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贴花马(局部)。
11月29日,游客在乾陵博物馆观赏唐三彩贴花马。
唐三彩贴花马。
唐三彩贴花马
姓名:唐三彩贴花马
等级:国家一级文物
出生时间:唐朝
出土地:唐永泰公主墓
年龄:1300余岁
户籍登记时间:1960年
现住址:乾陵博物馆
本报记者 琚鹏飞 通讯员 黄佳楠
形态各异的唐三彩胡俑或坐于马上,或弹奏乐器,栩栩如生的唐三彩马身姿挺拔、装饰华丽。它们身上多种釉色交织,历经千年依旧鲜艳如新。
11月29日,在乾陵博物馆“梦回大唐·乾陵文物精品展”展区,游客在一排排唐三彩前驻足,不时发出惊叹之声。
“这匹马神气十足,马身上的绿色杏叶形饰品真精致。”一对来自北京的夫妇被展柜里陈列的唐三彩贴花马所吸引。
“这件唐三彩贴花马是唐三彩文物中的珍品,展现了唐代宫廷仪仗队的精气神。”一旁,乾陵博物馆讲解员娓娓道来,“唐三彩贴花马造型生动,展示出了开放包容、雍容大度的盛唐气象和胡汉交融、兼容并蓄的艺术风格。我们可以通过它看出古代匠人巧妙的艺术构思和高超的制作技艺,更好地了解唐朝的政治、文化、艺术风貌。”
壹 公主墓出土的唐三彩马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在其东南方呈扇形分布着17座陪葬墓。已发掘的5座高等级陪葬墓中出土的文物种类丰富、制作工艺精良、文化内涵丰富。
1960年8月,随着陕西考古工作者的保护性发掘,一座神秘的皇室墓葬——唐永泰公主墓展现在世人面前。
乾陵博物馆社会教育部副主任殷雯介绍,永泰公主李仙蕙,字秾辉,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孙女,也是唐中宗李显的第七个女儿。永泰公主16岁时被封为永泰郡主,17岁时早逝。唐中宗复位后,追封她为永泰公主,并以礼改葬,与驸马都尉武延基合葬于乾陵。
永泰公主墓出土了一大批珍贵的随葬品,有俑和金、银、铜、铁、玉器等各类文物1300余件。其中,唐三彩贴花马是唐三彩文物中的珍品。
“唐三彩贴花马高约70厘米,比其他地区出土的唐三彩马体型要大得多,全身施以黄、白、绿三色釉料,色泽鲜艳夺目。”殷雯说,细腻的形体刻画使马身上的每一块肌肉都栩栩如生,配以雕刻精美的马具装饰,更显华贵。
游客孙嘉怡端详着马匹身上的装饰物说:“每次看到这些精致的文物,我都赞叹古人的智慧。这种对艺术的追求真的很打动人心。”
“永泰公主墓出土的唐三彩文物中,三彩俑数量较多,三彩马仅10件。三彩贴花马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存在。”乾陵博物馆馆长陈玲芝说,这件唐三彩贴花马在出土时受损较为严重,考古工作者对其进行了复杂而精细的修复,每一次拼对、黏合与加固,都是为了恢复文物的原貌,让它重新焕发光彩。
如今,唐三彩贴花马被陈列在乾陵博物馆的醒目位置,游客一进展区大门就可以看到它。
“唐三彩贴花马不仅展示了唐三彩精湛的制作技艺,也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陈玲芝说,由于古人遵循“事死如事生”的丧葬礼仪,故唐三彩贴花马等珍贵文物为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以及宫廷生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贰 精美装饰展现仗马神韵
乾陵拥有丰富的文物遗存,色釉亮丽的唐三彩、雕刻精美的石椁线刻画和绚丽多彩的唐墓壁画被称为“乾陵文物三绝”。
“乾陵陪葬墓出土的唐三彩烧造于唐三彩发展的鼎盛时期,品类丰富、体量较大、色彩绚丽。这件唐三彩贴花马是乾陵陪葬墓出土的具有代表性的唐三彩之一。”殷雯介绍,唐三彩作为唐朝烧制的一种施多色低温釉的陶器,釉面呈现红、绿、蓝、黄、白、赭等颜色,以黄、白、绿三色为主。
从外观来看,唐三彩贴花马立于长方形踏板上,头向左侧微低,双耳前耸,眉骨突起,双目圆睁,头戴辔头,辔上有三个贴花,额前一个,两腮旁各一个。
“其剪鬃缚尾,背置赭鞍绿鞯,马尾赭色,束扎,尾尖上翘,马身整体呈白色,体型高大健劲。”殷雯说,唐三彩贴花马的外形洗练明快,站立的姿势被刻画得惟妙惟肖,显示出马匹的力量感与静态美。唐三彩贴花马比例准确,肌肉线条流畅,展现出马匹雄姿英发的状态。
唐三彩贴花马不仅造型生动逼真,马身上的装饰品也别出心裁,有当卢、障泥、鞍袱、络头和攀胸。殷雯说:“这些装饰品细节处理得极为精巧,展示了匠人的精湛技艺,特别是贴花的应用,增添了丰富的视觉层次与质感。”
“唐三彩贴花马全身用了14件花叶形马饰装配,高贵华美。马身上没有马镫,脖子没有马缰,鞍上铺鞍袱。唐三彩贴花马作为皇室仪仗的代表,承载了特殊的含义,具有很强的象征作用。”殷雯介绍,这些仗马装饰华丽,通常用于朝会、庆典、出巡等活动。
在唐朝,仗马均要精心挑选,体型、毛色等外表特征有一套标准。为了使其能够稳重优雅地参与各种活动,适应各种场合,仗马还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按照唐代制度,它们的待遇相当高。
“在盛大典礼、祭典或是皇家出行时,装饰华丽、姿态威武的仗马不仅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国家昌盛的直观表达。”殷雯说。
叁 尚马之风与唐人生活
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独特的文化印记,马的形象,深刻影响了唐人的艺术创作。
地理环境与对外交往促使马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和战备物资,尤其是在面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时,强大的骑兵队伍是维系唐朝安全的关键。据《新唐书》记载:“马者,国之武备,天去其备,国将危亡。”
“唐三彩贴花马体态丰腴,头小、腿长、臀圆,其原型是典型的西域良马。”殷雯说,唐朝特别注意对马的驯养。盛唐时期,外来马大量流入,品种优良,多为形体矫健的骏马,有70多万匹。
“唐三彩贴花马之所以是馆内精品,除了因为其精美的外表和极少的数量之外,更重要的是它承载了唐代社会的深层文化意义。”陈玲芝说,马在唐代被视为力量与速度的象征,代表着皇权的威严与军队的强大。它出现在重要人物的陵墓中,用以彰显墓主人的身份与地位。
在唐朝,贵族之间盛行养马、赛马,将赛马视为展示个人勇猛与豪迈的方式,拥有良马也是地位的象征。
“尚马之风在唐代墓葬中得以体现。”殷雯说,比如,在乾陵陪葬墓中,除了出土唐三彩马以外,还出土了大量铁马镳、铁马镫、鎏金铜杏叶等马具和马饰,永泰公主墓墓道壁画绘有《胡人备马图》,这些都是很好的实证。
宫廷流行舞马,画家画马,诗人写马……在唐朝,马更是文化艺术创作的热门题材,代表着唐代社会的精神风貌与审美情趣。诗人李白曾吟出“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名句。此外,在唐代社会的经济和日常生活中,马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生产活动、商业活动、交通运输等都离不开马。
“唐人爱马,唐三彩贴花马是唐代马文化的一个缩影。这匹重见天日的三彩马,展现了唐人的热情豪迈和盛唐气象。”陈玲芝说,乾陵博物馆将秉承守正创新的发展理念、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持续做好文物保护管理、陈列展示、馆际交流、文化研究与社会教育等方面的工作,把文物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来源: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