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一响,黄金万两,不是升天,就是拜堂。”

作为乐器之王,中原地区婚丧嫁娶多用唢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吹唢呐是门手艺活,它不仅要求唢呐匠人有信仰和追求,更要求他们经得起考验。

而这重考验,就是导演吴天明想要通过《百鸟朝凤》这部电影传达的主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故事发生在八十年代的陕西小镇无双镇。

男主角游天明自幼在父亲的熏陶下,对唢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让儿子学会一门养活自己的手艺。

天明的父亲带着他,来到当地德高望重的唢呐艺人焦三爷门下拜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焦师傅以一种看似严苛的方式考验天明,让他用一根芦苇管吸干盆中的水。

天明虽屡屡失败,但从不放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师娘看出他是个善良又有毅力的孩子,三劝两请,才让焦师傅收下了这个徒弟。

学艺之路异常艰辛,天明每天从清晨练到日暮,直到双腿发软,也未能如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他一同拜师的师弟则天赋异禀,不仅能将羽毛吹得老高,还能用气息击倒木牌。

天明心里很不是滋味,打起了退堂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有一天,焦师傅拿出自己的传家宝—一只百年唢呐,正式收师弟为徒

天明深感自愧不如,连夜收拾细软,准备离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却不料在村头听到父亲正在向邻里夸耀。

儿子已经拜在焦门下,用不了多久就能学会名曲《百鸟朝凤》。

天明不忍父亲丢脸,咬牙回到师傅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焦师傅早已看透他的心思,将自己年轻时用过的唢呐赠予天明,并告诫他:

“唢呐离口不离手,要好生护着”。

天明这才明白,师傅并非嫌弃他资质差,而是时刻惦记着他,希望他能够成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时光流逝,两个少年都已学有所成,焦师傅也到了寻找唢呐班接班人的时候。

传师当天,师兄弟各展所长。

众人一致认为,技艺高超的师弟当选接班人是理所应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焦师傅却当众将祖传的金唢呐交到了天明手里

他认为,唢呐是门手艺活,不能只看技艺,还要看人品

接班人不仅要用生命热爱唢呐,还要甘愿为传承唢呐而奉献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师傅看来,天明正是这样一个人。

自此之后,天明开始跟随师傅学习压箱底的绝活《百鸟朝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在天明成家立业、自立门户之时,时代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悠扬的唢呐声渐渐被时髦的洋乐队所取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白喜事上,天明费尽周折请来乡亲,大家也只想听个热闹。

一曲未完,大家便被西洋乐队的美女歌手吸引了注意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明下定决心要与之抗争到底,不料引来一伙地痞的殴打。

众人拳脚相加,唢呐班的行头被砸了个稀巴烂。

就连焦师傅亲自上门,恳求已经另谋生计的师兄弟重新入伙,大家也各有难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眼看着无双镇几百年的唢呐文化就要失传,一个让人振奋的消息传来:

当地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村长去世,他生前最后的心愿就是让尤家班在葬礼上吹奏《百鸟朝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焦师傅知道,这是唢呐班证明自己、让唢呐文化重现辉煌的大好机会。

他不顾肺癌晚期的身体,带领天明临阵磨枪,准备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演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葬礼当天,气氛庄严肃穆。随着一声凄厉的响音,天明吹响了第一个音符。

高亢、激越、婉转、低回,百鸟朝凤的乐章让在场的所有人如痴如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当天明吹到忘我之处,突然发现一丝红色从师傅的唢呐里冒了出来。

焦师傅竟已是强弩之末,硬撑着为老村长送上最后一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明赶忙接过师傅手中的唢呐,众人齐心合力,完成了这场惊天动地的演奏。

影片在悲壮的氛围中徐徐落幕。

天明捧着师傅的骨灰,在他的墓前吹响了最后一曲《百鸟朝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凄婉的乐声在山谷间回荡,师傅的身影也渐渐淡去,仿佛融进了无双镇的山山水水之中。

在一曲终了之时,天明转过身,迎着夕阳,背负着唢呐,缓缓远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唢呐是民间艺人的珍宝,更是他们的精神寄托。

影片用大量笔墨刻画了游天明学艺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最初用芦苇杆吸水,到模仿百鸟鸣叫。

再到后来隔河吹笛,游天明一步步成长为出色的唢呐手。

这不仅是技艺的进步,更是人格的淬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焦师傅择徒的标准,不仅看重天赋,更看重品行。

游天明身上有一股韧劲和傻劲,有着对唢呐、对师门的忠诚。

正因如此,他才担当起了传承的重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一曲悠扬的唢呐,在时代的喧嚣中显得微不足道。

当红白喜事成了敷衍,当流行乐队席卷婚礼,传统艺人的处境岌岌可危。

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唢呐还能吹多久?这是影片抛出的尖锐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架的场景固然有些夸张,却也折射出传统文化的尴尬处境。

游天明的坚守虽然感人,却无法阻挡大潮的侵蚀。

影片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传统文化的传承之路,任重而道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第四代导演的绝唱,这部作品表达了导演自己的文化担当。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浮躁之风日盛,唢呐精神显得弥足珍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去重新认识传统,去发掘其中的精华。

唯有如此,文化之根才能生生不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片的结尾,天明在师傅墓前吹奏那曲《百鸟朝凤》,每个音符都凝结着师徒情、兄弟情。

当镜头拉远,当悠长的唢呐声回荡在山谷间,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的,天明还在坚守,唢呐声还在回响

这便是希望所在,是文化传承的意义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说《百鸟朝凤》是一部披着艺术外衣的商业片。

更有甚者认为下跪排片的噱头有违电影的庄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我看来,无论是编导还是制片人。

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都是为了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所以,电影说的是唢呐,却也不止是唢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