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质生产力赋能
助力农业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
12月7日
“科创天府·智汇蓉城”
种业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举行
现场院士开讲、点赞成都
“校园企地”现场签约
100余项科技成果
创新需求现场发布
为推进种业振兴、
加快形成种业发展新质生产力
再添“新动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胡培松,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原中国农科院都市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杨其长, 成都市科学技术局、成都市农业农村局、邛崃市有关负责人以及来自四川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等种业创新团队、相关领域企业共120余人参加活动。
院士现场分享、点赞成都
推动优质水稻项目在蓉落地
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通过科技创新成果的研发、推广与应用,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胡培松以《农业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为题进行分享。
他认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科技创新,从智能化农业机械到生物技术的应用,再到精准农业的实践,科技的每一次进步都在为农业生产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从机械化,到自动化,到数字化,到智能化,现代农业正向大数据驱动、机器人为工具的智慧农业方向发展。面向未来,我国农业科技应该在生物固氮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合成生物学、组学与生物大数据技术等方面不断发力,引领农业科技创新的前沿。”胡培松说道。
“水稻生产人血清白蛋白”“高油脂水稻的油脂含量提升到11.7%”……在分享中,胡培松作为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还介绍了很多具有前沿创新的水稻技术研究。
活动中,胡培松对成都的创新能力也给予了高度评价:“我认为成都的创新能力在中国处于前列。这里有四川农大等高校院所提供丰富的科研资源,各项相关工作都开展得十分出色。”
胡培松还透露,明年将借助成都在农业科技领域的优势,积极开展合作,聚焦科研成果产业化,研究新项目、培育新品种,推动优质水稻项目落地邛崃。
近年来,成都在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服务方面,支持打造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共建国家成都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全市现有1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4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
据统计,5家园区建园以来累计引进科创团队88支,组织实施协同创新重点项目100余项,承担国省市科技项目260余项,建成各类创新创业平台181个,获授权专利4700余件。
校院企地各方现场签约
让科技成果跨越“最后一公里”
多方携手合作,共促校院企地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现场,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成都种业集团、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四川玉香种业有限公司、四川川农牛种业公司、四川荣稻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校院企地科技成果转化签约仪式,各方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共同搭建高校合作平台,加速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
“我们已经聚焦签约项目,进行了详细规划,明年4月开始育苗,5月初机械化插秧,7月左右无人机辅助授粉,整个过程基本实现无人化。例如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田间管理等环节,均借助无人机采集分析数据,精准判断施肥、打药需求。”此次签约方之一,四川荣稻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李平说道。
据李平介绍,四川荣稻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水稻、玉米、油菜新品种研发,尤其在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研发上成果显著。此次签约,公司将运用技术助力川农牛种业生产香糯杂交水稻品种,相关技术已在邛崃开展三年研究,形成一套完备生产流程。
李平还表示,公司已经多次参加市科技局组织的对接活动,作为“老朋友”,他坦言:
“在当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有待提升的大背景下,成果对接活动就像一座桥梁,让农业科技成果得以跨越‘最后一公里’,精准对接市场需求,为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添加更多动力。”
“此次我们是来学习先进技术和交流经验,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成都大美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美种业”)董事长敬树忠介绍说,大美种业是一家以种业为主业,同时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和粮油生产销售的民营企业。
活动现场,大美种业与同行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敬树忠表示参加此次活动不虚此行、收获颇丰:
“成果转化方式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此外,在此次发布的成果清单中,我们对一些蔬菜品种、优势农作物品种特别感兴趣,之后将进行持续跟进和深入了解。”
100余项需求和成果发布
企业现场交流、收获满满
现场还发布了100余项技术需求和成果现场发布。来自四川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研究所、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均进行了成果发布。同时,成都市邛崃天府现代种业园管理委员会也对园区进行了推介并现场发布技术需求。
这其中,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副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副所长刘爽现场展示的一系列蔬菜新品种,其鲜艳色彩与独特形状赢得了与会人员一片赞叹。据刘爽介绍,中心遵循“边建设、边科研、边出成果、边转化、边服务区域经济”的理念,在生物育种、山地农机、农产品加工、生物安全和设施农业领域均有团队建设和成果输出。
“尤其是设施农业方面,由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杨其长研究员团队负责的‘植物工厂’成效显著,其占地仅100平米,却有20层,一年蔬菜产量可达约60吨,相当于30亩地的产量。当前,相关技术已在温江转化落地,开展草莓工厂化种植,生产基地今年年底将封顶,明年正式投入生产,可为成都市民在四季都能持续提供美味优质的新鲜草莓。”
刘爽还透露,中心近期成功引进了4支院士团队,他们将围绕助力四川,特别是成都,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提供新质生产力,例如王汉中院士的富硒油菜品种、胡培松院士的优质水稻品种、蒋剑春院士的农业废弃物高质利用技术以及谯士彦院士的酒糟饲料化技术等,未来将会全力推动成都乃至整个四川省的农业发展。
作为西南地区首个国家级种业园区,成都市邛崃天府现代种业园承担着振兴“川种”的重任。此次,天府现代种业园发布了品种研发、种子存储、智慧管理、加工技术等种业全产业链环节的12个技术需求。
“前期,我们收集了来自企业和园区的多方面需求,这些清单既反映了企业实际需求,也能体现园区的创新发展目标。”成都市邛崃天府现代种业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叶勇介绍说:“我们希望通过构建种源保护、商业化研发和规模化生产推广的全产业链格局,搭建一个多功能平台,促进与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深度融合,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
此次活动为种业企业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合作平台,能够促进资源的合理化利用,推动种业科技成果在园区的转化落地,赋能园区高质量发展。
目前,成都市正在常态化开展“科创天府·智汇蓉城”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而聚焦农业产业发展,也将分级、分类开展精准对接,推动更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出品:成都科技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