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姓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血缘纽带,《百家姓》宋朝时成书,先后收录了504个中华姓氏,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本系列文章将按照《百家姓》原文顺序逐一讲解姓氏文化。
姓氏由来:魏,Wèi,多起源多民族姓氏。出自隗姓,夏商时期,西北部落隗(wěi)姓,最早可追溯到上古华夏族炎帝氏族第一位首领魁隗氏,其后人中有以隗为姓,建立隗国,隗国的魏地部落,最终发展为国家,即隗姓魏国。商朝末年,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之父,周朝奠基者)占领隗姓魏国,将亲属分封在该地,称姬姓魏国,原隗姓魏国人以国民为氏,姓魏,该支魏姓历史悠久。
出自姬姓,周灭商后,周武王姬发(周文王姬昌之子,周朝开国君王)封其弟毕公高(周文王姬昌第15子,西周开国大臣)于毕(今陕西咸阳北),即毕国,并将姬姓魏国迁封在今山西芮城东北的魏城。春秋时,毕公高的后裔毕万(姬姓,毕氏,名万,春秋时期晋国大臣)辅佐晋献公晋献公姬诡诸(晋武公姬称之子,晋国第19任君主)出兵灭了姬姓魏国,晋献公封毕万于魏地,建立另一个姬姓魏国,毕氏遂以封地为姓,称魏氏,世代侍晋。
传至12世孙魏斯(魏桓子姬驹之孙,战国魏国开国君王)时,魏、韩、赵三家分晋,建立魏国,称魏文侯,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先后建都在安邑(今山西夏县)、大梁(今河南开封),末世君王魏王假(姬姓,魏氏,名假,魏景湣王之子),被秦国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姬姓魏氏史称魏姓正宗,尊毕万为魏国之祖、得姓始祖。
出自芈姓,战国时秦国大臣魏冉(楚人,秦昭襄王嬴稷舅舅, 秦宣太后即芈月的异父兄弟),为芈姓后裔。魏冉在秦惠文王嬴驷(秦孝公嬴渠梁之子,秦国第26位君王)、秦武王嬴荡(秦惠文王嬴驷之子,秦国第27位君王)时期均担任秦国重要官职,拥立秦昭襄王嬴稷(秦惠文王嬴驷、秦宣太后芈月之子,秦武王嬴荡之弟,秦国第28位君王)即位有功,长期任秦相,封于穰(今河南邓州穰东一带),号穰侯。魏冉族人后裔皆姓魏,尊魏冉为得姓始祖。
另有氐族、满族、鄂伦春族、蒙古族、土家族、彝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汉化改姓为魏姓。
参考文献:《史记·魏世家》:魏之先,毕公高之後也。毕公高与周同姓。武王之伐纣,而高封於毕,於是为毕姓。其後绝封,为庶人,或在中国,或在夷狄。其苗裔曰毕万,事晋献公。献公之十六年,赵夙为御,毕万为右,以伐霍、耿、魏,灭之。以耿封赵夙,以魏封毕万,为大夫。......二十二年,魏、赵、韩列为诸侯。......王假元年,燕太子丹使荆轲刺秦王,秦王觉之。三年,秦灌大梁,虏王假,遂灭魏以为郡县。
得姓始祖:毕万
发源地:山西芮城、河南部分地区
迁徙路线:
魏姓最早发源于今河南省北部及山西省南部一带,早期主要是在今山西、河南、山东省境内发展繁衍,也有部分居于今湖北、湖南省境。
秦汉时期,魏姓进一步扩展到今山东、山西、甘肃、宁夏等为主的北方广大地区,其中在任城(今山东微山)一带形成大郡望。此时,魏姓还有一支迁入今四川。
魏无忌(信陵君,魏国名将,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六世孙魏歆因在西汉时任巨鹿郡(今河北邢台一带)太守,封曲阳候 ,封地巨鹿郡下曲阳(今河北保定曲阳),有功于朝廷受到封赏,并使其家族成为朝野所敬仰的家族,其居地巨鹿郡下曲阳也就发展成为魏姓历史上最著名的大郡望。与此同时,魏姓也有进入江苏、浙江、甘肃、宁夏者。
魏晋南北朝之时,因北方多国林立,连年战乱多事,魏姓也同其他姓氏家族一起,举家南迁,或迁入今江西,或迁入今福建等地。
唐朝时,魏姓繁盛,人丁兴旺,郡望与名人显宦大量出现,并且有部分族人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开漳圣王)入闽开辟漳州,于福建安家,后又徙至广东等地,使家族播迁更加广泛。唐末,战乱烽烟又起,外族入主中原,魏姓被迫再度南迁,广泛进入到南方各地。
截止宋末,魏姓人已遍布江南广大地区,繁衍于中国各地。
历史名人: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魏犨(魏武子,毕万之子,今山西芮城人,追随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后封为大夫、袭魏邑,晋国“五贤士”之一)、三国时期蜀汉名将魏延(字文长,官至征西大将军,封南郑侯)、唐朝重臣魏征(魏徵,字玄成,今河北晋州人,门神之一)、现代作家魏巍(本名魏鸿杰,河南郑州人,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著《谁是最可爱的人》),著名艺人魏晨等。
祠堂: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魏集镇魏氏庄园,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始称“树德堂”,是清代布政司理问、武定府同知魏肇庆的私人宅第,占地面积32543平方米,整体呈“工”字城堡式布局,三进九座院落,256间房屋,中国三大庄园之一,曾作为中共惠民县魏集区委驻地,后改为粮食仓库,文革期间遭到严重破坏,后经多次维修,于1996年修缮开放,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青山乡魏安村陶洪集魏氏宗祠,始建于清朝乾隆时期,咸丰年间被焚,光绪年间重建,四合院建筑,附近有汉舞阳侯樊哙墓、北宋望江寺塔、九公寨风景区和横摆头风景区,为六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黄岐镇黄岐魏氏宗祠,始建于明朝天启年间,建筑面积480平方米,2010年重建开放,族人系毕万20世孙无知的后裔。
家规家训家风:
事父母 友兄弟 正夫妇 交朋友
完国课 重丧祭 慎嫁取 敦宗戚
劝读书 恤孤寡 待奴仆 严打降
解争讼 禁赌博 惩奸淫 戒溺女
《魏氏家训》魏象枢(清):
一要孝:孝敬父母,天经地义,生前奉养,逝世厚葬。
二要悌:兄弟姊妹,情同手足,妯娌之间,和睦相处。
三要忠:忧国忧民,参军参战,不怕牺牲,保家卫国。
四要信:一言即出,驷马难追,实现诺言,人人敬佩。
五要礼:谦虚谨慎,以礼为先,我不侮人,人不侮我。
六要义:有勇有谋,大公无私,困难留己,助人为乐。
七要廉:廉洁奉公,懂纪守法,生财有道,不取邪财。
八要耻:自志自强,不居人下,创家立业,光宗耀祖。
现分布:魏姓在全国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河南、四川、河北,其次分布于湖北、陕西、山东、江苏、甘肃、安徽等地,其中河南分布最多。
总人口:魏姓约603万人,全国排名第45,在百家姓中位列第30。
魏姓源于姬姓,始祖毕万,王族后裔,主要发源于山西、河南,建立古魏国、战国魏国。唐朝重臣魏征,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敢于直谏,推行王道,提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主张“薄赋敛”、“轻租税”、“息末敦本”、“宽仁治天下”的执政方略,辅佐唐太宗李世民共创“贞观之治”,实为臣子典范。
创作不易,喜欢本文章请点赞收藏,欢迎评论转发,关注作者更快获得推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