟待發展的中國環境史學而言,無疑是久旱之甘霖,一經問世,不僅引發了持久的關注及研討,很多高校及研究機構還把國外其他的環境史名著,作爲環境史研究生課程的必讀書或討論課的經典著作。這些成果的研究視域、理念、主題及理論、方法、路徑等,被借鑒到中國環境史學的研究中,啓發了國内學者,推動了國内環境史學的發展,并逐漸與中國傳統環境變遷歷史及思想交融,出現了“中國化”的現象,尤其是促使一批年輕且頗具新鋭及跨學科理念的被稱爲“少壯派”的環境史學者,紛紛投入到環境史研究中。部分青年學者由此産生了“中國學人書寫中國環境史”的思想,他們懷着濃厚的愛國情懷和真摯的學術情感,呼唤中國環境史學科的建設及學術話語權的構建。
(二)中國環境史學的早期發展與史料學學科基礎的積纍
中國學者的環境史學研究,大多從中國傳統歷史的本體論出發,具有濃郁的傳統史學特色和時代學科特色。
首先是學界對中國環境史的理論、方法及具體問題展開了系統、深入的研究。劉翠溶、王利華、夏明方、藍勇、鈔曉鴻、余新忠、景愛和筆者等人,對中國環境史的定義、研究對象、學術理路、學科内涵及其相關理論問題的研究及探討,對中國環境史學科的建設及學術話語的構建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中國區域環境史、斷代環境史的研究成果也呈現出日新月异的盛况。不同研究者從不同視角、運用多學科方法推出的成果,引領着中國環境史學的新問題、新領域,以王子今、尹紹亭、韓茂莉、王建革、趙珍、徐建平、張景平、韓昭慶、滕海鍵等爲代表的學者,以斷代、區域環境史爲主題開展研究,對中國古代到近現代的具體環境問題進行了深度研討。二〇〇五年以後,中國環境史研究猶如雨後春笋般迅速發展,二〇一〇年以後,環境史學者群不斷擴大,環境史作爲歷史學中實踐跨學科研究方法的新興分支學科,表現出强勁且旺盛的生命力。僅十餘年的時間,研究成果便蔚爲大觀,覆蓋了中國古代不同的時期、中國疆域不同的區域,遍及區域環境史、斷代環境史、環境思想史、環境制度史、戰争環境史、環境保護史、海洋環境史、城市環境史、環境灾害史、環境疾病史、考古環境史和特殊物種的環境變遷史等領域。其中尤以王利華、胡梧挺等人的《論題:上古生態環境史研究與傳世文獻的利用》 和鈔曉鴻的《文獻與環境史研究》等爲代表。
其次是環境史研究機構及人才培養體系的建立。伴隨着環境史研究的蓬勃開展、成果的不斷問世,一些高校和科研單位,如南開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科院等,相繼建立了環境史研究機構,培養了一批批環境史人才,不僅推動了中國環境史具體問題的深入研究,也推進了中國環境史學科的建設及話語權的建構進程。隨着環境史專業研究機構的建立及其學術活動的開展,與之匹配的人才培養體系也初步建立起來,新型的環境史人才逐漸在學界嶄露頭角,漸成氣候,其成果以視角新穎獨到、理論思維宏富開放、技能嫻熟專業及跨學科的研究方法而在學界獨領風騷。
環境史研究的魅力,在於其涉及論題的多元性、複雜性及研究方法的交叉性、綜合性。正因如此,環境史研究纔一直面臨學科屬性、定位和面嚮界域模糊的諸多争議。雖然很多學者對此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且研究結論極富啓迪性,但在一定範疇内,無處不在的“環境”仍然會被誤認爲一個包含一切問題和所有領域的“大籮筐”,環境史的很多研究主題也成爲一個個交叉、根植乃至深入於各學科内部的命題,與此相關的環境史史料,更是紛繁複雜。對於什麽樣的資料可以作爲環境史史料,文字還是圖像、文本還是實物、文獻還是音像等諸多問題,不少學者進行過探討,研究思路及觀點發人深思。當然,要解决這些問題及疑慮,從源頭深入無疑是最好的路徑。因此,搜集、整理、解讀環境史史料,通過對環境史史料的梳理研究,反映環境變遷歷史的原因、過程、結果、特點及趨勢等,探究環境史學的屬性、研究對象、目的、邏輯規律及其與“環境”的内在聯繫,進一步明確環境史的要旨及内涵,就成爲目前環境史學,尤其是環境史史料學必須要完成的任務。
早在二〇〇二年博士論文寫作過程中,筆者就關注到地方志中被閑置甚至被認爲無用的物産志及武備志的史料,意識到這些史料是地方和區域生態環境狀况及其變遷歷史最爲重要的史據,於是小心翼翼地拉開因無人翻閲而粘連在一起的方志抄本,并完整地摘録下來,開始了對相關史料的關注及搜集、整理。筆者在對武備志中的環境史史料進行分析後,提取了其中的環境史信息,結合其他思考,相繼完成了幾篇論文,開始了在環境史史料學領域的初步探索。
自二〇一〇年以來,筆者在給研究生開設的課程中,將“環境史史料專題”列爲環境史方嚮研究生的基礎必修課,開始了對環境史史料學的系統性探索,其後,又將其確定爲二〇一四年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的主攻方嚮。這初步展現了筆者團隊對環境史史料學基本問題和脉絡的思考,以及對具體問題的研究、探討。
隨後,筆者在環境史的學術研究及人才培養中,不斷嚮國内外同行專家學習,舉辦了以環境史史料學爲主題的學術會議,出版了論文集。二〇一五年後,隨着研究視野轉嚮當代環境史生態文明建設項目的研究,筆者開始帶領團隊成員進行當代環境史史料的整理及出版,力圖使其對環境史的學習和研究發揮經世致用之功。
筆者團隊在環境史史料學的建設中做了一些基礎性、起步性的積纍工作,雖然這些工作主要針對雲南地區的史料,但是對環境史史料的分類、選擇、則例、考訂及研究的基本問題,都有了初步的思考及探討,對其他區域及整體環境史史料學的系統研究及深入探討無疑具有拋磚引玉之功效。
與此同時,國内許多高校的環境史研究團隊,如南開大學王利華先生團隊、厦門大學鈔曉鴻先生團隊、中國人民大學夏明方先生團隊等在環境史人才培養中,極爲注重史料學基礎知識及研究技能的培養,環境史學界由此增添了許多成果,中國環境史史料學的學科基礎得以不斷積纍。
(三)發展中的中國環境史學呼唤環境史史料學
隨着當下新興學科不斷涌現、學科整合及其高水準建設目標的凸顯,“新文科”備受矚目,跨學科、交叉學科以更新的内涵及界域,再次衝擊着學界。傳統學科如何實現轉型及發展,學者如何做出適應新時代的創新性研究成果,成爲學界積極思考及探索的問題。方興未艾的中國環境史學,既具有傳統學科的優勢及特點,也具有資鑒當前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暨承擔服務國家生態文明戰略目標的史學新學科特點,無疑成爲“新文科”建設及發展中的代表性試點領域。
史料學作爲歷史學存在及發展的根本性、基礎性問題,其價值及作用已無需贅述。對於任何歷史學分支學科而言,史料學的建設都是學科構建之初便亟待進行及發展的基礎領域。無疑,環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和理論研究,已成爲支撑及推動環境史學科建設、轉型及發展的根基。
然而,隨着學科建設及學術研究的深入,一個嚴峻的問題出現在中國環境史學者面前:縱觀當前中國環境史學界的研究及對熱點問題的討論,不僅没有環境史史料的整理成果,而且没有對環境史史料學的理論及方法進行研究及探討的論著,環境史史料學幾乎無人問津。顯然,與中國環境史研究取得的顯著成就相比,環境史史料的整理和研究則略顯滯後。環境史史料學成爲“熱鬧”的中國環境史學中的“僻静”之所,這與中國環境史學科的整體發展及研究需求極不相稱。
於是,環境史史料學作爲環境史這門年輕學科發展中必須面對的基礎性領域,成爲其學科建設與發展框架中必須要考慮及安置的問題。在環境史學科建設中出現了一個有趣的逆史學發展規律的現象,即不是史料學積纍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推進史學的深入發展,而是史學研究的深入展開迫切需要史料學發揮其支撑性及基礎性的作用。因此,環境史史料學到了其應該承擔起自己的學科責任及使命的時刻——環境史學呼唤環境史史料學的産生及發展。
如何在中國傳統史料學的基礎上,使其既能表現交叉學科、跨學科特點,又能奠定新學科研究基礎及發展方嚮,真正展現“新文科”的内涵及特色,就成爲中國環境史史料學建構及發展必須要關注及解决的問題。正如筆者數年前所言:“以傳統史料學爲基礎,兼顧環境史的學科特點、研究視域所賦予的要求,注重環境史發展變遷的區域性、民族性特點,在不同時代、不同區域環境史具體問題的研究中,恰當把握及應用文獻史料、考古資料、非文字資料、實地調查資料,在多學科交叉法的基礎上發掘及應用更廣泛、深入的跨學科史料,建立起完整、系統的環境史史料學,環境史研究纔能建立在可靠、可行的基礎上,真正意義上的環境史學科的構建纔能成爲可能。”
環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及研究工作被置於學科建設最基礎問題的層域内,受到了特别的關注及重視。關於環境史史料理論問題的探討也被提上研究日程,成果不斷。環境史史料的類型、内涵、整理、解讀及運用,尤其是史料分類放置的問題,更是見仁見智。這在環境史學科話語建構的層面上,具備了開展環境史史料收集整理的學理基礎及實踐價值。
因此,衹有融通人文社會科學及自然科學的環境内涵,建構真正意義上的“環境史”史料分類及其基本架構,真正將多學科視域中反映環境變遷價值的資料、數據、研究結論等納入史料範疇,不同學科的史料相互補充、印證甚至糾謬,發揮多學科史料的價值,纔能把環境史學的研究推嚮深入及系統,從而在史料搜集整理的基礎上,研究各地環境發展變遷的脉絡,展現環境史作爲“新文科”最本質的特徵——交叉性和跨學科性,使很多分散在不同學科且彼此間很難貫通、無法整合成完整知識的資料,在環境史的學科視域中整合、凝結起來。
二、中國近代環境史史料的特點及價值
區域或斷代環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及研究,是環境史史料學建設中最具有操作性及完成可能性的基礎領域。目前,對中國環境史史料的零星解讀及運用(研究),多集中於先秦、唐宋和明清幾個時段的正史、方志、檔案等文獻史料,出土文獻中的環境史史料也被提取、運用,其中的大部分史料具有中國傳統史料分散及文字記載簡約的特點,能夠反應環境在人口增加及工礦業、農業發展影響下出現的單一、綫性的變遷,但也因爲受限於這一特點,而無法量化,也不能準確反映環境存在及變遷維度的複雜性。因此,中國古代環境史史料的整理、出版工作一直停滯不前。
中國近代史是一段屈辱、奮争、自强的歷史,也是社會生産、生活及環境發生劇烈變遷的時期。近代科技的傳播、運用及發展,徹底改變了傳統中國的歷史發展態勢及歷史場景的呈現面貌,也改變了自然及環境演替、變遷的規律及面貌,近代環境史以迥异於傳統的態勢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一方面,生態系統退化、環境資源壓力脅迫社會轉型、經濟變革;另一方面,資本、科技、工業、市場逐漸成爲環境變遷的重要(甚至主要)社會驅動力,不斷以新的方式、情態、規模和速率驅動資源開發、環境改造并且造成新的生態問題。”
在近代中國這一新舊交替的特殊時期留存下來的環境史史料,其形式、類型、内容、數量,既繼承了傳統環境史史料的特點,也具有全新的、對後世史料傳承産生巨大影響的特點:
其一,史料的類型、載體豐富多樣。尤其是近代印刷術的推進及影音技術的傳入與發展,使史料的形象性、直觀性、快捷性的特點凸顯。
其二,隨着新文化運動及新史學的迅猛發展,史料的内涵及外延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原來不被作爲史料的内容及記載,開始進入歷史學研究者的視域;一些不被傳統史料記載者關注及看重的内容,被新史學推重及倡導。於是,有别於傳統文獻史料的回憶録(電影或紀録片等影音資料)、個人傳記等新型史料進入歷史學研究者的使用範圍。
其三,近代科技的發展及研究、觀測機構及站點的建立,使環境史史料的記録開始改變傳統文本記載模糊、簡約的態勢,逐步具有清晰、準確的數據性特點。如民國年間氣象觀測所(站)、植物及微生物調查所等機構及環境信息搜集點的建立,使近代環境史史料的類型也由此變得多元、立體起來,部分近代科技支撑下形成的觀測史料已經可以爲量化史學在某些領域的研究提供支撑。
其四,在中國傳統的天地人觀念中,環境及生態的内涵一直都在史家關注及思考的範疇内,近代邊疆危機及國際力量的介入,使環境史資料的搜集、記録及積纍更加普遍,近代環境史史料開始變得“海量”起來,使近代環境史學的研究具有無限的可能及無窮的魅力。
中國近代環境史史料在學術研究及現實運用中具有重要的價值:
第一,近代環境史史料的記載及傳承具有承上啓下的作用。從記載類别上看,近代環境史史料繼承了中國傳統史料具有的氣候、天文、地理、山川、河湖井泉、水利、氣象灾异、農墾、物産(資源類型)、疾病等基本内容,也新增了交通設施、經濟物種引入、醫療衛生、實業發展等内容,也有民國政府主導的植樹造林、水利工程建設等方面的内容。從載體形態上看,近代環境史史料繼承了傳統的文本、曲藝、實物記載的方式,也新增了紀録片、電影等影音記録及傳承的方式,使得史料記録保存的内容極速增長。從反映内容上看,近代環境史史料既有區域環境狀况及其變遷原因、結果,以及環境思想、環境制度、環境保護及修復措施等方面的信息,也有關於當時環境司法、環境灾害、荒漠化、作爲資源的水及其環境、環境治理等方面的相關記載。
第二,近代環境史史料爲編撰“近代環境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史料的直接價值就是歷史的憑證,近代環境史史料不僅有詳細的區域性環境信息,也有宏觀的、國家整體層面的環境决策及對環境變遷信息的統計、記録,爲中國近代整體環境史、區域環境史的撰寫提供了史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三,近代環境史史料類型繁多、内容龐雜,能反映近代環境變遷的複雜面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支撑近代環境變遷的多種面嚮,對學術研究起到積極作用。史料記載類型及載體日趨豐富,尤其是近代造紙及印刷技術的飛速發展,爲史料的巨量記載提供了可能,人們親見親歷的、新聞報導的各種信息都得到了有效記載,成爲區域性環境變遷的重要史料,爲各種層面的學術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撑。
第四,近代環境問題的史料對解决現實環境問題具有極大的資鑒作用。近代繁雜的環境史史料中,有很多環境灾害的原因、過程及影響的詳細記載,以及很多關於區域性環境史問題發生的自然、人爲原因及具體解决方式的記載,可以從中找到解决現實中類似環境問題的途徑及經驗,獲得新思路、新啓迪。
第五,繁複雜亂的近代環境史史料真僞難辨,成爲近代環境史史料學産生及存在的前提。近代科技的引入及運用讓自然環境發生了史無前例甚至無法逆轉的變化。這些變化都以不同的方式記録在了不同載體、形式及類型的資料中。以文本、影音、藝術等形式留存下來的資料,都成爲中國近代史研究的依據,當然也成爲中國近代環境史研究不可或缺的史料。對這些史料進行選擇、甄别、考訂,使其成爲學術研究及教育教學可利用的史料,就成爲近代史料學、近代環境史史料學必須解决的問題。
三、《近代環境史資料彙編》的形成及文獻價值
晚清、民國時期,中國的被動近代化促使近代環境變遷的動因及面嚮豐富多彩起來。然而,迄今爲止,近代環境史學的研究成果寥寥無幾。這不僅與近代環境變遷面嚮及維度豐富多樣而導致的研究難度密切相關,更是因爲近代環境史史料繁蕪叢雜,未能得到有效的研究和利用。近代環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及考證、辨析成果較少,也缺乏從理論上對史料價值、特點、範疇及優劣等進行系統深入探討的成果。比如,近代很多環境史史料魚龍混雜、真僞難辨,史料邊界極其模糊、似是而非,缺乏傳統史學視野下經挑選、整理、精煉過的史料記載的類目及内容。某些具有環境要素的史料,大多是出於考察、旅游等偶然需求或在地方志的物産資料中的零星記載,缺乏對某個環境要素的系統、延展性記載,使研究者無從下手,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着中國近代環境史研究的深入推進,也制約着中國近代環境史研究的本土化推進及國際化發展水準的提高。
鑒於此,筆者在學界相關研究及個人學習經驗積纍的基礎上,在國家圖書館民國時期文獻保護工作辦公室的支持下,申報了革命文獻與民國時期文獻保護計劃項目——《近代環境史資料彙編》,旨在以專題資料搜集、整理的形式,通過對現存史料的全方位梳理,保存文獻、促進科研,以史料開拓及引領新的關注點。二〇一六年,該項目立項成功,筆者團隊便正式開始了對中國近代環境史史料學的思考及探索。
近代環境史史料的内容、類型等比較複雜,與傳統的、被史家編訂過的正史、筆記、文集、政書、類書等標準、嚴謹的文獻有極大的不同。因此,在不同類型史料的搜集、選擇、整理的過程中,筆者及團隊成員就資料的類型、篇目、凡例等問題進行了反復的討論乃至争論,多次推翻原有的分類及搜集標準,重新確定史料類目。而每一次推翻,都使近代環境史史料的分類標準有所推進。最後,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按近代環境史的不同領域、不同側重點來選擇、整理史料,分爲氣候環境史資料、農業環境史資料、礦業環境史資料、森林環境史資料、水域環境史資料、疾病環境史資料、灾害環境史資料、環境思想史資料、環境制度史資料、環境美學資料等幾大類型,將近代環境史史料彙編到這些大類中,形成了册數不等的《近代環境史資料彙編》。
筆者團隊對搜集中遇到的資料類型及内容進行了反復商討、推敲,多次將既有思考推倒重來,這相當於一次次把所有的前期工作都盡弃於無用,如此三四次之後,難免産生畏難及彷徨心理,原本看似很簡單的工作甚至陷入一籌莫展的僵持狀態中。面對紛繁的資料,挫敗感不斷衝擊着每個人。因而,在下一步的資料選取中,既顧慮重重也小心翼翼,生怕選取的資料不合適、不具備代表性。筆者至今記得團隊成員在雲南大學北院北學樓頂樓那間悶熱的研究室裏,一次次討論後重新確立新的框架時既神情沮喪又充滿希望的情景。筆者及團隊成員就這樣在一步步的徘徊中不斷糾謬前行。在中國近代環境史學亟待發展的學術背景以及項目結項要求的推動下,筆者團隊最終完成了這部不成熟的資料彙編。
目前付梓的是《近代環境史資料彙編》的第一編,即近代氣候環境史資料的整理彙編影印稿,共六十册,是筆者在中國環境史史料整理、研究中的處女作,以此拋磚引玉。後續各編資料的册數將按照具體情况確定,從目前的資料情况來看,每一類一百册左右。如果後續資金及項目支持情况、版權情况允許,項目組還將搜集、整理國外文獻中關於中國近代環境史的資料并影印彙集成册(約二百五十至三百册)。
《近代環境史資料彙編》的整理及出版,雖然衹是對中國近代環境史史料整理及分類的初步探索,思考還很粗疏,但作爲第一部近代環境史史料的整理影印本,將從學術及現實需要的角度極大地推進中國近代環境史研究的進展。
首先,這是第一次全面、系統地搜集民國時期的環境史文獻,其中不少文獻屬第一次影印整理。本書的編輯思路與環境史研究現狀緊密結合:一方面力圖以資料的整理方式明確主題,推進目前近代環境史學界的研究視域;另一方面以資料類目的形式提出環境史研究中的新問題,力圖以此推進學界在此基礎上拓展研究維度,以期能對中國近代環境史史料學研究發揮促進作用,對其他時代的環境史史料學研究提供借鑒,從而在中國環境史史料學及環境史學科的構建中發揮基礎性、引領性的作用,展現環境史多學科史料會通的特點。
其次,爲了突出環境史的學科特點,筆者嘗試對近代環境史史料進行較爲完善的體系化編纂,期望構建起既交叉立體又相對獨立的環境史史料編纂的框架結構,同時亦能對目前近代環境史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導嚮不清、史料類型不明確及研究者對相關史料的準確性及權威性把握不足等問題的解决有一定的啓示意義,也爲近代氣候環境、農業及礦業環境、森林環境及環境文化、環境思想、環境制度等新問題的研究準備權威、可靠的原始文獻。
再次,《近代環境史資料彙編》的整理出版,將對現當代生態文明建設發揮較大的資鑒作用。中國生態環境的急劇變遷及破壞,以及外來物種入侵并對中國本土生態環境造成灾難性影響,都始於近代。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近代化,給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注入了巨大動力,交通、文化、通訊、衛生的近代化,促進了中國近代科學技術在全國各地推廣運用。與此同時,人類社會對環境的改造力及破壞力也呈幾何倍數增長,尤其是電力及交通運輸業相關科技在社會生活生産領域的廣泛運用,促使環境遭受破壞的力度及速度大大超越了傳統時代,環境灾害在不同地區紛紛出現。由此改寫了中國環境變遷史的規律及方嚮,也拉開了中國“人定勝天”環境改造邏輯及其行動的序幕,當然,從某些方面而言,也是環境灾難開始的序幕。這一變遷特點一直延續到當代,其間環境保護及治理的經驗和教訓,對當代的環境治理、生態修復、環境保護、環境制度、環境教育及環境文化的建設,都具有極大的現實資鑒意義。
付梓之際,筆者心裏依舊忐忑。《近代環境史資料彙編》的篇目及分類,按筆者團隊對環境史史料學的初步思考及研究進行,對有些問題至今未形成一致的看法,目前的理解及把握也有待提高,但這却是筆者團隊在中國傳統史料學基礎上,通過對近代環境史史料的分類、特點、内容等進行初步探討、研究的基礎上確定下來的。筆者期待能以此推動中國環境史史料學的建設及中國近代環境史學的進展,當然也希望以此夯實中國環境史學科話語權構建的基礎,在此斗膽將這部叢刊的整理及面世,作爲近代環境史史料學蹣跚起步的標志。
四、案例探討:近代氣候環境史資料的搜集與整理
《近代環境史資料彙編》的各編與近代社會歷史及環境歷史變遷的面嚮相一致,呈現出類型多樣的特點,形式及内容極爲豐富,現姑且以第一編氣候環境史資料的彙集進行説明。
考慮到環境史學肩負“應對氣候變化是全人類的共同事業”的責任和使命擔當,開篇的氣候環境編,將應對氣候變化研究作爲當今環境史學科發展的具體問題,凸顯環境史學密切聯繫現實需要的特點。氣候環境是影響環境變遷、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因素,對經濟、社會和文化形成與可持續發展産生關鍵影響。在區域與全球、過去和現在不同空間與時間尺度上,氣候與人類及其活動的相互影響始終呈現出立體且多維的特點。特别是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對氣候變化的影響更加顯而易見。空間上,局地氣候問題加速擴展到全球尺度;時間上,呈現了過去四十萬年所没有的氣候變化速率;影響上,氣候變化影響的多樣性更加突出,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風險更加常見。受區域自然條件及多維社會經濟因素的共同作用,氣候環境史研究在揭示氣候變化時空尺度的動態性特徵時,還需要揭示氣候變化及其所影響的社會經濟系統的脆弱性、敏感性和韌性等特徵,其内容通常涉及政治制度、農業生産、人口規模、土地利用、灾害文化、氣候認知與評價等衆多因素,而揭示氣候變化時空尺度的動態性特徵是開展上述研究的第一步。
竺可楨的《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作爲中國氣候學史上的扛鼎之作,對資料彙編的整理起到極大的指導作用。文章分析的五千年來中國的氣候變化,確定了使用史料重建中國歷史氣候變化的理論基礎和研究方法。此後,中央氣象局科學研究院、復旦大學等機構多次整理中國歷史文獻中的氣候記録,編著了《中國近五百年旱澇分布圖集》等多部歷史氣候研究專著。重建歷史氣候的代用證據通常由歷史文獻析出條目和自然代用證據構成,析出條目通常來源於考古資料、氣象史料、農業史料、灾害史料、物候史料及可以反演推理的文字證據,自然代用證據常用的主要有樹輪、冰芯、沉積物、珊瑚、石笋等自然記録,通常面臨指標類型多樣、代用證據有效性與穩定性不一、可量化程度及其不確定性各异等問題,影響時間解析度、空間代表性的精凖度。
改革開放以來,歷史氣候研究成爲如國際全球變化研究計劃和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等開展的全球研究與合作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氣候變化研究强調歷史與現在、全球與區域、圈層與圈層,以及環境、氣候與人類系統中多學科的關聯與深度交叉,通常通過數據挖掘、大數據分析和模式同化等方法與區域尺度氣候變化、全球系統變化深度結合,進而揭示人類社會對氣候變化回應、適應與彼此關聯的規律。在研究手段和方法上,氣候變化研究强調對證據特徵參數定量推演及不確定性評估,采用“大數據統計分析—模擬診斷—實驗解析—參數定量—社會系統關聯”等閉環分析方法開展研究,取得了大量學界認可的新研究成果。而在環境史視野下,這些手段和方法鮮有擴大到歷史上的水域環境、土壤環境、大氣環境及相關問題的研究及探討上,其根本原因在於計量、統計、分析、生態、生物化學等屬於交叉學科,對環境史研究極有説服力的研究方法難以在具體研究中運用,由此顯得環境史學遠離現實。因此,嘗試從氣候相關學科與環境史學科深度交叉的角度尋求突破,是環境史學繼續深化及發展的生命力及推動力之一。
要全面做好應對氣候變化的準備,還需要將中國歷史氣候的變化作爲一個有一定時間長度、連續的歷史過程來考察,以便準確地把握氣候、環境與人類系統問題發生的歷史根據和演化脉絡。同時,還應放眼世界,打通區域與全球的内外空間聯繫,尋繹中外氣候變化歷史辯證聯繫的事實依據。在此視域下,遵循辯證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從理論上明辨氣候環境的本源與邊界,從深層次揭示氣候、政治、社會、文化和學術思想内在的複雜歷史聯繫,力求突破分科治史的套路,力避就氣候言氣候而割裂歷史的繼承性、延續性和整體性,盡可能全面客觀地占有和貫通史料史事,再現氣候變化發展演化的整體歷史。其他專題領域的環境史史料的整理及編纂方法,與氣候環境史史料是一致的。
然而,衆所周知,近代中國傳世文獻的内容、形式、類型和體量,均大大超越了歷代文獻疊加的總和。内容上,古今中西交錯共生,人文自然、農業與工程疊加,資料整理、研究及解讀的難度遠在古史及其他專史之上。形式上,僅氣候類圖書就至少包括數字表格彙編、論文集、全集、選集、方志、年鑒、年刊、連續性出版物等。類型上,不僅有文字史料,還有圖像史料、影音史料,也有實物史料。時間上,既有以往留存的按編年的方式記載的史料,也有當時采訪和實地調查産生的資料,還有此前不被作爲史料的日記、曲藝、文學作品,以及電影、紀録片、宣傳片等影音資料,擴大了史料的外延,豐富了史料梳理的内涵,也在更大程度上保存了當時環境的真實狀况及場域。除此之外,還有數量不等的期刊、報紙和單篇學術論文、著作等,使近代環境史的不同信息和内容,以不同的面目保存在不同類型的史料中。
鑒於此,筆者團隊首先對國家圖書館館藏資源進行了地毯式搜索,最大限度地收集其中的氣候環境史資料,并進一步對其篩選、整理、編排,力圖編輯出版一部内容豐富、結構合理的近代氣候環境史資料彙編,以期展現近代中國氣候環境變遷的概貌、特點及規律,爲研究者、學習者及决策部門提供盡可能多的新史料、新信息和新綫索。這些資料主要包括圖書、期刊以及單篇文章三大類:
(一)圖書類,民國時期氣候環境資料繼承并延續了晚清西方近代氣象科技實用性特點,在繼續譯介出版外國氣候著作的基礎上,中國研究機構和新型知識分子逐步成爲中國氣候研究的主力軍,氣候環境資料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加多樣。本書彙編的圖書資料一是以數據爲主體的資料,綜合了全國及各地對氣候環境及其關聯要素的觀測數據,通過這些資料能夠構建起民國時期中國氣象數據資料庫;二是氣候環境治理資料,主要包括造林運動和水土保持試驗的相關資料,以造林運動爲例,當時多省市倡導了聲勢浩大的造林運動,其口號、綱領及活動亦隨社會和政治變遷而不斷變化,雖然對其成效是否達到“年年植樹,無日成林”仍有争議,但造林運動使民衆對森林生態意義的認識得到了加强,相關制度章程、農林學校教育、科研試驗得到發展,尊重技術人士、愛林護苗的社會風氣日漸養成,社會影響隱性而深遠,與其相關的資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三是對氣候的認知與評價的資料以及一些氣象學理論著作,這一時期的知識精英從氣候與農作物、氣候與健康等方面積極探討氣候與生産、生活的關係,并對相關知識進行了系統的總結與闡述,體現了他們試圖融會古今中外,構造新的氣候認知形態和系統理論的特點。
(二)期刊類,民國時期公開出版發行的氣象類期刊有九十餘種,分年刊、季刊、月刊和不定期發行刊等。期刊類資料涵蓋氣象知識、氣象通報、天氣概况、氣象科技、氣象消息和通訊專欄等内容,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直觀地反映着現實社會的思想動態和輿論焦點。這些期刊一方面宣傳、報導和討論氣象科研教學實踐活動,對研究理論、方法和課程設置等進行探討;另一方面對中國氣象教育和氣象知識進行普及和評論,“以期灌輸氣象常識於國人心目中,使對於此項事業,有相當之注意,以爲發展之基礎”。本書選編的期刊資料以數據和表格資料爲主,以補充完善圖書類氣象數據資料在區域和時間上的不足。
(三)單篇文章類,即氣象學專家或相關工作人員發表的單篇文章。他們從中國歷史氣候沿革、現實氣候發展、中國氣象教育問題、氣候認知與評價等角度,對氣候的政治功能、經濟功能和社會功能等進行了研究與評價。
《近代環境史資料彙編》系列叢書的整理,使筆者團隊成員的環境史思維及視域得到了拓展,深化了團隊成員對近代環境史史料存在形式、類型、内容等方面的認知。
在資料的整理工作中,筆者團隊更加深刻地意識到,環境就存在於每一個人身邊,環境要素存在於每一個熟悉和不熟悉的領域中。因此,筆者團隊所進行的環境史資料的搜集及整理,力避環境史是史學“大籮筐”這樣的誤讀及歧義,力圖將近代環境史相關的資料都能夠納入整理的視野并進行初步分類,呈現環境史學固有的獨特視域及内涵。
同時,筆者團隊也發現,不僅環境各要素之間存在密切聯繫,與之相關的學術研究,也不能截然地以領域、學科完全、絶對地劃分開來。如環境與灾害之間就存在密不可分的聯繫,尤其是二者之間相互轉化、互爲因果的關係,就值得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因此,筆者團隊把灾害環境史資料也一并納入到此次資料彙編的視域中,搜集灾害發生的環境原因及灾害發生後造成的環境影響等内容,這也體現了筆者一直主張、也力圖在具體工作中實踐的“環境灾害”理念。有鑒於此,《近代環境史資料彙編》同時也是正在進行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灾害文化數據庫建設”(批準號:17ZDA158)的階段性成果之一,力圖展現環境與灾害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
五、餘論
衆所周知,史料是史學存在及發展的靈魂,離開了史料,一切歷史研究都將成爲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環境史作爲歷史學領域最具生命力的分支學科之一,在其學科體系的構建及完善中,環境史史料學成爲其中最重要、也是亟待建構的基礎領域。環境史學建立於傳統史學基礎上,却又在研究視域、方法、理論等方面突破了傳統史學的框架及範式,具有了既普遍又特殊的特點及視域,故環境史史料學在具備傳統史料學特點及基本理論、基本方法的同時,也具有跨學科研究所獨具的特點。
筆者所做的努力及嘗試,旨在促進環境史史料的研究和中國環境史學科的建設及深入發展,爲中國環境史史料學的建構貢獻一點力量。中國環境史史料是環境史學中一個最爲基礎的領域,綜合性及延展性較强,尤其是筆者一直關注的圖像、口述、實物三類史料中的環境史資料信息,自然科學研究的實驗結果及數據,以及影音資料等環境數字史料等,都涉及多學科交叉和合作,非某一斷代或某一套書的史料彙編所能承擔及完成。希望本資料彙編的出版,能爲中國環境史史料學的建立和發展,爲中國環境史學在基礎理論、基本問題及具體研究實踐中的深入、系統發展貢獻綿薄之力,使環境史尤其是區域環境史研究建立在切實可行、可靠的基礎上。
總之,要做好環境史研究,應該熟悉和掌握不同歷史階段環境史史料的特點,在區域或斷代的視角下搜集整理史料;并根據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區域、不同史籍中的環境史史料的不同特點,深入發掘及分析其中的環境史信息,從而構建起一門完整的、真正意義上的環境史學科。唯如此,環境史的研究纔更具有客觀、可信的基礎,纔更貼近歷史的真實面貌。鑒於此,近代環境史史料彙編的出版工作,就有了來自學科基礎及發展需求的推動力。
中國近代環境史史料在整理及出版的諸多環節中,始終得到國家圖書館與國家圖書館出版社的大力支持,謹致謝意!尤其感謝國家圖書館民國時期文獻保護工作辦公室韓華研究員對項目的大力支持與寶貴建議!特别感謝國家圖書館出版社李强主任、責任編輯孟穎佼博士的積極推進。因作者水準的限制,本次影印出版難免存在一些問題,不足之處敬請方家批評指正。
周瓊
二〇二二年三月
滑动查看全部内容
编辑说明
《近代環境史資料彙編》(全六十册)於二〇二二年十二月出版,輯録了關於氣候環境史的部分圖書和期刊。本次影印出版的《近代氣候環境報刊資料選編》(全十册)收録了從大約二百種期刊、報紙中析出的氣候環境史方面的單篇文章。這些資料原是《近代環境史資料彙編》出版規劃中的一部分,考慮到專題析出文獻整理、編排的特點,同時爲了更好地體現文獻專題整理的價值,便於讀者使用,特將這部分析出文獻單獨成書。
關於本書的編排,有以下幾點需要説明:
一、本書按照文獻的内容主題對其進行了系統的整理和分類,分爲以下二十五類:氣象氣候綜論、中國氣候概况、氣候要素、氣象灾害、天氣諺語、觀測與預報、氣象事業、氣候與天文、氣候與地理、氣候與水文、氣候與歷史、氣候與文化、氣候與生物、氣候與動物、氣候與人體健康、氣候與人類、氣候與社會、氣候與生活、氣候與攝影、氣候與農林業、氣候與工商業、氣候與軍事、氣候與航空、中國區域氣候、國外氣候。其中,“氣候要素”一類包括日照、平流層、大氣、風、雲、霧、霜、雨、雪、虹、電氣與氣空這些要素的資料;“中國區域氣候”一類包括綜合類與北京、山西、江蘇、浙江、山東、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西藏、山西、甘肅、新疆、臺灣十五個地區的相關資料。
二、本書所收文獻在每一分類下原則上根據出版年份的先後順序排列,同時兼顧期刊、報紙和具體内容的一致性,盡量保證連續性、系列性文章集中排列。
三、本書所收文獻的題名基本上遵循原文照録的原則。爲便於理解和查找,對於一些部分析出或連續性的文章,結合原題進行了題名調整;一些提要、書評、抄録等類型的文章,根據文章類型重擬題名。
四、本書收録了一些當時學者對相關外文文獻的翻譯和介紹,這些資料的原著作者或其國籍不確定者未注明。
五、本書所收録的文獻存在缺頁、殘頁的情况,一些連續性、系列性文章存在缺期的情况,對此,雖盡力查找補配,仍未能補全;本書對頁面字迹漫漶不清處進行了技術處理,但仍有一些頁面影印效果欠佳。以上情况懇請讀者諒解。
氣象學專家或相關工作人員發表的這些文章從氣候要素和相關理論、中國歷史氣候沿革、現實氣象事業發展等角度,對氣候的政治功能、經濟功能和社會功能等進行了研究與評價。這些資料具有較强的專業性和系統性,還包含了大量真實可信的觀測數據,能夠爲氣候環境史、氣象科技史等學科的研究與發展提供資料支撑,體現了環境史與多學科交叉的學術特點,是對之前出版成果的有力補充。我們衷心希望本書的出版能對學界有所裨益、對現實有所資鑒。
本書是“革命文獻與民國時期文獻保護計劃”項目的重要成果,在編纂過程中得到國家圖書館及國家圖書館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誠摯的謝意。由於時間倉促、水平有限,本書在整理過程中難免有錯漏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二〇二四年十月
内页欣赏
左右滑动查看内页
总目录
第一册
氣象氣候綜論
實用氣象學(一)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五年第一卷第一期一
實用氣象學(二)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五年第一卷第二期二一
實用氣象學(三)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五年第一卷第三期四三
實用氣象學(四)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五年第一卷第四期五九
實用氣象學(五)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五年第一卷第五期七五
實用氣象學(六)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五年第一卷第六期九一
實用氣象學(七)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六年第一卷第七期一〇七
實用氣象學(八)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六年第一卷第八期一二三
論空中水汽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七年第三卷第二期一四三
氣象學講義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二一年第六卷第一〇期一四七
氣候變更説述要 胡焕庸著 摘自《地理雜志》一九二九年第二卷第五期一九五
氣候變化的原因 張杰萱著 摘自《女師季刊(天津)》一九二九年第二期二〇五
可氏動力氣象學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一九三四年第一八卷第二期二〇七
近代氣象學之縱剖面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一九三四年第一八卷第七期二〇八
風暴雷雨一例之三度觀察(本年五月十五至十七日)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四年第三卷第八期二一三
《大氣中之臭氧與氣象》提要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四年第三卷第九期二一四
評楊鍾健著氣象學綱要 李良騏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五年第四卷第二期二一七
風雨雷電露霜雹雪等怎樣發生 胡焕庸著 摘自《小學與社會》一九三五年第一卷第四八期二二四
近代的氣象學 吕炯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五年第四卷第六期二二六
小氣候學大綱 吕炯演講,許鑒明記 摘自《科學》一九三五年第一九卷第三期二三一
柯本氏世界氣候分類法大要 胡焕庸講,李旭旦述 摘自《地理雜志》一九三五年第八卷第一、二期二五一
洛氏屬性曲綫之缺點及其補充 朱炳海著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六年第一二卷第七期二五九
天氣演變之因素(與中學教師談天氣之一) 朱炳海著 摘自《地理教育》一九三六年第一卷第八期二六七
氣象淺説(二十六年六月十三、十四、十六、十八日講) 竺可楨著 摘自《播音教育月刊》一九三七年第一卷第一〇期二七四
氣候淺説(上) 朱炳海著 摘自《青年月刊(南京)》一九四〇年第九卷第五期二八四
氣候淺説(下) 朱炳海著 摘自《青年月刊(南京)》一九四〇年第九卷第六期二八六
氣象學研究法 涂長望著 摘自《地理學研究法》一九四〇年第一期二八九
其他天氣擾動 夷微著 摘自《科學畫報》一九四一年第八卷第一期三三六
天氣怎樣變化 魏元恒著 摘自《青年空軍》一九四四年第七卷第一、二期三四二
近來氣候是否反常? 涂長望著 摘自《學識》一九四七年第一卷第一期三四八
韓丁頓的氣候變化説 摘自《西北論壇》一九四七年第一卷第三期三五一
氣象學與氣象系 涂長望著 摘自《學識》一九四七年第一卷第五、六期三五二
微塵的恩惠 朱炳海著 摘自《新學生》一九四七年第二卷第六期三五六
讀《氣象學概要》 白鵬著 摘自《圖書月刊》一九四七年第二卷第一一、一二期三六一
《氣壓場活動中心之形成與水準力管場之關係》提要 趙九章著 摘自《科學》一九四七年第二九卷第一一期三六三
《北半球南北環流强度之研究》提要 趙九章、高由禧著 摘自《科學》一九四七年第二九卷第一一期三六四
《北半球太平洋濤動與大西洋濤動中環流强度之關係》提要 趙九章、陶詩言等著 摘自《科學》一九四七年第二九卷第一一期三六五
《從降水相對係數得到的幾點事實》提要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一九四九年第三一卷第二期三六七
《帶狀大氣環流之安定度》提要 趙九章著 摘自《科學》一九四九年第三一卷第二期三六七
中國氣候概况
近十年中國之氣候 蔣丙然著 摘自《中國氣象學會會刊》一九二八年第四期三六九
中國四季之分配 張寶堃著 摘自《地理學報》一九三四年創刊號三八五
六月份全國天氣概况 朱炳海著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五年第一一卷第一期四〇三
中國氣候之要素(一) 竺可楨、盧鋈著 摘自《地理學報》一九三五年第二卷第一期四〇六
中國氣候之要素(二) 竺可楨、盧鋈著 摘自《地理學報》一九三五年第二卷第二期四一五
造成中國氣候的主因 李良騏著 摘自《地理雜志》一九三五年第八卷第三期四四六
民國二十五年一月份中國天氣概况、民國二十五年二月份中國天氣概况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六年第五卷第二、三期四五〇
民國二十五年三月份中國天氣概况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六年第五卷第四期四五五
民國二十五年四月份中國天氣概况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六年第五卷第五期四五八
民國二十五年五月份中國天氣概况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六年第五卷第六期四六一
民國二十五年六月份中國天氣概况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六年第五卷第七期四六四
民國二十五年七月份中國天氣概况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六年第五卷第八期四六八
中國氣候之要素(節録) 竺可楨著,盧鋈譯 摘自《申報年鑒》一九三六年年刊四七一
氣象學論文提要 摘自《學術彙刊》一九四二年第一卷第一期五〇一
中國氣象學會論文提要 摘自《讀書通訊》一九四三年第七九、八〇期五〇三
中國地理學會論文提要 摘自《讀書通訊》一九四三年第七九、八〇期五一〇
第二册
氣候要素·日照
各緯度日照時數計算法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五年第一卷第六期一
二童争日解 竺可楨著 摘自《東方雜志》一九二〇年第一七卷第一三期三
論地内温度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五年第一卷第二期九
四季之區分法與温度之關係 〔日〕平山信原著,王應偉譯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七年第二卷第九期一五
空氣温度與土壤温度之比較 沈思璵譯 摘自《地理雜志》一九三〇年第三卷第一期二一
大氣温度淺説 朱炳海、楊昌業著 摘自《科學》一九三一年第一五卷第七期二七
中國各地每候平均温度最低時期與節氣時令對照表 摘自《地理學報》一九三四年創刊號五五
中國之温度 竺可楨著 摘自《地理教育》一九三六年第一卷第三期五七
中國各地温度逐候平均之年變化 吕炯著 摘自《地理學報》一九三八年第五卷第一期六一
近地面温度之研究 吕炯、朱崗崐著 摘自《氣象學報》一九四三年第一七卷第一—四期八五
自由大氣中之温度梯度與風力之高度變化 郭曉嵐著 摘自《氣象學報》一九四四年第一八卷第一—四期九五
大氣之夜間輻射與地面温度之變化 郭曉嵐著 摘自《氣象學報》一九四七年第一九卷第一—四期九八
氣候要素·平流層
同温層與地上氣候變化之聯繫 胡信著 摘自《空軍》一九三五年第一二九期一〇四
平流層對於天氣之影響 〔奥〕HVFicket原著,吕炯譯述 摘自《軍識選輯》一九三六年第一卷第二期一〇六
平流層與天氣 吕炯著 摘自《科學》一九三六年第二〇卷第三期一一七
中國高空氣候的初步檢討 涂長望著 摘自《地理學報》一九四〇年第七卷第一期一二五
平流層操縱説 吕炯著 摘自《學術彙刊》一九四二年第一卷第一期一四六
氣候要素·大氣
大氣運行(一)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五年第一卷第一期一五八
大氣運行(三)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五年第一卷第三期一六四
大氣運行(四)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五年第一卷第四期一七〇
大氣運行(五)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五年第一卷第五期一七六
大氣運行(六)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五年第一卷第六期一八二
大氣運行(七)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六年第一卷第七期一八八
大氣運行(八)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六年第一卷第八期一九四
大氣運行(九)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六年第一卷第九期二〇〇
大氣運行(十)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六年第一卷第一一期二〇四
大氣運行(十一)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六年第一卷第一二期二〇八
大氣運行(十二)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六年第二卷第二期二一四
大氣運行(十三)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六年第二卷第三期二一八
最新之氣壓單位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七年第二卷第八期二二四
論氣海之重量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九年第五卷第二期二三〇
中國氣流之運行 竺可楨著,鄭子政譯 摘自《地理雜志》一九三三年第六卷第一一期二三八
大氣(一) 李良騏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四年第三卷第九期二五三
大氣(二) 李良騏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四年第三卷第一〇期二六二
氣團分析用之熱力學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一九三四年第一八卷第一期二七七
分析氣團以論天氣變化(一) 朱炳海著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五年第一一卷第一期二八〇
分析氣團以論天氣變化(二) 朱炳海著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五年第一一卷第三期二八九
分析氣團以論天氣變化(三) 朱炳海著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五年第一一卷第四期二九三
大氣的壓力(上):大氣之三 李良騏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五年第四卷第三期二九八
大氣的壓力(下):大氣之四 李良騏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五年第四卷第四期三〇七
空氣 李良騏著 摘自《廣播周報》一九三五年第三三期三二〇
我國低氣壓的成因與來源 涂長望著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六年第一二卷第二期三二三
大氣運行與世界氣温之關係 涂長望著,許延煦統計 摘自《地理學報》一九三六年第三卷第四期三三六
大氣運行與世界雨量之關係 涂長望著,許延煦統計 摘自《地理學報》一九三七年第四卷第一期三七一
中國氣流與面之初步探討涂長望著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七年第一三卷第六期三八三
中國之氣團 涂長望著,盧鋈譯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八年第一四卷第五期四〇〇
氣團分析與天氣範式 涂長望著 摘自《史地雜志》一九四〇年第一卷第三期四四四
中國冬季長江類氣旋的幾點特性 朱炳海著 摘自《氣象學報》一九四四年第一八卷第一—四期四七六
近十年來氣旋學説之進展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四八年第一七卷第六期四八一
氣候要素·風
驟風通例(一)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六年第一卷第一〇期四八六
驟風通例(二)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六年第一卷第一一期四九二
論旋風之高度(一)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八年第四卷第二期四九六
論旋風之高度(二)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八年第四卷第三期五〇〇
論旋風之高度(三)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九年第四卷第七期五〇四
反旋風突變旋風(一八八九年十二月六日)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二一年第七卷第三期五一二
説風 竺可楨著 摘自《科學》一九一七年第三卷第三期五二二
説颶風 竺可楨著 摘自《科學》一九二二年第七卷第九期五三九
風暴成因之新學説 竺可楨著 摘自《科學》一九二六年第一一卷第四期五五一
風與氣壓之關係 朱炳海著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七年第一三卷第一二期五六五
颱風與中國之天氣 黄仕松著 摘自《氣象學報》一九四四年第一八卷第一—四期五七五
颱風的來龍去脉 白鵬著 摘自《氣象通訊》一九四八年第三卷第七期五八六
第三册
氣候要素·雲
雲之觀測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六年第二卷第六期一
國際雲圖節略序 竺可楨著 摘自《國風(南京)》一九三二年第六期七
説雲(民國二十一年十一月十八日下午四時一刻在中央黨部廣播無綫電臺講演) 竺可楨講演,汪桐記 摘自《國風(南京)》一九三二年第一〇期一〇
雲 李良騏著 摘自《清華周刊》一九三三年第四〇卷第七、八期一五
氣候要素·霧
民國二十年十二月八日長江流域之大霧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一九三二年第一六卷第一一期三八
空港霧患的消除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與技術》一九四三年第一卷第二期四五
霧滴和人工消霧法 朱炳海著 摘自《廣播周報》一九四七年復二六期四九
氣候要素·霜
霜 李良騏著 摘自《科學》一九三五年第一九卷第一二期五二
中國之霜期 陳正祥著 摘自《國立中央大學理科研究所地理學部專刊》一九四五年第七期七二
氣候要素·雨
中國之雨量及風暴説 竺可楨著 摘自《科學》一九一六年第二卷第二期八七
雨之預測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六年第二卷第二期一〇〇
雷雨 吕炯著 摘自《科學》一九三〇年第一四卷第七期一〇六
東南季風與中國之雨量 竺可楨著 摘自《地理學報》一九三四年創刊號一四八
颮綫雷雨一例之三度觀察(民國二十三年五月十五日至十七日) 朱炳海著 摘自《地理學報》一九三四年第一卷第二期一七五
去年三月間一次大風雨之來踪去迹 朱炳海著 摘自《地理雜志》一九三五年第八卷第三期一八三
山地之雨量 朱炳海著 摘自《地理雜志》一九三五年第八卷第七、八期一九二
中國雨量區域的分類(中英文對照) 涂長望著,李良騏譯 摘自《國立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集刊》一九三五年第五期一九九
東南沿岸島上雨量稀少主因之探索 李良騏著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五年第一一卷第六期二四〇
中國之雨量 竺可楨著 摘自《地理教育》一九三六年創刊號二五〇
中國之雨量與世界天氣 涂長望著,徐寶箴譯 摘自《地理學報》一九三六年第三卷第二期二五四
中國沿海諸島之雨量 吕炯著,童承康譯 摘自《科學》一九三七年第二一卷第八期二七二
雨量與温度之圖解 摘自《中國地理研究所地理專刊》一九四四年第二期二七九
從降水相對係數觀察到的幾點事實 朱炳海著 摘自《氣象學報》一九四九年第二〇卷第一—四期二八〇
氣候要素·雪
冰天雪地(二月十四日在中央廣播電臺演講)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六年第五卷第二、三期二八三
爐邊談雪 朱炳海著 摘自《廣播周報》一九四七年復二九期二八七
氣候要素·虹
説暈(一)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五年第一卷第一期二八九
説暈(二)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五年第一卷第五期二九七
成虹淺説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七年第三卷第五期三〇七
虹之説明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二〇年第五卷第七期三一三
氣候要素·電氣與氣空
電氣與氣空(一)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六年第一卷第一二期三一九
電氣與氣空(二)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六年第二卷第一期三二五
電氣與氣空(三)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六年第二卷第四期三三一
電氣與氣空(四)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七年第二卷第九期三三五
説氣空之形體及其廣袤(一)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八年第三卷第七期三四〇
説氣空之形體及其廣袤(二)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八年第三卷第八期三四六
説氣空之形體及其廣袤(三)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八年第三卷第九期三四八
氣空之過去及未來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九年第四卷第九期三五四
大氣電象 〔美〕密爾亨著,吕炯譯 摘自《科學》一九二七年第一二卷第七期三六四
氣象灾害
豫防風水注重氣象説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七年第三卷第五期三八七
火山爆發與全球氣候 摘自《科學》一九二九年第一四卷第一期三八九
二十三年三月十九至二十二日之寒潮 朱炳海著 摘自《氣象月刊》一九三四年第七卷第三期三九一
今夏天灾之成因(八月三十一日在中央廣播電臺講演)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四年第三卷第八期四〇五
我國的水灾可以避免嗎? 涂長望著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五年第一一卷第三期四一〇
關於我國水旱灾預防方法之商榷 涂長望著 摘自《申報月刊》一九三五年第四卷第九期四一七
冬寒是否爲水灾之預兆 竺可楨著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六年第一二卷第四期四二四
寒冬是否爲水灾之預兆 竺可楨著 摘自《科學畫報》一九三六年第三卷第一八期四二九
東亞活動中心與我國水旱灾的關係 涂長望著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六年第一二卷第一一期四三一
二十五年六月十三日夜十時十二分天津郭姓雷灾之探討 吴樹德著 摘自《華北水利月刊》一九三六年第九卷第九、一〇期四五一
霜害及其預防 郭曉嵐著 摘自《氣象學報》一九四一年第一五卷第三、四期四五二
氣候變化失常,瘟疫瘴癘成灾 摘自《衛生月報(重慶)》一九四七年第一期四五九
天氣諺語
天氣歌諺解(一)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三年第二卷第一期四六〇
天氣歌諺解(二)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三年第二卷第三期四六一
天氣歌諺解(三)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三年第二卷第四期四六五
天氣歌諺解(四)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三年第二卷第五期四六九
天氣歌諺解(五)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三年第二卷第七期四七八
天氣歌諺解(六)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三年第二卷第八期四八〇
天氣歌諺解(七)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三年第二卷第九期四八二
天氣歌解諺(八)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三年第二卷第一〇期四八六
天氣歌諺解(十)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四年第三卷第八期四九〇
天氣歌諺解(十一)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四年第三卷第九期四九四
天氣歌諺解(十二)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四年第三卷第一〇期四九八
天氣歌諺解(十三)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五年第四卷第一期五〇〇
天氣歌諺解(十四)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五年第四卷第二期五〇三
天氣諺俚解(十五)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五年第四卷第三期五〇六
天氣諺俚解(十六)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五年第四卷第四期五一一
天氣諺俚解(十七)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五年第四卷第五期五一五
天氣諺俚解(十八)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五年第四卷第六期五一七
天氣諺俚解(十九)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五年第四卷第七期五二〇
天氣諺俚解(二十)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五年第四卷第八期五二三
天氣諺俚解(二十一)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五年第四卷第一〇期五二五
天氣諺俚解(二十二)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五年第四卷第一一期五二八
天氣諺俚解(二十三)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五年第四卷第一二期五三〇
天氣諺俚解(二十四)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六年第五卷第一期五三四
農村俗諺與天氣推測 楨著 摘自《廣西大學周刊》一九三三年第四卷第一六期五三六
中國天氣俗諺分類集注 吴樹德著 摘自《華北水利月刊》一九三四年第七卷第一、二期五三九
評中國天氣俚諺 朱炳海著 摘自《氣象學報》一九四一年第一五卷第三、四期五五一
俚諺與天氣 劉永新著 摘自《公教白話報》一九四四年第二七卷第二一、二二期五五七
諺語的預告和科學的預告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四四年第一三卷第一期五五八
第四册
觀測與預報
天時預報常識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七年第三卷第六期一
塔白氣象臺探空之組織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八年第三卷第一〇期三
預測天氣法 沈振基著 摘自《少年(上海一九一一)》一九一八年第八卷第六期七
天氣預測篇(一) 〔美〕密爾哈氏著,倪徵暘譯 摘自《農商公報》一九二〇年第六卷第六六期一〇
天氣預測篇(二) 〔美〕密爾哈氏著,倪徵暘譯 摘自《農商公報》第六七期一七
天氣預測篇(三) 〔美〕密爾哈氏著,倪徵暘譯 摘自《農商公報》第八〇期二九
最新之探空法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一九年第五卷第四期四〇
探空法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二一年第七卷第一期四四
天氣預告法述要 胡焕庸著 摘自《地理雜志》一九三〇年第三卷第一期四八
高空之探測 竺可楨著 摘自《申報月刊》一九三三年第二卷第二期五八
天氣豫知法 摘自《飛報》一九三三年第二一二期六八
天氣預告之方法 劉治華講 摘自《無綫電》一九三四年第一卷第二期七六
天氣觀察法 王世宇著 摘自《水警旬刊》一九三五年第一九期八一
長期天氣預告的物理基礎 涂長望著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六年第一二卷第一〇期八七
天氣預告之成敗 朱炳海著 摘自《廣播周報》一九三六年第八三期一〇二
關於每個月的天氣報告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世界(南京)》一九三六年第五卷第一期一〇七
科學研究社發明晴雨測驗花 摘自《康健世界》一九三六年第六期一〇八
天氣圖的意義(與中學教師談天氣之二) 朱炳海著 摘自《地理教育》一九三七年第二卷第六期一〇九
理論氣象學之研究與天氣預報 趙九章著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七年第一三卷第一〇期一一二
天氣豫測淺説 李芸培著 摘自《農業進步》一九三七年第五卷第六期一二九
關於天氣預報問題 么枕生著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八年第一四卷第三期一三二
天氣預告的回顧與前瞻 吕炯著 摘自《科學》一九四〇年第二四卷第一二期一三七
天氣觀測和它的意義 〔英〕DBrunt著,夷微編譯 摘自《科學畫報》一九四〇年第七卷第四期一四〇
近年天氣分析之進展與天氣預告研究之趨嚮 鄭子政著 摘自《天氣》一九四一年第二期一四六
天氣預報概觀 〔日〕高橋浩一郎著,尤崇寬譯 摘自《天氣》一九四二年第三期一五〇
相天和測天(上) 朱炳海著 摘自《青年與科學》一九四四年第一卷第三期一六六
相天與測天(下) 朱炳海著 摘自《青年與科學》一九四四年第一卷第四期一七一
丕德森著《天氣分析與預告》提要 朱炳海著 摘自《民主與科學》一九四五年第一卷第三期一七七
氣象事業
觀測氣候爲我國當今急務論(一) 鍾桃著 摘自《廣東農林月報》一九一七年第一卷第一一期一八三
觀測氣候爲我國當今急務論(二) 鍾桃著 摘自《廣東農林月報》一九一七年第一卷第一二期一八七
陸家濱磁力臺參觀記(一)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二〇年第五卷第一一期一九二
陸家濱磁力臺參觀記(二)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二〇年第五卷第一二期二〇六
擴充全國氣象測候所計劃書 蔣丙然著 摘自《觀象叢報》一九二〇年第六卷第三期二一四
氣象學發達之歷史 竺可楨著 摘自《科學》一九二〇年第五卷第三期二一八
論我國應多設氣象臺 竺可楨著 摘自《東方雜志》一九二一年第一八卷第一五期二二二
全國設立氣象測候所計劃書 竺可楨著 摘自《中國氣象學會會刊》一九二八年第四期二二八
近年氣象學進步概况 竺可楨著 摘自《科學》一九三〇年第一四卷第六期二三二
中國氣象事業之現狀 朱炳海著 摘自《地理雜志》一九三三年第六卷第一一期二三八
中國之氣象事業 朱炳海著 摘自《科學的中國》一九三三年第二卷第二期二四六
世界與中國氣象事業之概觀 朱允明著 摘自《山東省建設月刊》一九三三年第三卷第一〇期二五二
除掉科學進步的障礙 蔣丙然著 摘自《科學畫報》一九三四年第一卷第一九期二六〇
科學研究的精神(本文係民國廿二年十一月六日在南京中央大學大禮堂演講稿)竺可楨著 摘自《科學》一九三四年第一八卷第一期二六一
十年來氣象學之進步 竺可楨著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五年第一一卷第一期二六五
二十年來中國氣象學之進展 吕炯著 摘自《科學》一九三五年第一九卷第一〇期二七一
二十年來中國氣象事業概况 蔣丙然著 摘自《科學》一九三六年第一二卷第八期二七八
近年中國氣象學之成績 吕炯著 摘自《地理雜志》一九三六年第九卷第一期二九八
近年中國氣象學之成績 張其昀著 摘自《地理雜志》一九三六年第九卷第一期三〇三
民國念六年一月香港遠東氣象會議紀事 竺可楨著 摘自《氣象雜志》一九三七年第一三卷第三期三一四
氣象建設之重要性與增設甘肅省氣象所之芻議 李式金、朱允明著 摘自《甘肅科學教育館學報》一九三九年創刊號三二四
中國氣象學之進展及今後之動嚮 吕炯著 摘自《教與學》一九三九年第三卷第一一期三三六
西北首創之甘肅省立蘭州氣象測候所 朱允明著 摘自《服務(重慶)》一九四〇年第二卷第六期三四〇
二十年來我國氣象事業之回顧與前瞻 吕炯著 摘自《氣象學報》一九四四年第一八卷第一—四期三四四
科學與世界和平(八月三十日科學社等七團體年會講演稿) 竺可楨著 摘自《中學月刊》一九四七年第六期三四六
中國氣象學會 吕炯著 摘自《科學大衆》一九四八年第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