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刘丹 谢海松

新疆今年入冬后的第一场大雪尚未消停,无锡广播电视台的两位年轻记者马永康、石宇航就顶风冒雪前往当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基地的国防科工委21基地研究所所在地马兰,在安葬中国核试验英烈的马兰烈士陵园,专门来到曾多次担任核试验指挥长的马国惠将军墓前,将来自无锡的一枚“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纪念章毕恭毕敬摆放到墓碑前,崇敬地鞠躬并献花,转达当年的战友们对这位老首长深深的怀念和崇高的敬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0年前的10月16日下午15时,在新疆罗布泊戈壁滩的上空,伴随着腾空而起的蘑菇云和惊天动地的巨响,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核讹诈,新中囯为自己争取到了长期确保和平发展的必要条件。

今年的10月16日下午15点整,当年曾在马兰基地参加原子弹试爆工作的八十多位老科技工作者汇聚江苏无锡,以“重回爆炸现场,重温巨响时刻”的特殊仪式,举行“第一颗原子弹爆炸60周年纪念会”,并发布了大会宣言。纪念大会上,曾担任21基地研究所政委的马国惠将军的夫人杨雅清亲手将特别制作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纪念章”一一授予这些“能做惊天动地事,甘当隐姓埋名人”的老科技工作者,再次定格那激动人心的时刻,而这枚承载着“艰苦奋斗做惊天动地事,无私奉献当隐姓埋名人”马兰精神的纪念章也就弥足珍贵。不少老同志佩戴上纪念章拍照留念时已是热泪盈眶,为那段参与“为国铸鼎”的经历而无比自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纪念大会刚刚落幕,这次纪念活动的发起组织者,时任核试验基地通信总站技术员,后来回到无锡工作的蔡星海再次邀集了多位战友,来到“两弹一星”功勋姚桐斌的故居,向这位“为了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同乡前辈表达敬意,并与这位事业同行展开心灵对话。大家以参与新中国核试验工程为起点,结合自身的奋斗经历和工作实践,解读剖析马兰精神的激励作用和现实意义,真切表达了将马兰精神与新时代紧密结合并不断发扬光大的美好愿景,并以此告慰这一精神奠基者、创造者和践行者。在现场接受无锡广电记者专访时,老同志们群情激奋,纷纷表示虽然离开了马兰,但马兰精神将伴随终身,在现实生活中继续践行并率先垂范,在富民强国的征程上传承弘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感人至深的场面经无锡广播电视台专题报道后,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千里之外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硕县更是作为当年国防科工委21研究所的所在地而倍感振奋。中共和硕县乃仁克尔乡党委、和硕县乃仁克尔乡人民政府委派副乡长卫文杰打来电话,激动地表示:全国不少地方都在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举行纪念活动,而江苏无锡的活动尤其出彩,不仅深情重温了马兰的历史意义,更是真切突出了马兰精神的现实意义。因此真诚地希望也能得到这枚纪念章和《大会宣言》,把它们陈列到马兰军博园,作为现实生动的教材,在诉说峥嵘岁月故事的同时能够激励更多人从马兰精神中汲取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无锡广播电视台记者将这一信息转达给蔡星海等老同志时,他们同样也是感慨万千。蔡星海欣然命笔,代表这一群体致信和硕县乃仁克尔乡党委和乡人民政府,表达了对当年曾经工作战斗过的那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信中写到:作为曾经在马兰工作过老科技工作者,在那块土地上留下了青春的印记,那块土地也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间,令我怀念至今。这次代表在无锡参加“纪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60周年大会”的全体同志,把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纪念章赠送给你们,作为一种见证,在当年我们曾经战斗过而如今由你们坚守的土地上,铭记新中国历史上那个不平凡的时刻,并籍此向那些以实际行动履行“以身许国”誓言的中国核工业开拓者致敬,深感荣幸。我们许多老同志都非常期待亲眼见识到你们那块地方今天的成就与精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计划前往马兰采访的无锡广播电视台记者马永康、石宇航自告奋勇,主动提出愿意作为老同志们的特别信使,把纪念章和《大会宣言》直接交付当地党委和政府负责对接同志的手中。他们不顾已经进入小雪节气,马不停蹄地开启马兰之行。

沿着蔡星海等人当年进入基地的线路,两位90后无锡记者不顾天寒地冻,如期来到21研究所旧址。他们实地参观至今留存的老建筑,求证当年的场景,采访当地干部群众,一同缅怀那段光荣的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马兰军博园大门前举行的简朴仪式上,和硕县乃仁克尔乡人民政府副乡长卫文杰代表乡党委、乡政府,郑重地接收了由无锡广电两位年轻记者受托护送携带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纪念章”纪念章、《大会宣言》和蔡星海同志的亲笔信。同时发出了特别致谢信和专属《邀请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信中表示:收到来自江苏无锡曾经亲身经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老科技工作者群体赠送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纪念章”,心情无比激动,这既是镌刻奋斗经历的符号,更是凝聚着无数隐姓埋名英雄充满家国情怀,创造中国奇迹的载体。它把我们西北荒漠与江南水乡联系到了一起。

看到老同志们在无锡举行纪念活动的专题报道,我们感同身受。甲子弹指一挥间。我们有幸成为新中国迸发中国力量的一个地标,更加珍惜当年“东方巨响”留下的物质力量和精神财富。我们将把纪念章和《大会宣言》展示给更多的人,向更多来这里的人讲述背后的故事,让马兰红山精神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核聚变。

我们非常期待当年生活战斗在这里,并把这里作为“第二故乡”的老同志们“多回来走走,常回家看看”,在这里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感受阳光灿烂的日子,以历史烙印为音符,奏响新时代的进行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乡党委和乡政府也特别委托两位前往采访的无锡广电记者担当马兰的信使,把《致谢信》、《邀请函》,以及记录马兰基地前世今生的有关书稿传递给蔡星海等老同志,希望以此为纽带,加强两地之间的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肩负红山精神诞生地的嘱托,两位无锡广电记者回到无锡就赶往蔡星海同志的工作地点,向等候在那里的老同志们当面汇报了此次马兰之行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原原本本地转达当地党委和政府的热切期盼。老同志们当即做出回应,提议可以在多个层面开展党组织共建,将中国核试验工作中形成的红山精神延展深化,使其凝聚产生的澎湃动力向各个领域辐射,在推进交流合作的实践中实现核聚变效应,让当年的“东方巨响”永远回音绕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简介

刘丹,无锡广播电视台资深媒体人,新闻行业耕耘多年,拥有多种知识储备,业界人送雅称“刘顾问”。

谢海松,多年房地产从业经历,曾就职过五洲国际、无锡万科,目前就职于无锡太湖美生态环保有限公司,负责太湖锦绣园项目策划工作。无锡荣德生企业文化研究会理事兼办公室主任。

关于江南文化播报

江南文化播报是一个关注江南,讲述江南,播报江南的公众号,文章部分来自江南文化研究会主办的《江南文化》杂志。欢迎广大作者惠赐大作,以文会友,欢迎关注传播。投稿信箱:jiangnanwenhua001@163.com

点击公众号名片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