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诸葛亮足智多谋,为蜀汉江山鞠躬尽瘁、操劳一生,最后累死五丈原,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忠与智的代表人物。
但少有人知的是,国民党政府蒋介石身边有一个谋士叫杨永泰,人称民国第一谋士,心狠手辣,诡计多端,有“毒诸葛”之称。
他初期深受蒋介石器重,为蒋介石政权稳固,设下三条毒计,为蒋政府立下汗马功劳。
杨永泰
第一计:“削藩之策”,让各路军阀俯首称臣,听命于蒋介石。
第二计:“政治剿共”,让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开始两万五千里长征。
第三计:“掏心术”,兵不血刃结束了“四川王”刘湘的割据。
1928年的春天,第一次下野复出不久的蒋介石意气风发,打算第二次北伐,于是就要求自己的结拜兄弟,时任国民党政府外交部长的黄郛来协助自己。黄郛则向蒋介石推荐了一个叫杨永泰的人,说他:“满腹经纶,足以堪当大任,其才弟不及也,………若能善用,定能助兄完成大业”。
文人相轻,自古皆然,黄郛之才,甚得蒋介石佩服,黄郛说杨永泰之能还更优秀,让蒋介石满怀期待。
这个杨永泰是何许人也,能让蒋介石如此期望。
陈果夫,陈立夫
陈果夫、陈立夫
杨永泰,字畅卿,1880年出生于广东茂名。家境优渥,上过私塾,先后就读于广州高等学堂和北京政法学院,也算是学贯中西之人。杨永泰早年追随孙中山,后投袁世凯,素有野心,也有能力,1920年4月,杨永泰担任广东省省长。
北洋政府垮台后,他失去工作,隐居于上海。
1927年蒋介石第一次下野之后,杨永泰观风使舵,认为桂系军阀奇货可居,便向李宗仁、白崇禧上书,阐述了他对中国时局的看法,表示自己愿意协助李宗仁、白崇禧成就一番大业。
由于李、白二人鄙视其“三姓家奴”人品,婉拒了杨永泰的毛遂自荐。
如果李、白二人接受了杨永泰加入其阵营,“毒诸葛”杨永泰加上“小诸葛”白崇禧,中国的历史也许是另外一个模样 。
满怀激情的杨永泰遭到李、白二人冷落。大有英雄无用武之地之感,心情失落犹如身至冰窟,全身凉透。正在惶惶无门之时,他收到了蒋介石的邀请,让他重新出山。
1916年间杨永泰和黄郛在两广护国军都司令部任职,同为文人,倒也兴趣相投,两人遂成为好友。在得知蒋介石需要人才之际,第一时间便向蒋介石推荐了好友杨永泰。
黄郛与蒋介石两人都是东京振武学校的同学,还是结拜兄弟,对于把兄弟给自己推荐的人,蒋介石给予了极大的信任,杨永泰遂成为蒋介石第一谋士,为其出力不少。
杨永泰果然不负蒋介石期望,显示出自己的出众才华,将自己的阴狠险辣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为了巩固蒋介石的统治,排除异己,出了不少坏主意,最狠毒的就是以下三招。
毛泽东主席
第一计,结束军阀割据。
袁世凯死后,中国从此进入军阀割据时代。蒋介石虽然后来北伐成功,消灭了直系、皖系军阀,名义上统一了中国,但军阀割据局面仍然没有结束。其中势力最大,就是张学良、冯玉祥、阎锡山和李宗仁、白崇禧这些新军阀了。他们虽然各自为政,但利益攸关之时也会拧成一股绳,抱团取暖对付蒋介石的中央军。
杨永泰根据各个军阀特点,采用不同策略,或拉拢、或收买、或围剿,一一击破。
对于张学良的东北军,利用宋美龄与张学良的朋友关系,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实施拉拢政策,使其归顺蒋政府。
对于李、白二人的桂军制定“灭桂策”,虽李、白二人势力范围很广,但杨永泰看准桂军兵力过于分散,采取“斩头切尾击腹”之策,使其首尾不能相顾,“蒋桂战争,以李、白二人失败告终。
对付西北冯玉祥西北军,使用金钱收买,西北边陲,生活贫苦。石友三、韩复渠、孙殿英在白花花的袁大头面前瞬间拜倒在地。
蒋介石采纳了杨永泰的建议,果然极为奏效。
1930年之后蒋介石基本控制了全国局势,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收拾各路军阀成功,蒋介石对杨永泰刮目相看、大为赞尝。
李宗仁、白崇禧
第二计:逼迫红军长征。
1932年,蒋介石准备对鄂豫皖苏区进行第四次围剿。在关键时刻,杨永泰再次对蒋介石献出妙计。由于前三次围剿失败,蒋介石便问计于杨永泰,一番细致分析以后, 杨永泰对蒋介石说道:“红军不同于桂军、东北军和西北军。他们是由一个政党领导,组织严密,有崇高信仰,深得民心。红军将领不畏生死、不贪腐,也不会屈服。官兵平等,应该用不同的方法。而总裁的失策是,把红军看成了跟军阀一样的军队。 “ 应采取‘政治剿匪’,‘三分军事,七分政治’。”
“七分政治”,就是要破坏红军和根据地人民的良好关系。对苏区周围的贫苦百姓应送粮送钱给予关怀,让民众对政府产生信任,孤立红军,动摇老百姓对红军看法,主动帮助我们对付红军”。
“三分军事”就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对付红军,打败红军,心无旁骛”。
由此可见,杨永泰确实细致入微、善于利用人性来看待问题。
1933年3月,蒋介石前往汉口亲自指挥“围剿”,任命杨永泰为“剿共”司令部秘书长。
杨永泰毒计果然奏效,红军在国民党的“围剿”下步步失利,被迫撤退,离开鄂豫皖根据地,向西撤离。
1933年9月,蒋介石对中央红军发起了“第五次围剿”,杨永泰的“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得以继续发挥作用,只用了一年多时间,中央红军就被迫从苏区撤离,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人员从出发时的8万多,锐减到2万余人,战湘江,翻雪山、过草地,历经千辛万苦,才突破蒋介石围剿,若不是在遵义会议上确定了毛主席的领导地位,红军的星星之火有可能熄灭。
第三计:解除刘湘武装。
1934年,蒋介石的中央军一路围剿红军,来到四川。四川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资源丰富,素“天府之国”美称。蒋介石看着富庶的四川,心想:如若将四川换成自己的的人,富饶的四川对自己完成大业一定有莫大的帮助。遂暗授机宜,要中央军以协助川军围剿红军为由,进驻四川。
刘湘
老于江湖的刘湘岂能不知蒋介石的小九九,他看出了老蒋的险恶用心,就向蒋介石承诺,消灭红军我们川军能行,不需中央军协助,只需政府给我们提供枪支弹药和军费。并拟定了一份详细的军需物资单据呈现给蒋介石。
蒋介石看罢单据,大为恼火,对杨永泰说:“刘湘打的一手好算盘呀,我给他出武器弹药,他扩张势力,简直是岂有此理,永泰,你怎么看”?
杨永泰胸有成竹地说:“总裁不要生气,我有一计,刘湘不是要钱要枪吗?给他。刘湘不让中央军入川吗?答应他。但是告诉他我们派一个参谋团去帮他们出谋划策,不带一枪一弹,这总该可以吧。”。
蒋介石派人将这一条件告诉了刘湘,刘湘思忖片刻,只要中央军不进驻四川,一切都好商量,便答应下来。
刘湘终归斗不过阴险毒辣的杨永泰, 蒋介石派去的参谋团到了重庆,按蒋介石布署,赖在四川,无论什么情况下就是不回中央政府。
眼看时机成熟,参谋团提出,为了团结一致,便于政府高效运作,要组建四川省政府,私底下对刘湘的部下各种封官许愿,制造猜忌和矛盾,将川军分化瓦解。任命18个行政专署督查专员,收买人心,逐渐渗透,刘湘手下大部投向中央军,使刘湘失去了对川军的控制。
杨永泰献出的三计,招招见血封喉,一招比一招阴险毒辣,为蒋家王朝的巩固立下汗马功劳。
汪精卫
但素有野心的杨永泰不甘心只做蒋介石背后“男人”,他有更大的目标。
1935年11月1日,国民党“行政院”院长汪精卫在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上遇刺,杨永泰得知消息后心花怒放,他终于等到一个机会,向更高的目标行政院长位置发起冲锋。
但竞选国民党“行政院”院长一职时,遭到了陈果夫、陈立夫兄弟及其派系众人的坚决反对而落选,虽身为蒋介石眼前红人,但蒋介石也不好明目张胆的强行通过。
落选后的杨永泰心灰意冷,以辞去秘书长之职,准备出国考察为由,以此来要挟蒋介石。蒋介石对杨永泰进行了假意挽留,最终接受了他的辞呈,将他调到湖北,任湖北省主席。
此时的杨永泰虽贵为一方大员,但杨永泰的想法是:调任湖北,是失去信任,被抛弃。
不亏是“毒诸葛”,生性多疑的蒋介石确有此想法。
杨永泰的“削藩策”策,让地方军阀土崩瓦解,归顺中央政府,红军也被逼走大西北,元气大伤,在蒋介石眼里,红军已不足为患,自己的江山已经稳固,不需要杨永泰再出谋划策。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杨永泰能力太强,野心很大,让蒋介石非常忌惮。其性格刚烈,办事雷厉风行,参与蒋介石的决策时敢于担当,坚持己见,自认无误时很少妥协。
甚至自作主张,把将蒋介石手令扣压不发,事后解释是怕蒋介石在愤怒之下发出的手令有错误,这在生性多疑的蒋介石眼里,是不可接受的逆天大罪,这不是没将我这个统帅放眼里吗!
蒋介石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再加上功高震主,这样的人能寿终正寝吗?
1936年10月25日,杨永泰应邀参加完日本驻汉口领事馆宴会后,准备乘船返回武昌。这时,人群中窜出一位蒙面的刺客,冲到杨永泰的面前,几声枪响后,杨永泰一头栽倒在地,气绝身亡,终年56岁。
关于杨永泰被刺的原因,有多种说法。其中流行的说法是,是权力之争,此案最后也是不了了之,至今也没有定论,幕后真凶也没有揪出。
而得知杨永泰遇刺身亡的消息后,蒋介石的反应异常平静,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声“知道了”,没有过多表示。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之际,看着无力回天、四处溃败的军队,他若有所思地说:“若畅卿(杨永泰)在,(局面)何至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