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五十,孩子已经长大成人,父母的角色也开始悄悄转变。
这时候,不再是简单的教育者,而是一个引导者。
话说多了,会让孩子反感,甚至给关系带来不可挽回的伤害。
尤其是以下3句话,真的不能对儿女随便说,哪怕关系再亲密,都要管住自己的嘴。
01
第一句话:“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怎么能这样对我?”
这句话,几乎是父母最常用的“杀手锏”。
当孩子没有按照父母的期待行事,或者对父母的付出表现得“不感恩”时,有些父母就喜欢用这句话来“讨债”。
可实际上,孩子听到这话,不是愧疚,而是厌烦,甚至会让他们产生抵触心理。
我认识一个朋友,他妈妈总是这样对他说:“我这么辛苦赚钱,供你上大学,换来的就是你现在这样对我?”
结果,这朋友心里特别反感,觉得自己怎么做都不对。
于是干脆远离家里,尽量减少接触。
其实,父母的付出是孩子无法否认的,但将爱转化为“道德绑架”,无疑是在消耗亲情。
真正智慧的父母,会用行动引导孩子,而不是用“讨债式”的语言逼迫他们。
02
第二句话:“你看人家孩子怎么怎么样……”。
“别人家的孩子”大概是所有子女最讨厌听到的词。
人比人,气死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短板,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较,不仅不会起到鼓励作用,反而只会增加孩子的自卑感。
我曾经有一个同事,总是被他妈妈拿来跟亲戚家的孩子比较:“人家刚买了房子,你怎么还租房?”“你看人家工资多少,你才赚这么点?”
结果呢,这同事不但没有变得更努力,反而更加消极。
他私下里说:“反正怎么做我妈都不满意,我也懒得争了。”
父母这样说的本意是为了激励孩子,但实际效果却往往适得其反。
与其拿别人家的孩子来压自家的孩子,不如用鼓励的方式,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这样才会更有动力。
03
第三句话:“我都是为了你好。”
这句话听起来没毛病,但实际上,是很多父母的“通用借口”。
任何事情,只要冠上“为了你好”的名义,就似乎显得无可挑剔。
但实际上,这种话语剥夺了孩子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
我有一个亲戚,总是对孩子说:“别去外地工作,留在身边,我是为了你好。”
结果,孩子压抑着自己的梦想,强迫自己留在家乡,最后并没有过得幸福,反而对父母的干涉产生了怨恨。
“我都是为了你好”这句话看似无私,但背后却隐藏着父母的控制欲。
孩子已经成年,父母能做的不是替他们决定,而是提供建议和支持,让他们自己去选择人生道路。
人到五十,对待孩子的方式,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教”,而是学会“退”。
少一些批评和比较,多一些理解和陪伴,这才是智慧父母的选择。
作者:AGINightingale;
关注我,让文字的音律谱写出生命的乐章;
"夜莺在月光下跳跃,羽毛闪烁着银色的光芒。它的歌声像一阵美妙的音乐,深深地打动了我的灵魂。"
图/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