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刘伯承在成都养病期间,通过一个叫吴玉章的朋友介绍,结识了杨闇公。

他们二人一见如故,聊得非常投机,杨闇公对刘伯承的才华非常佩服,他在日记中写到“伯承,真是一个天才。”

那时候,杨闇公已经是一名共产党员,而刘伯承当时则是川军里的一个团长,杨闇公非常看好刘伯承,觉得他是非常有爱国情怀的人,便邀请他加入我党。

不过刘伯承一开始并没有选择答应,而是在经过两年的思想准备之后,才真正决定加入我党。

那么,为什么刘伯承最初拒绝了杨闇公的邀请?两年后,又是什么因素促使刘伯承改变了主意,加入了我党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92年,在中国西南部的重庆,一个小男孩诞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里,他就是后来闻名遐迩的刘伯承。

刘伯承的童年是在一所私塾度过的,在那里他学习了儒家经典,同时也让他接触到了一些与革命有关的新思想,这些新思想激发了他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思考。

当辛亥革命爆发的时候,四川的老百姓为了保护自己的铁路不被清政府卖掉,发起了保路运动。

刘伯承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这场运动,成为四川保路军的一员,积极参与到这场保卫铁路和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当中。

清王朝灭亡之后,刘伯承一直跟随孙中山先生,投身于反对军阀统治的斗争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3年,中国政局发生了一件巨大的丑闻,军阀曹锟通过贿赂手段企图成为民国总统,这事件震惊了全国。

同年10月,孙中山先生发出号召,组建讨贼军,以对抗曹锟的非法行为,熊克武被孙中山任命为四川讨贼军统帅。

当时,刘伯承是川军的一名团长,但他的指挥才能已经在军中广为人知。

由于他的上级旅长张冲不太懂军事,所以在实际作战时,张冲常常把指挥权交给刘伯承,让他全权负责制定战术和指挥战斗。

4月3日那天,敌人集结了大量兵力猛烈进攻重庆,上级命令刘伯承负责抵挡敌人的攻势,但战事并不顺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的友军拒绝配合,这导致刘伯承的部队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面对敌人的重重包围,刘伯承不得不带领士兵们突围,以避免被全部消灭。

战斗结束后,讨贼军内部有些人开始指责刘伯承,说他是失败的主要责任人。

这些指责有的是因为嫉妒他的能力,有的则是为了推卸自己的责任。

面对这些不公平的指责,刘伯承一度想辞职不干,但经过上级的劝说,考虑到大局的重要性,他最终还是决定留下来继续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刘伯承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和出色的指挥才能,连续取得了几场关键的胜利,并且成功夺回了成都,极大地鼓舞了军队的士气。

但是好景不长,有个叫赖心辉的将领畏敌如虎,他主动放弃了一个重要据点,让成都再次面临危险,熊克武见状赶紧命令刘伯承去支援赖心辉。

在刘伯承的带领下,将士们表现得非常顽强,最终击退了敌人,保卫了成都。

这场胜利后来被称为“龙泉驿大捷”,是刘伯承军事生涯中的一个巨大成就。

但是,由于猪队友赖心辉的拖后腿,敌人还是在四川多个地方与讨贼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一次尝试夺回大足城的战役中,由于友军根本不做配合,刘伯承的部队遭受了严重损失,最终没能守住大足。

对于这场似乎永无止境的战争,刘伯承感到非常愤怒和沮丧,他看到街道上空空荡荡,老百姓生活困苦,心里十分难过。

原本希望通过战斗来保护人民,但即使打赢了仗,老百姓的生活依旧艰难。

在战时他是指挥全旅的指挥官,战后他又变回了团长,打赢了功劳归别人,失败了责任全在他身上。

更让他感到心寒的是,在战争中他的战友只顾全自己,不顾全大局,他对此深感无奈却又无可奈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尽快拿下大足,刘伯承决定亲自到前线去侦察敌情,正当他全神贯注的观察前线时,突然看到前面的山坡上有几个影在移动。

这立刻让他警觉起来,几乎与此同时,一颗子弹从远处飞来,击中了他的右腿。

尽管腿部受伤,刘伯承强忍疼痛继续指挥战斗,在他的带领下,部队最终成功攻占了大足城。

战斗结束以后,刘伯承的腿伤恶化,于是他被送往成都接受治疗,1923年,刘伯承在成都一边养伤,一边思考着国家的未来。

在他养伤期间,讨贼军因内部分裂,一片大好的形势急转直下,重庆成都接连失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伯承深知,他们的失败主要是因为内部不够团结,各级指挥官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领导。

这让他非常难过,不仅为战斗的失利感到遗憾,更为国家的前途担忧。

那时候的中国,就像是一艘在暴风雨中迷失方向的船,不知道应该往哪里开,刘伯承也不知道怎么才能找到拯救国家的道路。

就在刘伯承感到迷茫的时候,好友吴玉章出现了,他像是一个指南针,给刘伯承指明了方向。

吴玉章不仅关心他的身体,还跟他分享了一种叫马克思主义的新思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吴玉章,刘伯承还认识了一个叫杨闇公的朋友,杨闇公不仅学问渊博,还有着火热的革命情怀,他曾在日本学习,对改变国家有着自己的看法。

通过吴、杨二人的介绍,刘伯承初次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比较系统而深刻的了解,杨闇公也对刘伯承的才华非常佩服,他在日记中写到“伯承,真是一个天才。”

杨闇公觉得刘伯承是个难得的人才,就热情地邀请他加入我党,可尽管两人相谈非常投机,刘伯承却并没有马上答应下来。

那么为什么刘伯承选择了拒绝?回顾刘伯承的人生历程,从辛亥革命开始,他为了国家的未来,已经奋斗了十几个春秋,这段经历让他明白,无论从事何种事业,都必须先理解其本质。

面对当时社会上纷繁复杂的各种思想潮流,刘伯承没有随大流,而是进行了认真思考和研究,既不轻易接受也不随便拒绝。

但是,一旦他做出了决定,这就说明他已经想得很透彻了,就会坚决走下去,所以面对杨闇公的入党邀请,他坦然回复。

“对于中国来说,究竟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哪种思想最适合。”

“这些都需要经过仔细考虑,如果仅仅因为竖起一面旗帜就盲目跟随,那就太不应该了。”

虽然刘伯承没有接受杨闇公的入党邀请,但他和杨闇公等人成为了好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思想也开始慢慢向着共产主义靠拢。

1925年,在吴玉章的引导下,刘伯承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考察,这次旅行极大地拓宽了他的视野。

他开始相信我党的道路才是中国人民的道路,回到四川后,刘伯承开始积极参与革命活动。

尽管还没有正式加入我党,但他的思想已经开始自觉按照党的方针行动,与吴玉章和杨闇公一起整顿国民党组织,对抗右派势力。

1926年5月,在杨闇公和吴玉章的推荐下,刘伯承正式加入了我党,这标志着他的政治立场发生了转变。

此后,他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是忠诚的共产党员和无产阶级战士,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奉献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