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月下旬的一天,在设在朝鲜北部成川郡君子里一个矿洞中的志愿军总部,司令员彭德怀望着地图上东西两线的敌我态势,下定了向“联合国军”动手反击的决心。
问题在于先从哪里动手。
横城、砥平里一线,共有美军5个团和南朝鲜3个师,还有配属美军的法国营、荷兰营等部队。
中朝联军虽有6个军兵力,也不可能同时出击将其全部吃掉,只能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要么砥平里,要么横城,二者只能先打其一。
彭德怀先与参谋长解方研讨,未获定论,又分别致电邓华、韩先楚,征询两位副司令的意见。
41岁的邓华认为应该先打横城,38岁的韩先楚则主张先打砥平里。
一向果断的彭德怀,觉得两人的理由都挺充分,愈发举棋不定。
8日下午,他决定先打砥平里,当天深夜又觉得还是先打横城更有把握。
9日晚,韩先楚来电再次陈述理由,力主先打砥平里,彭德怀又决定先打砥平里。
可电报发出后,他又疑虑起来,邓华毕竟是东线指挥官,他对东线敌情是不是更了解些呢?
于是,他又致电邓华,指出邓、韩两个方案的利弊,“究竟如何打法,由你最后决定”。
邓华还是坚持先打横城之敌。
彭德怀表示同意,毛泽东也认为“布置甚好”。
而与韩先楚所见略同的,偏偏是“草原之狐”李奇微!
横城反击战打得很顺利。2月11日晚发起攻击,13日晨结束战斗,歼敌1.2万余人,其中俘虏7800余人,内有美军500多人。
志愿军反击砥平里,则从一开始就预示着失利。
横城得手后,邓华认为砥平里之敌已成惊弓之鸟,怕其逃跑,即以分属三个军的三个团发起攻击。
由于我军建制混乱,缺乏统一指挥,也没有进行炮火准备,谁到谁打,连攻两夜未下。此时敌人援兵已到,我军粮弹大都耗尽,不得不撤出战斗。
韩先楚认为,砥平里是关系战役全局的枢纽、“打点”。砥平里受挫无论有多少原因,最根本的是没有看到这个不起眼的小村庄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不幸的是,这一点让李奇微看出来了。
打下横城后,砥平里守军的确是准备逃跑的。南朝鲜军战力弱,几乎是一击即溃,当官的或者乘车逃跑,或者藏入深山寻机再跑。
反正美国人有的是枪炮,而南朝鲜缺的是军官,只要活着跑回去,官照当,兵照带。
而美军仗着机械化动作快,发现战局不妙,或是被我军穿插迂回,也是赶紧上车开溜。
三战皆北,李奇微虽然积极打气,以图振奋军心士气,但美军依然心存余悸,士气不高。
2月13日,驻守砥平里的美二师二十三团团长弗里曼,向美十军军长阿尔蒙德少将报告,认为中国军队已经对砥平里形成包围之势,应立即向南撤退。
阿尔蒙德当即表示同意,并立即报告了李奇微。李奇微则下令死守砥平里,同时调兵遣将增援砥平里。
砥平里是位于横城、汉城中间偏东的一个村庄。如果以朝鲜半岛的中心画个“十”字,砥平里几乎就在那交叉点上。
这种地理位置在此前此后的战争中或许并不重要,但这一时刻,李奇微却认定它“是阻止中国军队前进的关键所在”。
如果砥平里失守,就会使西线美九军右翼和原州地区美十军左翼全部暴露。如果美九军遭受攻击,将使全线龟裂,并丧失反击的重要据点,形成连锁反应,守住砥平里是绝对必要的。
他成功了。
《美国第8军简史》称:“第二师在砥平里的英勇坚守后来证明是挡住共产党进攻的转折点。”
《韩国战争史》认为:“砥平里战斗,是美军同中共军作战中,在战术上取得的第一个成功战例,鼓舞了全军的信心和希望,解除了美决策当局对战局发展的顾虑。这次胜利的意义可与英国第八军在阿拉曼取得的胜利相比拟,也可以说是‘第二仁川’。”
(“草原之狐”李奇微)
字里行间,简直要把李奇微捧成“大救星”了。
人人皆知的一个事实是,就在此后不久,第四次战役尚在进行中,李奇微就接替那位“老爷子”麦克阿瑟,擢升为“联合国军”总司令。
据说在砥平里之战失利后,邓华主动检讨,表示要承担此战落败的全部责任。
而提出先打砥平里的意见却未被采纳的韩先楚,在此后三十多年中,一直为此而遗憾。作为一个忠于祖国的军人,他真正遗憾的是自己的态度不够坚决,没有把自己的意见坚持到底。
历史既已生成,不可能推倒重来,但这件事还是给历史和军事爱好者们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如果韩先楚坚持先打砥平里这个意见并得到采纳,那么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会不会产生完全不一样的结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