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倪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云南昆明老街,是国内唯一以整个街区作为一个统一地名命名的街区项目。作为昆明城中最后遗留下来的历史街区,这些建筑承载着这座城市太多的记忆与故事。老街的建筑群落中最古老的有近900年历史。有机会到昆明,自然是要挤出时间去看看,不过因为行程安排过于紧凑,只剩下一个晚上的时间可以部分利用。

从建水古城赶回到昆明城里,已经是傍晚快7点钟了。为了到昆明老街看看,直接按照导航来到了正义坊购物中心南馆地下停车场,没有想到坐电梯上来便直接来到了昆明老街中心地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昆明老街·钱王街的示意图和介绍,让自己对身处的街区肃然起敬,昆明老街是昆明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组成部分,占地面积约200亩。由民清时期的街巷肌理和建筑风貌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民居聚落、抗战胜利堂(原云贵总督府)和文庙,共同构成其“街”“堂”“庙”的格局。

昆明老街在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都有独特而丰富的特色与内涵,街区内历史建筑众多,人文荟萃,商贸繁华。钱王街位于昆明老街内,因晚清云南金融业和民族工业的创始者王炽(人称"钱王")在此开设"同庆丰"票号而得名。街全长约四百米,连接小银柜巷、大银柜巷、居仁巷、曙光巷,“马家大院”“福春恒商号”“傅氏宅院”等文物保护单位均坐落于此。

作为曾经入选云南第一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的昆明老街早已被各种灯光萦绕,街上人气也不错,来来往往的人群各自向着自己的目的地在快速行走,各类特色商铺、路边摊,还有建筑物交织在一起,不时有人停留购物、拍照、品尝美食。我们一家人只是过来看看,非常随意在老街上溜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昆明主题的宣传墙挺有特点,散落在老街的大街小巷,虽然没有精确统计,但至少也有不下五六处被手机拍照留了下来。“昆明,云南浪漫分你一半”“昆明:乐在昆明,景星花街” “春城:开满了鲜花治愈你的自发”…… 看着设计精美图文结合的文化墙让人过目难忘,自己打心里对昆明更加印象深刻。第一次到昆明那是2008年,至今已经过去16年了,当年参观过云南陆军讲武堂等几个景点,至今还挥之不去。

沿途挺热闹,叫买叫卖商家忙个不停……一边拍照、一边溜达。不知不觉已经转过好几个街区,悠扬的舞曲,从不远处传来。走近一看,广场上男男女女10多人,跳起了欢快的民族舞,吸引不少游人驻足欣赏。距离广场不到100米,便是昆明打卡地酒杯楼及云南抗战胜利纪念堂。

酒杯楼,也被称为‌纸片楼、对月楼,它是一座建于1946年的法式历史建筑,现在已改造为一家酒店,底下是商铺。弯曲弧形的楼体,黄色的墙面,造型独特,吸引很多游人慕名前来拍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月楼的身后是云南抗战胜利纪念堂,也有人认为对月楼形似2 个酒杯,坐落在抗日纪念堂两侧,是专为抗日纪念堂而设计,是配套建筑。抗战胜利纪念堂原为清代云贵总督署所在地,是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结构严谨,是云南标志性历史纪念建筑,2006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资料介绍,昆明老街的历史可追溯到大理国时代,经元、明、清、民国、新中国建立。现今尚存的昆明老街的格局,就是从清代康熙年间云贵总督在此建署而逐步开始形成的,昆明老街的建筑,主要反映了民国时期的历史风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新园创于1906年,是昆明一家具有百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米线店,如今云南米线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新园光华店就在广场的附近。抬头望去,显著的位置和店文化展示,不用抱侥幸心理估计也应该是客流爆满。走到一看果然如此,不要说吃米线需要排队,就连提前下单买米线也排起了长队,一楼和外面的座位一个不剩,我们只好在二楼耐心等待。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点的镇店特色米线送上桌,按照提示步骤操作,细细品味,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11月12日,昆明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官网发布了“五华区景星花鸟珠宝世界外立面修缮项目规划设计修改方案批前公示”,我们去的时候外墙已经搭设脚手架和绿网。

夜幕下,昆明老街格外灯火璀璨,非常适合溜达、品尝美食、看表演。考虑到第二天,还要长途驾车去元谋参观土林风采,虽有太多的念念不舍,但是一家人还是毅然决然的决定抓紧时间回到宾馆休整。游览昆明老街的不尽兴,留给下一次再游昆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作者简介:倪玉,笔名海无边、一言、宁浦、王玉,系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自主择业军官,自由撰稿人,现任大连星海会展商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年军旅,3次荣立三等功。曾任中国军事写作协会会员,《中国贸易报》《消费日报》《中国海洋报》《中华建筑报》《海军杂志》等多家报纸及杂志记者、特约记者、特约撰稿人,著书及参编教材累计32部,发表新闻作品、文学作品、评论作品1000余篇,获各类征文奖近100项。从事会展业20年,撰写各类策划案、相关材料及发表推文超1000余篇(份)。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