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的市民可能已经发现,阜新一职专、二职专、三职专等一系列中等职业学校大门前,挂了几十年的熟悉标牌悄然摘下,走进了历史。

革故,鼎新。阜新市以撤销、合并等方式整合14所职业院校教育资源,构建起“1+1+2+2+1”即1所阜新高专、1所市属中职学校、2所县级职教中心、2所体育类中职学校、1所民办中职学校的阜新职业教育发展新格局,开启新的远征。

去年以来,阜新市深层聚焦、深入谋划、深度推进优化调整职业教育布局结构改革——全国第一批职业中学诞生的地方,成为领跑职业教育改革的旗手。

新气象

今秋开学,阜新职业教育站上新起点,各所职业院校站上新起点,一批新生同样站上新起点。

“选对专业,就奠定了跑赢人生的基础!”入学日,阜新高等专科学校康复技术专业报到台前,来自天南地北的女生们青春飞扬,畅谈着学业与未来,“面向人口老龄化社会,咱们抢到了就业先机。”

改革的成果,在入口端尽显。今年,阜新高专生源质量显著提高,单招录取计划1509名,报名2325人,招生人数、报名人数和招生质量均为历史最好一年。全国高考统招录取信息显示,该校动物医学、畜牧兽医、宠物医疗技术、护理等4个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均在辽宁物理类本科分数线以上,其中动物医学最低403分、畜牧兽医最低394分,录取新生最高分为449分,比本科分数线整整高出81分。该校创新招生方式,增加面试环节,淘汰品行不端等考生22人,确保严进优出。

改革的成果,在出口端初现。加强就业指导、提升创业能力、连办多场校园招聘会,阜新高专多措并举助力毕业生就业创业,今年全校大专毕业生2057人中包括阜新籍毕业生580人,实现就业497人。其中,阜新籍毕业生留阜就业350人,比例达到60%,较去年高出8个百分点;外省市留阜就业毕业生56人。

大变局

40多年前,全国第一批职业中学在阜新诞生。

然而,近年来,我市职业院校办学条件不达标、专业同质化严重、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不匹配、本地中高职贯通培养衔接不到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较弱等问题相继暴露且日渐突出,需积极应对,下功夫破解。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市委统领高位谋划,市政府果敢担当作为,聚焦阜新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工作任务,在全国率先以地级市主动对接国家层面,科学制定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以规划统领优化调整职业教育布局结构改革,解难题、补短板、谋未来,努力探索具有阜新特色的职教发展之路。去年11月,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印发有关方案,阜新职业教育改革拉开大幕。

一子落,满盘活。改革落地,彻底解决了阜新市中职学校“空、散、小、弱”和多头管理、重复建设、资源浪费问题,职业院校办学能力整体提升,提前两年完成省政府确定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达标”计划。改革后,阜新高专高职教育主体地位凸显;5所公办中职学校中,市中职校为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两县职教中心为省级职教中心转型发展示范校,市体校和中国篮协阜新篮校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做强高职、做优中职的阜新职教体系建成。

今春,时任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曾天山来阜调研职业教育工作,认为我市优化调整职业教育布局结构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强支撑

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对于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培育技能人才、服务转型振兴,这是全新亮相的我市职业院校的第一要务。如何把推动阜新经济社会发展这篇大文章做实做好?市教育局与相关部门带领职业院校遍访阜新市园区、企业零距离沟通,围绕“四个优势产业”和企业人才需求,中高职专业一体化设计、统筹推进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市中职校原3校共25个专业缩减为16个,两县职教中心新增7个专业,部分专业与阜新高专实行“3+2”贯通培养,中高职有效衔接,系统提高育人质量,精准对接产业体系。阜新高专新设康复技术等3个专业,重设精细化工专业、制冷专业,融入产业,招生大好。

改革提升了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也增强了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此番改革,促进中高职教育和技工教育融合发展,强化职业院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重法定职责,社会服务功能大幅增强。阜新市顺势出台新规,为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和技能培训提供政策保障。校企联办全省首批乡村振兴学院、行业共同体、产业学院……职业教育创新育人、推动发展亮点频现。

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携手企业共建机器人等产业学院,已是我市职业院校新目标。阜新职业教育,风景这边独好,还将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