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4日,欧盟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市场吸收了欧洲汽车工业出口附加值的21%,超过美国(20%)和英国(13%),成为欧盟最大的客户。

非欧盟汽车行业对欧盟市场的附加值中,中国生产商贡献的附加值是最多的,并且份额在过去10年内大幅增加。

这组数据一方面说明,中国不仅是欧盟汽车的进口市场,也是欧盟汽车生产的主要供应国之一。

换句话说,中国生产商对欧盟汽车行业的影响,不仅来自消费端,更来自生产端。

双方一旦“脱钩断链”,必然是两败俱伤,谁也讨不到甜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在欧盟于10月底执意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所谓“最终反补贴税”后,中欧双方一直在“继续协商”。

过去一年中进行了八次会面。

在最后一次的谈判中,中方提出新的建议,承诺中国出口到欧盟的电动汽车以不低于3万欧元(折约23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在欧盟市场销售,以避免挤压欧盟本土电动汽车产业的生存空间。

但是,中方的建议和承诺,被欧盟委员会果断拒绝。

根据欧盟“运输与环境”组织的市场研究报告,2023年欧盟市场每销售5辆电动汽车,就有1辆来自中国(占比近20%)。

预测2024年中国产电动汽车的进口量达到峰值,即欧盟市场每销售4辆电动汽车,就有1辆来自中国(占比近25%)。

此后逐年递减,到2026年中国产电动汽车占比降至1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欧方的构想,他们妄图通过设置高额关税,将中国电动汽车阻挡在欧洲市场之外,仿佛这样就能拯救本土汽车工业的颓势。

但讽刺的是,欧盟自身的数据已经戳穿了这一如意算盘。

一旦中欧合作中断,不仅中国车企将遭受损失,欧洲庞大的汽车产业链同样难以幸免。

中方对此早有预见。多位经贸专家反复强调,简单地征收关税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尤其是德国这样深度依赖中国市场的工业大国,一旦贸易摩擦升级,损失将是巨大且难以估量的。

更为可悲的是,最终买单的将是普通的欧洲消费者,他们将面临更高的汽车价格和更少的选择。

不知道欧盟如今看到自己的调查数据,能否真的幡然悔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普京在最近举行的一个投资论坛上,也对此事发表了他的看法。

制裁真的有用吗?

自从俄乌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后,美西方对俄发起了一万多项制裁。

毫不夸张的说,范围之广不光涉及到了外汇储备、能源贸易、企业、个人,甚至连一棵树、一只猫都不放过。

在美西方看来,这样的力度,能让俄罗斯经济崩溃。

可现实呢?

马上进入了第三个年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年度经济展望中无奈地写道,俄罗斯已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

为什么会这样?

两个字:中国。

普京在被针对的那一刻起,就做出了伟大的决定,“向东看”,跟中国展开了全面合作。西方企业撤走留下的市场空缺,中国来补。

俄罗斯造不出的工业品,跟中国买。中国需要的原材料和能源,低价卖。2021年,中俄双边贸易额约为1400亿美元,今年,这个数字将逼近3000亿。

要知道,俄罗斯战前对外贸易的总规模,也就7900亿美元。

如今中俄双边贸易额的绝对数量和占比能发挥多大的作用,未来还有多大的想象空间,是一望而知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普京认为,西方国家动不动采用制裁的手段围堵其他国家的发展,并没有给其他国家提供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

在这一点上,东方做得要比西方好太多了。

讲话的最后,普京还谈到了中国电动汽车产业,说出了一句让欧盟破防的话。

他说中俄合作汽车项目,不是因为欧洲企业离开,而是中国的产品足够好。

普京用西方国家制裁俄罗斯,但俄罗斯经济仍然坚挺的事实说明,当今世界,想要“脱钩断链”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我们始终能清楚地认识到,要想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必须在各个层面,跟邻国保持友好关系,我们有句老话叫“德不孤,必有邻”,这样才能尽量减少发展路上的障碍。

而现在的美国,却在不断给自己埋下隐患,以后注定要耗费更多的精力去填坑。

欧盟也是一样的,对中国打“关税战”,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招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期内容到这里就要结束了。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在某些方面观点与本文不一致是正常的。

大家要文明交流,互相赋能。

感谢理解。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