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银行近日发布《关于工银信用卡积分回馈形式调整的提示》宣布,将对信用卡积分回馈形式进行重大调整,推出全新的个人客户增值服务回馈形式——“工银i豆”。
根据提示,持卡人在工行使用信用卡消费获得的存量积分将按照1:1的比例自动转换为“工银i豆”,新增消费累积的积分也将按照上述比例自动转换为“工银i豆”,积分累积规则、有效期不变,仍可兑换相关商品和服务。
具体转换时间及相关细节,将在后续通知中明确。此次转换不涉及联名积分、商务卡积分、百夫长积分。
中国工商银行信用卡积分是指中国工商银行为了回馈其信用卡持卡人,根据一定的规则,对持卡人的消费等行为进行积分累计的一种奖励机制。
2013年,中国工商银行整合了借记卡个人客户综合积分和信用卡积分,推出“个人综合积分”服务。
具体来说,工行于2013年10月20日起,将现有的借记卡个人客户综合积分和信用卡积分(不含百夫长积分和联名积分)合并,统一为“个人综合积分”。这一服务的推出,意味着客户使用工行信用卡和借记卡刷卡消费均可以累积积分,为客户提供了更多的优惠和便利。
用户可以通过在工商银行办理业务、消费、参加活动等多种方式获得积分,积分可以累积,并可以用于兑换礼品、抵扣消费等。
业内人士指出,银行推出信用卡积分机制,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战略考量:
提升客户忠诚度:积分机制作为一种奖励回馈,能够增加客户对银行的忠诚度。客户在使用信用卡消费时积累积分,这些积分可以兑换奖励,从而激励客户更频繁地使用该银行的信用卡。
刺激消费:积分制度能够刺激持卡人的消费欲望。人们往往会为了积累更多积分而增加信用卡使用频率,这对银行来说意味着更多的交易和潜在的利息收入。
数据收集与分析:通过积分系统,银行可以收集到客户的消费数据,分析消费习惯和偏好,进而提供更精准的服务和产品推荐,增强个性化营销的效果。
增强市场竞争力:在众多银行和金融机构中,独特的积分奖励计划可以作为银行的竞争优势,吸引新客户并保持现有客户的活跃度。
促进产品和服务的销售:积分可以与银行的其他产品和服务相结合,如鼓励客户使用特定服务或购买理财产品以获得额外积分,从而推动银行其他业务的发展。
提升品牌形象:一个吸引人的积分计划可以提升银行的品牌形象,使银行在客户心中树立起积极、慷慨和客户友好的形象。
响应数字化趋势:随着数字化和移动支付的普及,积分机制也需要与时俱进,通过线上平台和移动应用提供积分服务,以适应现代消费者的使用习惯。
风险管理:通过积分机制,银行可以更有效地监控和预防欺诈行为,如通过设定积分获取和兑换的规则来减少非法套现和欺诈交易的风险。
综上所述,信用卡积分机制是银行为了提升客户体验、增加交易量、加强数据驱动营销、增强竞争力、促进交叉销售、提升品牌形象、适应数字化趋势和加强风险管理而采取的重要策略。
工商银行即将推出的全新的个人客户增值服务回馈形式“工银i豆”有哪些创新之处,尚需官方更多披露。
工商银行信用卡最早可以追溯到1987年。
1987年10月,工商银行广州分行正式发行了全行第一张地区性信用卡,并命名该卡为“红棉卡”。红棉卡以红棉花(广州市花)和稻穗(广州简称穗)为卡标,以广州海珠桥为底图,分为金卡和银卡两种,金卡以金色为底色,银卡以灰色为底色。红棉卡具有储蓄、转账和透支功能,在广州和市辖番禺县的范围 内通存通取、转账和消费。
1989年1月,工商银行决定全行统一发行信用卡。1989年2月,工商银行确定以“牡丹”为工商银行信用卡名称,取牡丹花国色天香、富贵吉祥,以表达对持卡人的美好祝愿;借“牡丹花花中之王”的地位,寓意“牡丹卡卡中之冠”的前景,表达了工行人志在夺冠的勇气和信心。首张牡丹卡以深铜色为底案,烫金的牡丹花,雍容华贵,具有大行风范;主要功能包括信用消费、存取现金和转账结算,分为金卡和银卡两种。1989年10月15日,工商银行在北京、天津、上海和广州正式发行牡丹信用卡;之后15天左右,第一笔持卡人签约的消费单回到北京分行,这宣告了牡丹卡首发成功。随着牡丹卡的推出,红棉卡作为地方性的信用卡也逐步转换成牡丹卡。
1994年10月14日,“牡丹”正式成为牡丹卡注册商标,这也是我国第一个牡丹卡注册商标。
2002年,工商银行发行带有银联标识的信用卡,并在北京成立牡丹卡中心,成为国内首家银行卡专业化经营机构。
截至2024年6月末,工商银行信用卡发卡量1.52亿张,消费额1.06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