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梁君穷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每次读到海子这首诗,我总会想到苏东坡,不论命运如何不公,他总能超然处之,关心粮食和蔬菜,做生活中具体的、幸福的人。

他走到田野上,走进百姓中,去看春秧的长势,去瞧秋麦的收成。甚至,在黄州那块名为“东坡”的土地上,他自己也成为了一个农民,种茶、种菜、种粮食。最后,“东坡”这个词,也由一块普通土地的名称,变成了一个流传千年的文化坐标。今天,我们不妨回归那块土地,从那里长出的粮食中,找寻东坡的精神密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湖北省黄冈市苏东坡纪念馆展示的东坡耕作归来场景。资料图

东坡笔下的农耕场景

苏东坡没有系统的农学著作问世,也没有人将他视为一位农学家,但对于粮食生产的那些事,古代文人中比他更懂行的,也不太多。

东坡年少时便接触过农耕,一辈子热心于农事,还积极推广农具,连元代的《王祯农书》提到或引用东坡的文字都不下十处。

“岁二月,农事始作。四月初吉,谷稚而草壮,耘者毕出……”东坡为家乡所作的《眉州远景楼记》,详细记述了当地水稻种植的过程,特别是对农民在田中除草描写得很细致,如果不是很懂行的人,很难写出这样的文字。

在东坡其他的诗文中,也可见其对水稻生长观察入微。他在给弟弟的诗中写道:“露珠夜上秋禾根”。东坡注解:“夏秋之交,稻方含秀,黄昏月出,露珠起于其根,累累然忽自腾上,若有推之者。或入于茎心,或垂于叶端。稻乃秀实”。这段文字描写了白露时节水稻生长结穗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的麦田。资料图

此外,东坡谪居儋州期间曾写道:“海南秫稻,率三五岁一变,顷岁儋人最重铁脚糯,今岁乃变为马眼糯,草木性理,有不可知者。”这说明当时儋州人经常更换种植的稻谷品种,前几年刚种铁脚糯,忽而又变成了马眼糯。

种稻离不开农具的运用,苏东坡在今湖北时,发现了一种新颖的农具,计划“异日详问其状”,即改天详细了解一下这东西是怎么加速的,以便推广。

东坡所说的农具就是“行泥中极便”的秧马,后来他专门作了《秧马歌》:“春云蒙蒙雨凄凄,春秧欲老翠剡齐。嗟我妇子行水泥,朝分一垅暮千畦。腰如箜篌首啄鸡,筋烦骨殆声酸嘶。我有桐马手自提,头尻轩昂腹胁低。背如覆瓦去角圭,以我两足为四蹄。”

农民弯腰弓背插秧很辛苦,于是古人发明了可在水田中坐骑的秧马。它形似小船,头尾翘起,中间低凹,农夫两腿跨坐于“船背”上如同骑马,在宋代的水田里,有时可以看到数匹秧马同时前进的场景。

吃货东坡眼中的粮食

东坡是名副其实的美食家,无论处于何种境地,他总是认真对待一蔬一菜、一饭一汤。那么,寻常的稻米、麦面,在东坡那里又能做成什么样的美食呢?

如今,在湖北黄州的美食中,有一种东坡留下的特色饭食,名为“二红饭”,东坡曾为此撰文。“今年东坡收大麦二十余石,卖之价甚贱,而粳米适尽,乃课奴婢舂以为饭……今日复令庖人,杂小豆作饭,尤有味。老妻大笑曰:‘此新样二红饭也。’”

在黄州时,东坡一家生活困窘,粳米吃尽,而大麦的售价很低,于是他叫人捣去大麦的皮壳做饭吃,又将大麦与小豆混在一起,做成了“二红饭”。

大麦甘滑味长,小豆味香,二者合而为饭,富有新意。“二红饭”是否好吃,有多好吃,可能要看个人喜好,但东坡用心调制食物,体现了他乐观豁达、随遇而安的心境。

晚年,苏东坡来到海南儋州,也在当地留下了许多美食故事。薯芋曾是海南先民的重要主食种类,东坡曾提到“海南以薯为粮,几米之十六。今岁薯菜不熟,以客舶方至,市有米也”。当时,红薯是海南本地人的主要口粮,薯未成熟时,船舶运来外地的米,市场上才有米卖。

在东坡笔下,用稻米、麦面做成的美食有不少。如东坡在《和子由送将官梁左藏仲通》中写道:“城西忽报故人来,急扫风轩炊麦饭。”麦在北方是常见的粮食种类,麦饭以蒸制手法做成,如今仍是陕西的名小吃。

“甚欲去为汤饼客,惟愁错写弄獐书。”这是东坡在《贺陈述古弟章生子》中所写,其中的“汤饼”是水煮的面食,即古人对面条的一种称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昌江黎族自治县叉河镇排岸村的水稻田。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元才 摄

关心稻麦背后的民生疾苦

东坡是一位美食家,但又不是一个单纯的“吃货”。每每看到粮食,他总能想到背后的民生疾苦。他关心的不仅仅是稻麦,还有稻麦背后辛勤劳作的农民朋友。

寓居儋州时,东坡心忧当地百姓吃不饱饭的问题。他分析认为,海南“以贸香为业”,所产粳米供应不足。同时他又发现,海南岛上有大量荒田待垦,于是他写下六首劝农诗,劝民务农,以改善生活状况。此外,东坡还劝当地百姓打磨农具、清除杂草、开辟荒野,将荒地变成可耕作的良田,适时栽培,做到“春无遗勤,秋有厚冀”。

在海南,东坡还曾写下“茶枪烧后有,麦浪水前空”,小麦耐旱怕涝,“麦浪水前空”便是东坡对眼前麦苗生长前景的担忧,也是对农民生计的忧虑。

其实,这种对农民的情感,在东坡仕途早期就已展露。熙宁五年(1072年),36岁的苏东坡在杭州通判任上。这一年,江南秋雨成灾,粮食歉收,东坡目睹了当地农民遭灾的惨状,于是他写下《吴中田妇叹》,“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霜风来时雨如泻,杷头出菌镰生衣。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青泥!”本来稻谷就熟得迟,结果还来了霜风急雨,导致金黄的稻穗被吹落在了青泥中。

“茅苫一月垅上宿,天晴获稻随车归。汗流肩赪载入市,价贱乞与如糠粞。”在田里没日没夜抢收,把稻谷挑到市场上去卖,汗流浃背,肩膀通红,价格却十分低廉。东坡的这首诗,写出了农民种稻的曲折艰辛,真实感人、饱含深情。

苏东坡以文传世,但在他自己看来,创作再多的名篇佳作,也不如多一些能让百姓远离饥馑的粮食。熙宁九年(1076年),有感于为百姓做得不够多,即将卸任密州知州的东坡在给继任者的信中,愧疚地写道:“秋禾不满眼,宿麦种亦稀。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肤肌。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

“秋禾满眼,宿麦不稀”正是东坡关于粮食生产的美好希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南日报2024年12月9日B02版版面

来源:海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