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间指针进入到1948年9月份的时候,当毛泽东主席和他所领导的人民军队厉兵秣马,紧锣密鼓地组织准备前所未有的大决战的时候,蒋介石却在8月31日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本月份军事稳定,各战区无甚变化,惟陕北36师损失半数,殊为遗憾。其他经济、教育、政治较有进步,其乃国家转危为安之一月乎。”
透过蒋介石的日记,可以看出,他对已经过去的8月份还是比较满意的。除西北战略方向发生的澄(城)合(阳)战役,国军整编36师遭受歼灭性打击外,其他战场上相对平静。众所周知,大决战第一战辽沈战役于9月12日发起。可以说此时已经到了大决战的前夜,可蒋介石此时为何还如此麻木呢?为何还做出“无战事”,有可能“转危为安”的令人贻笑大方的战略判断呢?
其一,蒋介石对8月份未发生大的战事抱有一定乐观。
相对来讲,1948年8月份,确实是一个相对“无战事”的月份。此时东北战场正在进行整训,并就是否南下北宁线作战问题进行战略战役层面上的磋商;华北战场这个月也没打什么大仗;华东战场和中原战场继上个月打了豫东战役、兖州战役、襄樊战役后,也进入了战略性的休整。
这样一来,只有西北战场上发生的一场不大规模的澄合战役,才让蒋介石在他的日记中记上了一笔。也难怪,与7月份好多战场上好几个大败仗相比,8月份只是1个师遭到歼灭性打击,这确实令蒋介石聊以自慰,甚至使他一度又有些飘飘然。因为,蒋介石是按他的常理惯性思维作出的判断,解放军经过几个大仗之后,没有相当长时间的休整,是缓不过来的,是不可能连续作战的。
回过头来看,蒋介石的这种乐观,马上就为他接下来的悲观埋下了伏笔。
其二,蒋介石对即将到来的大决战形势缺乏战略预判。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与国民党蒋介石判断得大相径庭,毛泽东和人民解放军早就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大决战的各项组织与准备。
就在蒋介石刚写下各战区无什么变化的日记没几天,林彪的东北大军已开始秘密南下北宁路。9月12日,辽沈战役打响。
由于缺乏事前战略预期判断,上至蒋介石,下至东北“剿总”卫立煌、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谁都没有想到东北战事先从锦州方向打起。
蒋介石知道锦州战事一起,等于给他的“无战事”、“转危为安”的战略判断打了一个响亮的耳光。好在他知道,锦州战役关乎的是东北国共相争生死存亡的大命运。于是,他开始飞赴沈阳、飞赴北平、飞赴葫芦岛,赶紧布置战事。
亡羊补牢,犹未晚也。话是这样说,但这样决定生死的大决战,没有个前瞻的战略预判和准备,显然是犯大忌的。这也基本上注定了整个辽沈战役期间,蒋介石的战略指挥只能是按着招招被动、亦步亦趋的逻辑走下去,直到整个东北国军被彻底团灭。
其三,蒋介石对大决战前夜的暂时相对宁静缺乏敏感。
前苏联有个影视叫《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黎明前的这种静悄悄,只是一种表象,接下来的往往是黑云压城、山雨欲来。蒋介石起家于黄埔,经历过北伐的风雨,见过抗日战争的大阵仗与血雨腥风,我们无法想象与理解,以蒋介石的经历和认知,为何在国共即将进行生死对决的大决战前夜,依然还如此麻木,依然还如此不够敏感,依然还如此笃定“无战事”与“转危为安”。
无独有偶的是,如果说第一个大决战辽沈战役,蒋介石没有想到还情有可原的话,那么,第二个大决战淮海战役,蒋介石同样还是没有想到。当战役第一阶段发起后,还是惯性以为“有包围歼灭黄(百韬)兵团之企图,并未察觉歼灭其江北主力于徐州地区的整个战略意图”。这一点,杜聿明后来也曾回忆说:蒋介石和顾祝同等人“并未料到解放军已有一半以上兵力担任阻击打援,并准备在淮海战役中实行战略决战,消灭国民党军。当然我也未料到这点”。
至于平津战役,蒋介石虽也料到东野的林彪大军迟早要入关,迟早会同华北部队与傅作义集团对决。但还是没想到林彪大军会那么早、那么快入关。
看来,蒋介石对大决战前夜的这种“无战事”、“转危为安”的麻木乐观,不是简单几句所能解读得了的。他既是蒋介石战略指导能力根本不够的一个体现,也是蒋介石根本不是毛泽东对手的一个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