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这其中既有民俗活动、表演艺术,还有传统知识和技能。近年来,信阳市潢川县以不同形式开展非遗进校园工作,给“新生代”带来“新体验”的同时,也让“非遗”在校园中重焕生机。
12月6日,由信阳师范大学信阳理工学院主办,中共潢川县委宣传部、潢川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协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在信阳师范大学信阳理工学院报告厅和初心广场拉开序幕,活动吸引了上千名师生共同参与体验。
记者在理工学院初心广场看到,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心贡面制作技艺传承人刘来旺正在为师生们传授“潢川特产空心贡面”的制作技艺。作为该技艺传承的代表性人物,刘来旺已经从事空心贡面制作30余年了,他告诉记者:“随着现代食品种类的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于传统食品的了解少之又少,于是他就想到了利用体验式的方式和方法来带动并吸引年轻人来关注老祖宗留下的制作技艺,从而让大家了解美食背后的历史,让非遗技艺永续。”
一天的时间,上千名师生认真听、仔细学、动手做,全身心投入到了这场与“非遗”零距离体验和学习的活动中,让他们感触颇深。来自信阳师范大学信阳理工学院的学生王一龙兴奋地对记者说:“这样的非遗课程真是太有趣了,能够亲手跟着刘师傅制作空心贡面,很欣喜,也懂得了古人在传统技艺上的智慧,希望非遗进校园活动持续开展下去。”
信阳市潢川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胡冉冉表示,此次非遗进校园活动,县里的文化部门带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打击乐《锣鼓十八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舞蹈《火凌子》、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技艺《潢川空心贡面》等三项代表性项目。下一步,潢川县将继续通过多种形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校园,通过这种“零距离”的方式,在新一代年轻人中,“放大”非遗的影响力,使他们深刻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从而更好的延续我们的文化根脉,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