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
当刘江饰演的 “阎王” 在 86 版《西游记》里现身,就仿佛打开了通往恐怖冥界的大门,他的扮相和神态,精准传递出阎王的森然,观众的神经即刻紧绷,心底被寒意笼罩,胆战心惊之感挥之不去。
他把阎王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仿佛那阎王随时都会突破电视屏幕的界限,直扑而来,致使众多观众的心中都被悄然种下了恐惧的种子,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自从刘江塑造了这一令人胆寒的阎王形象后,他的生活竟像是被神秘力量搅乱了一般,接二连三地遭遇了数桩离奇古怪之事。
这些事情神秘莫测,即便是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也依然无法从科学的角度找到合理的解释,究竟刘江遭遇了何种怪异之事?
而他在这重重迷雾般的困境之中,又是怎样神奇地化险为夷、逃过劫难的?
从童工到“反派专业户”
刘江的演艺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坎坷与挑战,他的一生,几乎与动荡的时代同步,也见证了中国演艺事业的发展历程。
1925 年,东北的一个贫苦家庭迎来了新生命刘江,那个时期,东北处于极度的动荡之中,硝烟弥漫,人民的生活毫无安宁可言,刘家共有八个孩子,生活更是捉襟见肘。
1931 年,九一八事变突如其来,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彻底打破了东北往昔的平静,百姓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刘江才13岁,就得放下书包,去哈尔滨的汽车厂做起了小工,为了帮家里减轻点经济压力。
对于年幼的刘江而言,一天十几个小时的苦力活就像无尽的噩梦,加上日本工头的打骂,让年幼的刘江饱尝了生活的艰辛,后来,由于工厂大规模裁员,刘江失去了工作。
他最后只得在哈尔滨邮局找了个邮差的工作,虽然收入不多,还得帮衬着家里开销,刘江尽管日子过得挺不容易,可他心里头一直有个文艺梦。
1941 年,刘江进入了哈尔滨一家剧团的大门,刚入团时,他只能在剧团里干些诸如端茶送水、布置场地之类的杂活,但凭借着勤奋好学、吃苦耐劳的精神,他逐渐获得了表演的机会。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江被安排饰演一个小混混的角色,他的演出意外地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好评,刘江被这小火苗点燃了对表演的热爱。
当 46 年哈尔滨的解放号角吹响,刘江怀着满腔的热血与激情,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军,并幸运地被分配到政治部文工团,重新回到了他热爱的舞台。
当《白毛女》在文工团筹备上演时,刘江也参与其中,他那独特的形象与散发出来的气质,仿佛就是为恶霸地主黄世仁量身打造,因此,在角色选拔过程中,他毫无悬念地被相中。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刘江反复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从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精雕细琢,最终将黄世仁的凶狠狡诈刻画得淋漓尽致。
1952年,组织上打算安排刘江担任文化科长,但他却婉言谢绝,因为他深知自己除了演戏,别无长处,最后,他转到了中南部队的艺术剧院,继续从事演艺工作。
在武汉,刘江是实至名归的 “反派担当”,不管是狡黠的地主,还是贪婪的资本家,亦或是凶狠的敌军将领,他都能迅速代入角色,表演得惟妙惟肖。
时间来到80年代,杨洁导演着手筹备电视剧版《西游记》的筹拍之旅,这部家喻户晓的古典名著,拍摄难度极大,选角更是重中之重。
“阎王” 一角戏份虽少,可挑战性颇高,令众多演员心生畏惧不敢尝试,刘江却主动请缨,表达了想要一试的决心,待杨洁导演与刘江碰面时,瞬间眼睛放光,心想这不就是自己心心念念的理想 “阎王” 人选吗?
刘江的形象、气质与角色完美契合,于是,他便成为了我们记忆中那个经典的“阎王爷”。
溶洞怪谈
刘江一心想要把 “阎王” 的角色演绎得恰到好处,于是全力以赴,在相关的准备事宜上用尽心思,下了极大的苦功。
他专门在自家安置了一面镜子,每日反复琢磨该怎么演,才能展现出阎王特有的威严气度,与此同时,他还查阅了大量资料,期望能精准地模仿出这位 “地府主宰” 的神态与动作,使其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实际上,刘江面临的考验可不单单局限于演技方面的难题,拍摄期间遭遇的一系列古怪离奇之事同样极具挑战性,就拿拍摄场地来说,剧组特意选中一处天然溶洞来搭建阎王殿,只为让画面呈现出更为惊悚的效果。
溶洞内阴冷潮湿,幽暗深邃,本身就带着一股令人毛骨悚然的寒意,在这种地方拍电影,就算是大牌演员也会觉得有点儿害怕。
就在这阴森的环境中,一些无法解释的“怪事”接连发生,刘江拍着的时候,总觉得背后有东西一闪,回头看时却什么都没看到。
当拍摄群鬼环绕阎王的情节时,刘江发现了异样,演员清单上的人数远少于现场实际出现的,有几个 “小鬼” 格外引人注目,他们表情机械、脸色如纸般苍白,表演起来像被操控的人偶,逼真程度让刘江颇为惊讶。
导演喊停了,刘江想跟那帮“小鬼”聊聊演技,可他们就像人间蒸发一样,找不着了,刘江找遍了演员表,还问了导演,但那几个“小家伙”的信息一个都没找到。
这桩怪事,如同挥之不去的阴影,在刘江的脑海中盘旋,让他做了很长时间的噩梦,他试图向别人解释,却没有人相信他,大家都认为他是压力太大,产生了幻觉。
这些经历,无疑给刘江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他嘴上说不信那些迷信,可心里总有点儿过不去。
《西游记》拍完后,刘江成了寺庙的常客,常常去烧香拜佛,可能是想在袅袅佛香中让内心得以平静,舒缓拍戏时残留的不安,也可能是企图借佛力之光,将拍戏期间笼罩在心头的阴影彻底驱散。
大家闲聊时总会提到这些事儿,有人说他太投入角色了,也有人觉得他好像遇到了什么怪事,无论如何,这些“怪事”都为刘江的“阎王”形象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
三过阎王殿而不入
刘江从幽暗的洞穴走出,回归到热闹的日常生活,他的路并不是一路平坦,他跟癌症斗了三次,每次都像是过了生死关。
三次和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充分彰显了他生命的坚韧顽强,也深刻反映出他遭遇病魔侵袭时乐观向上、奋勇向前的态度。
95 年那次例行体检,给刘江带来了沉重一击 —— 他被确诊患有胃癌,这突如其来的噩耗,让他的亲友们陷入深深的担忧之中,每个人的心里都像是被一块大石头压着,沉闷又压抑。
而与周围人的焦虑不安相比,刘江却表现得异常平静,他说:“命是注定的,再怎么担心也没法改变,我得好好配合医生治疗,争取快点好起来。”
病魔并未将他打倒,他展现出了强大的内心,以乐观积极之态应对疾病,即便身处医院病房,他也时常和病友们畅聊,彼此加油打气,携手共抗病魔侵袭。
他的乐观情绪极具感染力,让负责治疗的医生与护理的护士们都大受鼓舞,不禁对他心生钦佩,手术过程较为顺利,其腹中的肿瘤成功摘除,如今他的身体正逐步恢复健康。
和癌症的直面交锋使他彻底改变,对生命倍加珍惜,养生成为生活重点,成功戒掉吸了许久的烟,酒也少喝了,刘江的命运好似充满坎坷,总是被无常捉弄摆布。
13年,他再次被确诊患上前列腺癌,这回,他没像头一遭那么吃惊,反倒是挺淡定的,经过努力治疗,他的病势又得到了稳定。
但命运似乎并不打算轻易放过他,2015 年,肝癌又缠上了刘江,此时距离上次患病仅过去两年,而他三次抗癌的非凡经历,使他成功在大家心目中树立起了 “抗癌英雄” 的形象,成为众人钦佩与学习的榜样。
别人都夸他,他却低调回应:“我也就是做了分内的事,挺正常的”,他经历了三次生死考验,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感悟。
他不再惧怕死亡,而是把它看作是人生的一部分,“三癌开泰”,这看似戏谑的词语,却真实地反映了刘江的抗癌奇迹,也体现了他笑对人生的乐观态度。
刘江老师的一生历程,在艺术层面奉献非凡,在生命维度堪称传奇,他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生动地阐释了 “台上阎王形象深入人心,台下人生之路繁花似锦” 的要义,他的整个人生,着实值得我们尊崇与借鉴。
参考资料
本文信息来源于:上游新闻、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86版《西游记》告诉我们,曾经的“明星大腕”是这样工作的,2021年6月24日
环球人物——刘江:把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来过,2006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