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网报道,近期中国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于里约热内卢会见了印度外长苏杰生。王毅强调,中印作为两个相邻的发展中大国,双方的共同利益远多于分歧。彼此应将对方的发展视作机遇,携手达成共同发展与振兴的目标,这对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有着积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苏杰生称,印方期望重新启动相关对话机制,借助强化沟通来维持两国关系不断改善与发展的良好态势。中印之间的共识远多于分歧,双方需要用战略眼光看待双边关系,以更为积极的态度去处理相关问题,避免让具体分歧来界定两国关系。

要晓得,在中印双方最高领导人会面之前,他们已在喀山举行了峰会,并且就中印关系的稳定发展达成了共识。在此之前,中印双方还针对边境问题形成了解决方案。据印度媒体10月底的报道,中印两军已在两国边境实际控制线实现脱离接触。显而易见,近期印度相当配合,有缓和中印关系的意图并展现出诚意。在中印达成边境协议之后,苏杰生顺势会见王毅,两国外长会谈的氛围较为融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印在喀山会议之后,双边关系开始“解冻”。此次中印外长于巴西会晤,对双方关系的进一步回暖有所助益。在会晤中,王毅再次阐明中方对中印关系的立场,且强调要力求尽快在恢复直航、互派记者、便利签证等方面达成实际进展。实际上,这些是中方过往一直在强调的内容,如今印方提及这些要点,这从侧面表明印度终于听取了中国的劝告。就在此次会面结束后不久,有媒体报道,美国、加拿大等成员方在世贸组织(WTO)农业委员会提交了一份关于印度大米和小麦价格的反向通知。记者获悉,该通知阐述了上述共同提案方对印度在2021 - 2022和2022 - 2023销售年度大米和小麦过高的市场价格支持(MPS)的担忧,还披露了印度报告的数据与世贸组织其他成员计算结果之间的差异。美国代表共同提案方提交此文件,并声称分享这些信息是为了“提高透明度”,美方指责印度的政策致使生产过剩,进而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

许多人一提到印度的大米,首先就会联想到“世界粮仓”这个词。印度是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之一,其大米在满足国内14亿人口的粮食需求之外,还对众多依赖进口粮食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支撑。有数据表明,印度大米的出口量占全球出口量的40%以上,在粮食领域可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恰恰是这一重要地位使得印度成为众矢之的。美国近期言辞激烈地批评印度的大米政策,宣称印度政府给予农民的补贴过高,从而将全球粮价压制得很低,让其他国家的农民难以生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美国以维护他国农民利益为由指责印度,这毫无道理可言。众所周知,饥饿问题至今仍是全球最紧迫的问题之一。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粮食和农业信息及预警系统近期发布的《作物前景与粮食形势》季度报告指出,由于区域冲突、天气条件不利等因素,全球45个依赖外部粮食援助的国家饥饿现象正在不断加剧。美国对众多国家的粮食危机视而不见,却指责印度粮食产能过剩,其目的不过是打压印度粮食生产,进而维护自身的粮食霸权。

美国此次发难并非偶然。美国作为全球经济和贸易规则制定方面的资深参与者,其农业产业规模庞大且影响力非凡,大型农场主集团掌握着政治话语权和大量资本。在国际农产品竞争领域,印度大米以价格优势大力拓展市场,抢占份额,这必然触动了美国的利益。美国的玉米、小麦等传统优势作物出口商,看到印度大米在中东、非洲等粮食进口大区大受欢迎,订单量持续增加,自身市场份额被挤压,于是联合国内的农业游说力量,向政府施压,促使政府在世贸组织对印度进行问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印之间的合作因某些美西方国家的因素而变得密切起来。然而,我们仍需谨慎对待印度。印度心怀“大国梦”,对于中国崛起,其心态是复杂的。一方面,印度想要从中国发展中获取红利;另一方面,印度对中国崛起心存忌惮,担忧中国发展会对自身构成威胁。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美西方国家再次以这些理由拉拢印度,印度是否会重蹈覆辙就很难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