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蒋氏到底懂不懂战略?这是很多人都疑惑的问题。
1948年8月17日~22日,陈毅在召开的中野2纵、6纵团以上干部参加的整军会议上说道:
蒋氏不是完全不懂战略的,多少懂得一点。蒋氏的方针是无论如何把战争摆到解放区。
解放战争时期,无论是蒋氏的战术如何变换,他的目的就是要把战争放在解放区来打。他的目的是,使他的管区不受战争的影响,或付出得很少,这样三五年过后,就会拖垮解放区。
既然早就识破了蒋氏的阴谋,那为何不在1946年,内战刚爆发的时候,就把战争推向蒋管区呢?
说起来,这就是一个内线作战还是外线作战的问题。
军事上的内线和外线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是作者这种军事“小白”能够讲明白的。但以作者浅显地理解,“内线作战”,指的是在根据地作战,是防御性质的;而“外线作战”,指的是在敌占区作战,是进攻性质的。
对于由内线转外线作战,在红军时期、抗战时期都有很多经典战例。
就以抗战时期的山东根据地为例,每逢日军“扫荡”和“蚕食”,只要采用了“翻边战术”,根据地不仅不会缩小,反而会扩大。
山东根据地之所以会取得这么大的成果,关键在于罗荣桓元帅提出的“翻边战术”。
伟人曾经这样评价罗荣桓元帅的“翻边战术”:
“敌人蚕食了,是面向根据地,还是背向根据地?罗荣桓的翻边战术不是战术,而是战略。他掌握山东局面以后,敌人越蚕食,根据地越扩大。”
如何来理解“翻边战术”呢?日军来“扫荡”或“蚕食”,八路军除在内线留下相当兵力与敌相持后,主力部队则向外线出击。进入敌占区后,放手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或游击区。
敌人“扫荡”或“蚕食”失败后,八路军趁势而进,把刚开辟的根据地或游击区稳固下来。这就是扩大。
敌人若卷土重来,“扫荡”或“蚕食”的地域就不是老根据地了,而是新建立的根据地。
八路军仍然采用老办法,留下一部兵力在新开辟的根据地与敌相持外,主力继续向外线出击,开辟新的根据地或游击区。就这样周而复始,只要敌人发起“扫荡”或“蚕食”,根据地就越扩大。
图片来自网络
面对根据地的不断扩大和八路军的日益壮大,敌人不“扫荡”不行,“扫荡”也不行。对山东根据地的“翻边战术”,敌人毫无办法,苦不堪言。
刘帅对罗荣桓的“翻边战术”更是赞叹有加,他把“翻边战术”称为“敌进我进”,就是我军敢于脱离自己的后方,进入敌人的后方。
至于蒋军,对“翻边战术”更是印象深刻,他们更是直接地把“翻边战术”称为“你到我家来,我到你家去”。
既然外线作战有这么多的好处,那为何不在1946年初,内战刚爆发的时候就到外线作战呢?
相对外线作战,在内线作战能够得到群众的大力支持。简而言之,就是“饿了有饭吃,渴了有水喝,伤了有人抬,死了有人埋。”战士们只需要安心打仗就可以了。
因而,在解放战争初期的苏中七战七捷、莱芜战役的大胜、陕北的三战三捷都是建立在根据地群众的大力支持上的。
而外线作战,危险和困难则要大大增加。面对陌生的环境、不配合的群众、优势的敌人,不熟悉的敌情,一切都是两眼一抹黑。稍有闪失,就不仅仅是失利的问题了。
黄克诚在八路军刚进入东北的时候曾提到过一个“七无”现象:“无党、无群众、无政 权、无粮、无经费、无医药、无衣服鞋袜”。
在这种不利局面下,若不是有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领导,八路军是很难在东北坚持下去的。
内战作战有诸多优势,但劣势也很明显;外线作战有诸多劣势,但优势同样也很明显。
内战爆发之初,八路军有正规军120余万,蒋军有300余万。蒋军发动进攻时,把战场推进到解放区,这就意味着有400万人在解放区作战。
要知道的是,蒋军进入解放区后,并不是随身携带大批军粮的,而是就地筹集;部队的缺额也不是后方补充,而是就地征集,也就是“拉壮丁”;构建阵地、工事所需材料也不是从蒋管区运来,而是就地搜集。可想而知,这个“筹集”、“征集”和“搜集”给解放区群众带来多么大的伤害。
而且,这个仗也不是打个一天两天就能结束,而是反复的拉锯战。
拉锯战的严重后果是,不仅存粮、牲畜、家禽被吃光,大批壮丁被拉走,老百姓连地也种不了。
不种地,哪来的粮食?没有粮食,就没有饭吃,没有饭吃,哪能打仗?
就以彭总在陕北攻打佳县的那一仗为例。佳县本非战略要地,而彭总要打佳县的目的仅有一个,佳县存有蒋军的大批军粮。
而打佳县,前提是要为部队准备三天军粮。为了筹集军粮,佳县县长倾尽了全力。首日,吃尽了佳县的所有存粮;次日,吃尽了佳县的所有家畜和家禽;三日,吃尽了佳县的春粮青苗。
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佳县都见不到一只家畜和家禽,都给吃断种了。
图片来自网络
虽然在1946年,我军消灭了蒋军97个半旅70余万人,俘虏了大量的蒋军士兵。可这些俘虏也得吃饭啊!
因此,在1947年初,虽然我军节节胜利,但这个仗,在解放区内是打不起了。要想继续打下去,只能把这个仗推向蒋管区去打。
外线作战虽然相比内线作战有诸多不利条件,但有一点,那就是可以因粮于敌。
可把战场推向敌占区也不是随随便便的一句话这么简单,起码要具备两个条件:
其一、战场形势有利。
经过了1946年大半年的作战,蒋氏也意识到自己的进攻策略失败。于是改变策略,把山东和陕北作为进攻的两个方向。
可如此一来,蒋氏两个“拳头”是捏起来了,但胸脯却露出来了。这就在客观上为解放区向外线作战创造了条件。
其二、我军经过大半年的战斗,部队已经由过去的游击队整编为野战军,在大量歼灭蒋军的同时,也锻炼了队伍,加强了装备,具备打大仗的实力了。
邓公对解放战争初期为何要先打内战后打外线曾经有过一番讲话:
“解放战争初期,我们的装备不够优良,作战经验还不丰富,内线便于消灭敌人,便于组织和发展我们的力量,便于积累经验,所以先在内线打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取得了胜利的。”
从1946年6月内战爆发到1947年3月,我军已经歼灭蒋军70余万,逼迫蒋氏只得改全面进攻为重点进攻。到1947年7月,又歼敌40余万。蒋氏在一年间内损失了112余万兵力,战争的形势开始反转。
“我们把分散的游击队组成了野战军,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这时时机成熟了,就应该转到外线,否则就要吃亏。”
邓公所说的“吃亏”,指的就是在内线作战时间过长,解放区已经无法负担了。
1947年8月7日,中野在鲁西南战役结束之后,全军未经休整,12万余人在华野的掩护下,兵分三路向南疾进,千里跃进大别山。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刘邓大军先后跨越陇海路、黄泛区、沙河、涡河、洪河、汝河、淮河等重重障碍,于8月末进入大别山区。
此次进兵对于中野来说,既是一次成功的外线出击,又是一次未准备好的外线出击。因为就在中野7月28日刚结束鲁西南战役,7月29日,刘邓就接到了伟人的一封加急电报:
“现陕北情况甚为困难,如不能在两个月内以自己有 效行动调胡军一部,协助陕北打开局面,致陕北不能支持,则两个月后胡军主力可能东调,你们困难亦将增加。”
中野当时所面临的局势也异常危急,大军已经苦战一月有余,急需休整;天降暴雨,黄河水暴涨,蒋军正蜂拥而来,企图迫使中野背水作战。一旦蒋氏故技重施,再次炸开黄河大堤,中野12万人马将面临“灭顶之灾”。
虽然从表面上看,中野已经处于万分危急的时刻,但“危机”是由危险和机会两方面组成的。
进入1947年下半年,蒋军的重兵集团都已经麇集在山东和陕北,中原兵力严重不足。
如果此时能够出奇兵,向着蒋管区的腹心之地中原地带猛地一击,既可调动蒋军兵力回援,减轻山东和陕北的压力,又可以把战场推进到蒋管区,因粮于敌,可谓两全其美。
图片来自网络
因此,在1947年的8月7日,中野不顾大战之后,未得休整的困难,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征程。
由于挺进大别山需要途经黄泛区,中野把在战争中缴获的所有火炮全部掩埋。
既然无法带走,那为什么不把火炮留给兄弟部队呢?
一来,中野要提前挺进大别山是临时做出的决定,根本来不及与兄弟部队交接。
二来,鲁西南地区敌情复杂,敌我双方处于一种犬牙交错的状态,缺乏顺利交接的战场环境。
部队没有重型装备,攻坚无力,这也是中野在挺进大别山后,为何在初期陷入被动的原因之一。
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在当时,只要能够顺利挺进大别山,就是中野的胜利。
中野挺进大别山后,陈赓率部在山西、河南交界的垣曲、济源之间东渡黄河,切断了陇海铁路,使蒋军由郑州至潼关一线不通,把胡宗南部封闭在了关中,使其无法增援关内战场。
就在陈赓率部横扫豫西的时候,华野在山东寿张和阳谷一带南渡黄河,全歼蒋军整编57师,在黄河以南站稳了脚跟。
至此,中原地区,由蒋军进攻解放区的后方基地变成了我军战略进攻的前进基地。
解放战争攻守易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