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冠军侯,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霍去病。
甚至不少人觉得,霍去病是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冠军侯。
可实际上,在两汉的历史上,包括霍去病在内,有多达4个冠军侯。
只不过,“冠军侯”这个封号,似乎有点郁闷。
霍去病24岁英年早逝,已经够悲剧的了。
其后的3位冠军侯,更是除了一个中途改成其他封号的之外,都没有好结局。
本文我们就来看看,“冠军侯”这个封号的由来,以及历史上的冠军侯除了霍去病之外还有谁。
01、冠军侯的由来
元朔六年(前123年),大将军卫青率领十万大军出塞和匈奴单于作战。
18岁的霍去病仅率领800骑兵,就长途奔袭几百里,一举斩首2028匈奴人,斩杀了匈奴单于爷爷辈的籍若侯产,俘虏了匈奴单于的叔叔罗姑比。
功冠全军。
汉武帝大喜过望,决定封霍去病为列侯。
根据西汉的规定,列侯以封地的地名来命名。
例如平阳公主的第一任丈夫平阳侯曹寿,就因封地在河东郡的平阳县而得名。
可是汉武帝实在是太喜欢霍去病了,这可是在他眼皮底下长大的孩子,又这么小年纪就立下如此大功。
他觉得,现有的可以用来做封地的地名,都不足以展现霍去病的功劳。
这难不倒才思敏捷的汉武帝。
他略一思索,就定下了霍去病的封号:冠军侯。
“冠军”,这个词,在汉朝还没有现代那么多含义,就是取自“功冠全军”的意思。
而后汉武帝又选了块富庶的地方,包括南阳郡穰县的庐阳乡、宛县的临駣聚,改名为冠军县,作为霍去病的封地。
西汉一般的列侯,都是先有封地再有侯名,而霍去病的冠军侯,则是先有侯名再更改封地名。
这特殊的待遇,足以说明汉武帝对霍去病的喜爱和信任。
而霍去病也没有辜负汉武帝的期望,20岁成为骠骑将军,拿下河西走廊,22岁那年完成封狼居胥的壮举,真正做到了“功冠全军”。
02、第二个冠军侯霍嬗
霍去病24岁英年早逝,让汉武帝悲伤不已。
同时他也坚信,他能培养出卫青,培养出霍去病,就一定能培养出汉朝的下一代大将。
他把希望放在了霍去病的儿子霍嬗身上。
霍去病去世之后,霍嬗继承了冠军侯爵位,成为历史上第二个冠军侯。
汉武帝又把霍嬗封为侍中和奉车都尉。
其实霍嬗一个小娃娃,哪能干这么多活呢。只不过侍中是在宫里服侍汉武帝的,奉车都尉是负责汉武帝出行的,汉武帝希望霍嬗能时时刻刻待在他身边罢了。
哪怕是在汉武帝去泰山封禅的时候,也没忘了带上霍嬗。
封禅结束之后,汉武帝屏退左右,只带着霍嬗一人登上了泰山山顶。
不料从泰山下来之后,霍嬗突然生了重病,一天之内就去世了。
这是元封元年,距离霍去病之死,仅仅过去6年。
根据霍去病的年龄推断,此时的霍嬗顶多是个10岁出头的小孩子,死因应该是受不了一路的舟车劳累。
汉武帝悲伤不已,追谥霍嬗为“冠军哀侯”,并为他写了一首情真意切的诗歌悼念。
霍嬗没有儿子,无人继承冠军侯的爵位,西汉关于冠军侯的历史,就此告一段落。
03、第三个冠军侯贾复
历史上第三个冠军侯,是东汉的开国名将贾复。
贾复年轻的时候是个书生,《尚书》学得尤其好,又表现出了军事方面的天赋,他的老师李生夸他是将相之才。
在王莽统治时期,贾复是一个小小县吏,负责运盐。
当时天下盗贼四起,他的同僚们都在遇到盗贼的时候一溜烟逃跑了,唯有贾复顺利完成任务。
他也由此声名鹊起。
后来绿林军起义,贾复自称将军,聚集了几百人响应,从此成为绿林军中重要一员。
可是绿林军拥立更始帝刘玄为帝之后,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大,贾复也越来越失望,决定再一次转投明主。
这一次,他投奔的人,叫做刘秀。
贾复在刘秀的麾下骁勇善战。
一次,贾复在大破敌军的同时身负重伤,大夫都没有办法了。
刘秀又气又急,连声说:我这是失去了一员勇将啊!听说他的妻子已经怀孕了,如果生的是女孩,我就让我儿子娶她,如果生的是儿子,我就让我女儿嫁给他。
这就是成语“指腹为婚”的由来。
不过贾复的生命力十分顽强,居然在这样的重伤下熬了过来,并很快重回刘秀的麾下作战。
在征战沙场的过程中,贾复身上留下了12道严重的伤口。
刘秀担心他的勇猛是把双刃剑,怕他再在战场上受伤,所以很少让他独当一面,而是让他跟在自己身边,做从军副将。
所以总的来说贾复缺乏独属于自己的大功劳。
即便如此,刘秀还是把他封为冠军侯。
可能有人就要说了,贾复固然勇猛,可是连独当一面的大功都没有,凭什么做这个冠军侯呢?
他离功冠全军可还远着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贾复是冠军县人。
他被封为冠军侯,不过是因地取侯名,刘秀给他衣锦还乡的机会罢了。
但或许是因为冠军侯这个名头实在是太重了,贾复在当了13年的冠军侯之后,还是被刘秀改封为了胶东侯。
当然刘秀也没有亏待他,在改封之后增加了他的食邑。
天下平定之后,贾复知道刘秀不想看到功臣拥兵自重,于是他主动辞去兵权,回归了自己的老本行:研究儒学。
建武三十一年,贾复去世。虽然史书没有记载他的出生年份,可从他的经历来看,他起码活了五六十岁。
可以说是历代冠军侯里人生最圆满的了。
04、第四个冠军侯窦宪
历史上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冠军侯,是东汉名将窦宪。
他和霍去病有颇多相似之处。
首先,他是外戚。
霍去病本是一个奴婢的私生子,可是他的姨母卫子夫被汉武帝看上之后,扶摇直上当上皇后,他也有了征战沙场立功的机会。
窦宪的出身比霍去病强得多。他的曾祖父是西汉末年及新朝的大军阀窦融,因投奔刘秀而缩短了刘秀平定天下的进程,窦氏也由此显赫,“自祖及孙,官府邸第相望京邑,奴婢以千数,于亲戚、功臣中莫与为比”。
只是窦氏传到窦宪这一代的时候早已没落,窦宪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因罪被诛杀的。
眼看窦氏就要一蹶不振的时候,窦宪的妹妹进宫并得到汉章帝的宠爱,很快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后来更是成为东汉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太后。
窦宪也由此发迹。
其次,窦宪和霍去病一样,对匈奴战功赫赫。
霍去病一生最大的功绩,就是在对匈奴的作战当中六战六捷,拿下河西走廊,完成封狼居胥的伟绩。
而窦宪亦是对匈奴作战的一代名将。
当然窦宪不像霍去病那样年少从军。他年轻的时候在京城欺男霸女,后来更是仗着妹妹是太后骄横无比,权势滔天。
谒者韩纡曾经参与过窦宪父亲被诛杀的案件,窦宪公报私仇,直接杀了韩纡,割下他的首级放到父亲墓前。
都乡侯刘畅在汉章帝去世之后进京祭奠,得太后青眼,窦宪害怕刘畅分他的权,直接派出刺客把刘畅杀死。
窦宪这事做得实在是太过火,连他的妹妹窦太后都对他忍无可忍,下令把他幽禁。
窦宪这才害怕了。
他为了将功赎罪,主动请求出击匈奴。
当时的匈奴已经不复霍去病时期的强大,在经历两汉历代皇帝的打击之后,早就分成了南匈奴和北匈奴。
其中南匈奴是亲近汉朝的,北匈奴是视汉朝为敌人的。
窦宪要讨伐的,便是北匈奴。
此战,窦宪率精兵1万多人,出塞三千余里,把匈奴单于打得崩溃逃走,诛杀匈奴将士1万3千多人,俘获牛马骆驼等百万头,北匈奴及其归附者81部,共计20多万人投降。
窦宪在燕然山上刻石记功而还。
这就是成语“燕然勒功”的由来。我们背过的名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就是用的窦宪这一典故。
2017年,窦宪当时记功的石刻在蒙古国中戈壁省被确认。这也是东汉辉煌战功的见证。
窦宪大胜而归,被封大将军,位列三公之上。
汉和帝想把他封为武阳侯,食邑2万户,他却拒绝受封。
随后,窦宪再次派兵出征,彻底平定了北匈奴,一时之间,东汉无可以与之争辉者,窦宪也权倾朝野,愈加骄纵跋扈。
后来窦宪居然想和窦太后的情夫密谋弑杀汉和帝。
汉和帝提前知道了他们的阴谋,先发制人,抓捕了与窦宪合谋的人。、
但是汉和帝念在窦宪的功劳以及窦太后的面子,没有当众诛杀窦宪,而是先封他为冠军侯,让他去到封地之后,再勒令他自尽。
窦宪的妹妹窦太后也自此退隐,不再干预朝政。
可以说,窦宪的这个冠军侯,是汉和帝想给窦氏留最后一丝颜面的过渡性产物。
不过以窦宪的战功,也算是衬得起这个封号了。
05、写在最后
可以看到,历史上的这4个冠军侯,霍去病英年早逝,霍嬗少年夭折,窦宪更是封侯不久即被杀。
唯有贾复,虽然一度当过冠军侯,但最终的封号是胶东侯,他也是唯一一个人生完满的冠军侯了。
两汉之后,虽然再无冠军侯的正经封号,可是“冠军”的用法却沿袭了下来。
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冠军将军”,秩第不低。
唐朝有“冠军大将军”,是武官的第四级。
直到清朝仍有“冠军使”,是銮仪卫及旗手卫的首领。
而到了现代,“冠军”这个词有了更广为人知的含义,那就是第一名。
那么,你觉得历史上的这些冠军侯,哪一个更担得起“第一名”的含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