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覃在昨天发布了《改编八路军前,蒋介石要“毛、朱离开部队”,毛主席的应对很果断》一文到“覃仕勇说史”上,文中讲到: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发动了“七七事变”,红军被改编成了一一五师、一二零师、一二九师三个师,整装待发,准备开赴抗日战场。

但是,一个残酷的现实摆在面前,敌、友、我三方的军事力量对比,日军无疑是最强的,我军无疑是最弱的。

当时日军现役官兵38万人,预备役73万人,后备役87万人,第一补充兵役157万人,第二补充兵役90万,总共兵力达到了448万。

另外,日军还有仅次英美居世界第三位的海军,其战舰吨位为190余万吨。

其空军分属陆海军,约有飞机2700余架。

国民党军队共有陆军200余万,但分散在幅员广大的边境,直接用于作战的兵力不足100万。海军排水量仅为5万吨,空军飞机600余架,除去教练机和运输机,能参战者不过305架。

我军的总兵力不足6万人,实在是弱得可怜,而且,都是小米加步枪的步兵,兵种单一,装备简陋,给养、弹药、编制、防区均没有着落。

那么,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战术,以什么样的姿态走向抗战前线,就是首要解决的问题了。

实在是上天眷顾,中华之幸,在红军的所有硬条件都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却偏偏拥有了一位超一流的战略家——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7年8月4日,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等人作为代表出席在南京召开的国防会议上,准备向国民党要求独立自主地担任一方面的作战任务,他们发电报回中央征询毛主席的意见。

毛主席一语否决:

“在目前形势下,凭我军力量和条件,无法独当一面。”

他给出的红军的作战方针是:

“执行独立自主的分散作战的游击战争,而不是阵地战,也不是集中作战”,“只宜作侧面战,不宜作正面战”。

如此一来,蒋介石、何应钦分派给红军的任务就是:充任战略游击支队参与作战。

游击支队参与作战的游击方式又应该采取哪一种呢?

毛主席觉得,必须对全党、全军讲清楚。

为此,他在洛川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议从1937年8月22日开至25日,主要讨论《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毛主席强调红军抗日游击战的战略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

林彪喜欢打运动战,反对打游击战。

他说:“我们和国民党军队干仗,可以整师整旅地歼灭他们,日本侵略军也没有什么可怕的,他们是侵略者,我们是正义之师,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我们堂堂正正地跟他们开战,必须要以打运动战为主,搞大兵团作战。”

彭德怀同意林彪的看法,他说:“红军出战,就是要打胜仗,打大仗,平虏灭寇,树立红军的声威,确立红军的地位。当然了,现阶段我们的力量不够,运动战可以适当减少了一些,但可以多开展游击战来发动群众,以游击战来促发运动战。”

显然,林彪主张的是运动战,彭德怀主张的是运动游击战。

这两种主张,毛主席都坚决反对。

他说,要开展运动战,就是要集中兵力,就无法发动群众,必须采取山地游击战,分散作战,积极开辟敌后战场,既不与友军发生直接冲突,又能在敌人的腹心制造重大杀伤。

可以说,把游击战由一种局部的战术行动提升为全局的战略地位,是毛主席对中国抗日战争的一个伟大贡献。

可惜的是,林彪和彭德怀在一开始都不能领悟到其中的妙用,庆幸的是,他们还是基本执行了毛主席的战略方针。而当抗战胜利结束,弱小的红军已由战前的不足6万人一举发展到了143万,我党所控制的地盘遍布河北、山东等地,在接下来的解放战争中占尽了先机,中外军事学家无不错愕惊叹。

只能说,毛主席独具慧眼、高瞻远瞩,在谋略上远迈千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覃在上个月发布的《1957年,毛主席探视林彪,叶群有些语无伦次:林彪看你的书就犯困》一文中也说到,建国后,林彪在养病期间悉心研读《毛泽东选集》,大有心得,不得不对毛主席坦承:“过去光顾着打仗,只知道执行主席指示,其中的奥妙不是理解得很透。现在回过头来读书,才明白主席当年那样决策的真正原因,才明白主席的高明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