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者按

家校社协同,共同为儿童青少年创造接受美育的机会和条件,形成融入日常的美育氛围。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陈若葵

近年来,美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2023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首次提出以美育浸润学生、以美育浸润教师、以美育浸润学校三个层面的任务,提出阶段性实施目标,推动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

儿童青少年审美素养的养成,既需要学校教育,也与家庭和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学校在推动美育体系建设方面有哪些举措?家庭和社会如何营造美育氛围,家校社怎样形成合力以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对此,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进行了采访。

沉浸式审美教育

美育是审美教育,即通过培养儿童青少年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之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是对学生的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美育的目的是“润心”,而非把孩子速成为“匠才”,它培养的是孩子的品位、眼光、情趣和修养,丰富其精神生活,使之日后在任何物质条件下都能生活得更有品质、更幸福。

根据《通知》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积极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艺术选修课程和课后服务,帮助学生通过在校学习掌握1~2项艺术专项特长,满足学生兴趣特长发展需要”的要求,各地学校开设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美育课程。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七中学,扎染、黏土、篆刻、服装设计、合唱等课程五花八门,学校每学期增设1至2门美育校本课程,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掌握多项美育技能,同时,将这些课程与传承红色育人根脉结合,走特色美育之路。石家庄市兴安大街小学利用开学礼、入队礼、毕业礼、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文化节等开展主题活动,将美育渗透其中,还将国学经典诵读、戏曲、茶艺、舞龙舞狮、武术、腰鼓等传统文化汇入学校课程,开展课后服务。

如何在美育课程中加强实践环节,杭州西溪艺得美术馆馆长、艺得美育创始人刘颐静认为,《通知》中的关键词是浸润,这个词体现了一种环境感,只有让孩子们真听、真看、真感受,实现美的具身体验,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中央美术学院美育研究院院长宋修见也表示:“美育浸润是一种愉悦的审美情感体验,强调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历史性过程,反对缺乏愉悦审美情感体验的枯燥的知识灌输和单调的技能训练。”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院长张野表示:“艺术是相通的,要引导学生对人类各个门类的艺术形式有通识性的认识,并通过案例式、研究式、沉浸式教学让学生提升整体上的判断力,学会鉴别鉴赏,自觉屏蔽丑的事物,认识美的事物,最终让学生们成为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人。”

谈到培养学生鉴赏力,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李刚举例说:“艺术美育在传授艺术知识,引导艺术鉴赏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对受教育者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改变与浸润。比如贝多芬著名的钢琴奏鸣曲《悲怆》,如果你只听第一乐章,你所理解的贝多芬也许只有悲怆,但如果你能够认真欣赏整首曲目,就能读懂贝多芬的不屈不挠,越挫越勇及乐观与积极的生活态度。”

以美育人,拓宽学科边界

美育不仅仅是让中小学生会唱歌、跳舞,能演戏、画画,广义的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学科之中的。作为德智体美劳五育的重要组成内容,美育与其他四育相互渗透、协同育人。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罗滨提出,在课程体系中建立“大美育”观,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组建艺术社团,开展美育跨学科融合实践。例如,美育与德育相融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传统节日习俗或非遗项目等传统技艺融入德育教育环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加深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陶冶情操,向上向善;美育与语文教育融合,组织学生将课本中的小说、剧本片段编创成课本剧;美育与劳动教育融合,引导学生制作工艺品,学会考虑颜色、比例、大小;美育与体育融合,学跳拉丁舞、艺术体操……另外,艺术教育可以和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通过开设艺术课程、组织艺术活动、建立艺术社团等方式来加强艺术教育。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第二中学艺体中心主任孟艳表示,学校积极探索美育与全学科融合创新路径,力求通过大美育让学生发现学习、生活之美。她建议探索以艺术课程为主体、多学科渗透、多资源整合、多场域衔接、多方式并举的美育教学模式,将美育协同理念切实融入教育全过程。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王珂则建议,设立跨学科美育科研项目,鼓励更多学科积极参与美育研究,梳理现有跨学科美育的实践案例,选取优质案例向社会发布推广。

提升学校美育实践,需要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美育师资队伍。《通知》明确提出实施“教师美育素养提升行动”,要求配齐配好美育教师,强化各学科教师的美育意识和美育素养。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学校负责人都表示,目前美育师资力量不足。对此,孟艳建议,增加师范类学校艺术专业招生计划,成立艺术教育高等专科学校,有计划地培养专业艺术教育师资。

此外,美育课程评价机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不少教育专家认为,目前的美育评价较为注重学生艺术技能的培养和考核,应该更多地注意对学生审美情感、审美判断和创造力的培养与审视。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指标,搭建学生在不同领域和层次上展示美育成果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国美协副主席李象群建议,在美育评价机制中重视过程性评价,引入阶段性评定、作品评定、个人能力展示与评定等多种评价方式,以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能力。

打造家庭美育和社会美育

建立“大美育”观不仅限于在课程体系中,还包括家庭美育和社会美育。

日常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源泉,家庭美育就是家长通过生活中各种美好的事物来培养孩子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比如,为孩子营造一个洁净、优美、和谐、温馨的生活环境,有条件的家庭单独给孩子规划一个角落,尊重孩子的兴趣和喜好,一起布置成艺术区,每周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亲子艺术创作或表演,绘画、插花、手作、故事剧等都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美育氛围,通过言传身教和环境陶冶,让美时时伴随孩子的周围。

身为大学教师,徐明轩很在意家庭氛围,他告诉记者,因为夫妻俩喜欢音乐,儿子徐腾从小学习小提琴,现在是学校交响乐团的小提琴首席,每天在学校训练两个小时。晚上,他们有半个小时的家庭阅读时间,“儿子小时候我们陪他看故事书、科普书,现在我们各读各的,也经常交流、推荐好书。”他介绍,平时一家人在看电影、演出,听音乐会、看各种展览、买书、买光盘方面投入比较大。受我们的影响,儿子既喜欢看话剧、听交响乐和流行音乐,也喜欢听京剧、民乐;喜欢美术展览,也爱看自然和科技展览。

徐明轩认为,家庭美育首先是父母的自我教育,家长要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身体力行地引导孩子,开阔孩子的视野。他们的兴趣广了、眼界宽了、知识丰富了、心灵被滋养了,审美素养自然就提高了,这就是美育浸润的力量。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75%的家长觉得儿童青少年的美育很重要。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市江汉区教育局体卫艺站教师马丹建议,按照国家对美育教育设备配备、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标准,各美术馆、博物馆、展览厅、音乐厅、剧场等美育场馆应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积极向学校提供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所需的场地、器材、设备、仪器、工具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中国工艺美术馆副馆长苏丹也表示,学校要注重“请进来、走出去”,把不同类型学校的美术教师、艺术工作者、文化工作者等请到校园,开展讲座和传习等活动;教师多带学生探访历史遗址、参观艺术博物馆、访问艺术院校、走进艺术家工作室,多聆听、多对话、多动手。

谈到社会美育,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表示:“美育,应当是超越功利的、不是为了升学和考试而设的一门课程,我们要在全社会多方面形成一种美育的氛围。”

宋修见对社会美育作了进一步的阐释:“新时代大美育面向人人,人人都是美育的受教者、施教者,从而不仅使自然万物之美、艺术人文之美、生活礼俗之美等充盈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所有场域,还能使人的文明礼仪之美、品格境界之美体现在日常言谈举止和社会交往活动中。”如此,美育的浸润作用才能被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