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滋生万物,又在万物之中。作为一座以水为魂的历史文化名城,穿城而过的千年淮水,不仅造就了淮安潋滟旖旎的秀美风光, 更赋予了淮安风靡人间的淮扬风味。
一句“民以食为天”,大道至简地道出了生命最初的奥秘,无论何时何地,饮食都是一件看似稀疏平常却又极其重要的事儿。
聊起淮扬菜,每个热爱美食的人,随口都能报出几道耳熟能详的菜名来。但若说起淮扬美食的起源,或许很多人就要开始抓耳挠腮了。事实上,淮安的饮食文明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下草湾遗址”文化。
1954年,考古学家在时属淮阴地区的泗洪县下草湾村发现了距今约四五万年的“下草湾新人”。考古发现,当时的人类已经有了狩猎和用火的文明。
1951年,考古工作队在淮安境内发现距今已有六七千年的青莲岗遗址。从出土的炊具、餐具等可见,以植稻为主的原始农业、饲养及渔猎在青莲岗文化中已占有重要地位。
先秦时期,淮安地区成为东夷部落重要分支淮夷的主要活动地。《礼记》里说“吃货”淮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许慎《说文解字》对“夷”的解释为“从大从弓”。你瞧,一群披散头发、身纹图腾、肩背弓箭的淮夷们,正静静潜伏在森林深处,伺机而动……
岁月峥嵘,时光逐梦。活动于淮河中下游地区的淮夷部落因地域关系,最先受到中原王朝的影响,在与中原文化的不断融合中,渐渐从“茹毛饮血”走向华夏文明。这段一走就是数千年的文明之路,也为淮扬菜系文化传承打下了深厚的人文基础。
俗话说:“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大禹在淮治水成功后,位于淮泗交汇的淮安地区,成为天下九州向京都进贡的水陆交通要冲,美食与交通自此完美“碰撞”。
春来与花遇,南风入梦来。趁着春和日丽,与好友们相约老子山,泡了一下午的温泉,又赶在黄昏前坐上游艇在洪泽湖上迎风疾行。那船尾溅起的阵阵水雾,将湖面四周渲染得如同人间仙境一般,令人不觉神清气爽。
如此良辰美景,怎能少得了美酒佳肴助兴。上岸寻一湖畔船坊食肆,品一壶花茶的工夫,一桌正宗地道的“湖光晚宴”便冒着浓浓香气惊艳于我们眼前,清蒸白鱼、小鱼锅贴、大烧马鞍桥、银鱼蒸鸡蛋、奶汤黄辣丁、水煮小湖虾……
大赞湖鲜之美后,身旁老友又给外地来的朋友们讲起了大禹镇压巫支祁的传说。众人听得正起劲时,窗外渐渐起雾。整个湖面好似被披上了一层淡淡薄纱,宁静中充满神秘,令人不禁想起这位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英雄大禹。
《尚书·禹贡》记载,大禹“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也就是说,大禹在淮治水有两个重要节点:一个是淮、泗交汇之处,另一个则在盱眙。另据《山海经》等史书典籍记载,淮涡水神巫支祁在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作乱,后被大禹镇压在龟山脚下,从此淮水才平静地流入东海。
大禹之事虽是传闻,但淮安物产丰富多样却是名不虚传的。这里位于淮河两岸,气候温润、四季分明、地势低平、湖泊密布,是一处农牧渔猎皆宜的风水宝地。千百年来,长期生活在中国南北方过渡带上的淮民们,因受本土地理、气候、物产等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环境的不断影响,很早便造就了淮扬菜独有的食材特点和风味。
欣赏如梦如幻般的湖面,回味刚从湖中现捞现烧的鱼虾蟹贝的美味,心中忽然感慨万千。这世上最浪漫的事儿,必有一件是在此福泽安康之地,和最亲近的人一起并肩穿过人间烟火,醉心于道道淮扬美味中。
来源:淮安宣传
作者:赵威 于云,摄影:张黎 朱红辉等
该地块被淮安市建工尼龙制品有限公司竞得!
淮安宾馆东侧,这块路牌你发现有什么问题吗?
淮安的南北气候分界线地标应架设在苏北灌溉总渠上
【网友吐槽】停车位收费背后的权力与民意之辩
只是“一罚了之”?有无恢复原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