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真实。不少军迷们问帅克,热播的巨制电影《长津湖》,穿插7连只知道是宋时轮9兵团的,这一点从连长伍千里报告时称“9兵团穿插第7连”的那句台词中便可得到佐证。而稍有军事常识的人又都知道:报自己单位的名号时,一般往上不超过两级,即通常是某团某连。
那么,穿插7连到底隶属于9兵团的哪个军呢?9兵团含有3个军,即20军、26军、27军。因26军在长津湖战役中担任战役预备队,故排除。那么穿插7连最终是隶属于20军还是27军?电影中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我们知道,任何一支军队都非常讲究荣誉、讲究隶属、讲究传承。基于此,军迷们提出隶属于谁这样的问题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事实上也确实有必要把这一问题厘清,使我们在观影时有个更好的导引与认知。
首先,从入朝的出发地辑安来看,应该属于20军。
通过《毛泽东军事文集》《抗美援朝战史》等看,20军是从辑安(现集安)入朝的。而27军先是从安东(现丹东)入朝,之后根据作战需要再回撤转进到临江,从临江入朝。这是很清楚明确的。从《长津湖》电影中体现穿插7连入朝的画面上看,特地给辑安车站一个醒目的镜头。这表明穿插7连是从辑安入朝的。按照这一逻辑来推理,显然,穿插7连是属于20军的部队。
其二,从参加了新兴里战斗来看,应该属于27军。
稍懂抗美援朝战史的人都知道,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我军唯一一次整建制地歼灭美军一个团(北极熊团)即发生在长津湖战役。当时北极熊团位于长津湖东侧的新兴里。而抗美援朝战史又明确记载,担任新兴里战斗任务的是27军的部队,并没有20军的部队。而电影中表现的是,穿插7连担任完护送电台及报务人员任务后,便赶到新兴里参加了这一著名的战斗,并且最终北极熊团团长也是被穿插7连给击毙的。按照这一逻辑推理,穿插7连是属于27军的部队。
其三,从穿插7连本身冠名来看,应该属于20军。
军迷们都知道,每个部队都有每个部队的传承和战斗作风。这是从整个人民革命战争中一仗一仗打出来的,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这支部队鲜明的风格和印记。包括9兵团的20军、27军同样亦是如此。从战史上看,20军是名将叶飞一手带出来的部队,这支部队善于打穿插、打迂回、打运动战。宿北战役、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等,都有20军(原华野1纵)打穿插、打迂回的经典例子。而27军则是名将许世友和聂凤智一手带出来的部队,这支部队应该是以攻坚更为闻名。最经典的要数该军(原华野9纵)所打的济南战役,直至打出了一个“济南第一团”。
从每个军的传承特点和战斗风格来看,以穿插冠名的7连,显然隶属于20军的部队,似更合乎一些常理。
基于上述分析,便不难得出,穿插7连大的隶属关系属于9兵团,但再往下便没法明确认定了。
这种没法明确认定还可举一个例证:我们从穿插7连刚入朝便担负护送电台及报务人员任务来看,这段故事和战斗场面占了整个电影一半的时间,可谓是浓墨重彩。但细细推敲起来,当时志愿军总部是由13兵团司令部改任的,当时彭德怀的志司设在朝鲜境内的大榆洞。无论是从地理上来讲,还是从部队隶属上来讲,派13兵团的部队或是后方任何一支战斗保障分队护送,都比从辑安入朝的9兵团部队护送更为合理。
看来,电影有电影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帅克觉得,伍千里的这种“9兵团第7穿插连”的报号形式,虽然是不合常规,虽然是有悖军事常识,但从艺术表现形式及电影故事情节需要来看,又应该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电影毕竟不是纪录片。所以,我们从编剧及导演的视角来看,便不难理解,没有点出穿插7连具体隶属于哪个军哪个师,是有充分缘由的:
一是故意回避。因为把7连固定明确为哪个军哪个师哪个团哪个营哪个连,人们便很容易在历史的真实中去对接,这无疑将把电影的整体故事情节限定死。编剧和导演们比我们更清楚此点。
二是艺术需要。穿插7连是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无数个英雄连队的集萃与浓缩,不是单指哪个具体真实中的连,这样才可以无限放开艺术张力,使整个电影艺术更加丰厚与饱满。这便如电视剧《亮剑》中的李云龙形象一样,即是以二野的王近山为原型,又有四野钟伟的影子,最终是几个历史人物叠加出的艺术形象。
三是渲染需要。电影从统帅部决心打这场战争,达到“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战略目的入手,再到兵团一级紧前的入朝准备与战争动员,最后再到穿插7连雄赳赳入朝,直到该连一个个鲜活的群英谱出现。按照这样一个逻辑层层剥开、递进渲染,最终使得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精神,在这样的一个浓墨的画卷中铺展开来,直到高潮迭起。
对于这样的电影艺术处理,帅克觉得,应该给予充分理解。回过头来看,探讨穿插7连到底隶属于20军还是27军,反倒显得不是特别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