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甜瓜白粉病:如何有效防治,果农必看!

基金项目:江苏现代农业(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绿色防控创新团队项目[JATS(2023)315]。

史琳烨等

近年来,南京地区西瓜与甜瓜(以下简称西甜瓜)的种植面积已超过4 666.7 hm 2 ,其中设施栽培面积约占85%。白粉病是南京地区设施西甜瓜主要病害,典型症状为叶面形成一层较厚的白色粉状覆盖物,导致植物光合作用能力减弱,进而引起植株早衰甚至死亡,对果实的品质与产量影响极大,严重制约了当地西甜瓜
产业的健康发展。
西甜瓜白粉病的病原为瓜类单囊壳白粉菌,病菌在15~30 ℃范围内均可产生分生孢子,孢子萌发与侵入的适宜相对湿度为90%~95%。由于分生孢子在低湿条件下也可萌发,且高湿环境下萌发率显著提高。因此,白粉病在10~25 ℃条件下均可发生,但其流行程度则与空气湿度及寄主的生长状态密切相关。通常,环
境温暖湿闷,或氮肥施用过量、肥料不足导致植株生长过旺或不良,该病发生尤为严重。特别是高温干旱与高湿条件交替出现,且存在大量病原及易感寄主时,白粉病极易流行 。实地调查发现,设施甜瓜白粉病的发生程度重于西瓜。
2019—2023年,我们针对南京地区设施甜瓜白粉病的发生概况进行全面调查与分析,并深入评估该地区甜瓜主栽品种对白粉病的抗(耐)性特征,同时开展药剂防治效果试验,明确当地设施甜瓜白粉病的发生规律,筛选具有优良抗性的品种,并探索高效低毒的药剂防治方案,以有效控制白粉病的发生与蔓延,促进
设施甜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1 南京地区设施甜瓜白粉病发生的调查与分析
1.1 设施甜瓜白粉病发生概况

2019—2023年我们在南京市高淳区选择白粉病危害较重的设施甜瓜种植基地调查该病发生概况。甜瓜种植大棚宽6 m、长35 m,南北走向,翻耕整平地面后铺设滴灌管。供试甜瓜品种为苏甜4号,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甜瓜播种和定植时间分别为 3 月和 4 月(年度间略有差异),种植行距 130 cm、株距 33~35 cm,定植后浇定根水,5~7 d后再浇1次透水。棚内地面全部覆盖旧大棚膜,做到不起垄、不露土。主蔓高约35 cm时摘除侧枝,单蔓整枝,选13~15节雌花授粉,每株留1个瓜。每667 m 2 施腐熟有机肥1 500 kg、45%硫酸钾复合肥50 kg作基肥;瓜长至鸡蛋大小时,将尿素、磷酸二氢钾、硫酸钾按1.0∶1.0∶0.5比例混合后结合浇水进行追肥,每667 m 2 用量7.5 kg,隔7 d再追肥1次。甜瓜定植后,定田不定点调查白粉病发生情况,每7 d调查1次,查见病害后,选择有代表性的大棚,固定5个点,每点选择3~5株,调查病株数、病叶数,连续调查至采收结束。
白粉病分级标准: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6%~10%;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11%~20%;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21%~40%;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40%以上。
病叶率(%)=(各级病叶数/调查总叶数) × 100
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 × 各级病叶对应级数值)/ (调査总叶数 × 5)] × 100
1.2 结果与分析
2019—2023年南京地区设施甜瓜白粉病自然发生概况见表1、图1。
表1 2019—2023年南京地区设施甜瓜白粉病自然发生概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 2019—2023年南京地区设施甜瓜白粉病自然发生趋势图

南京地区设施甜瓜一般于4月移栽,除个别年份外,年度间甜瓜白粉病发生趋势基本一致,即5月下旬6月上旬开始发病,发病后7~15 d病情发展迅速,6月下旬病情程度达到高峰(见表1、图1)。分析原因,南京地区5~6月气温在15~30 ℃,6月上旬进入梅雨季节,空气湿度大,适宜的温度和较高的湿度有利于白粉病病菌孢子萌发和侵入,设施内通风性差,白粉病发生更重。
2 甜瓜主栽品种抗白粉病特性评价
供试甜瓜品种为苏甜4号(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选育)、西州蜜25(新疆葡萄瓜果研究中心选育)、海蜜8号(海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东方蜜1号(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选育)。2019—2021年,我们对南京地区4个甜瓜主栽品种进行了抗(耐)白粉病特性的系统调查研究。调查地点为南京市高淳区设施甜瓜种植基地,甜瓜的栽培管理与病害调查方法同1.1。
南京地区甜瓜主栽品种白粉病的病情指数见表2。
表2 2019—2021年南京地区甜瓜主栽品种白粉病的病情指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表 2可知,西州蜜 25号白粉病病情指数仅为 0.96~4.20,发病程度轻,发病率低,抗病性强,尤其是2020年6月22日调查的相邻2个大棚,除西州蜜25号外,其他品种的病株率均为100%;苏甜4号病情指数为23.37~42.99,抗病性也较好;海蜜8号和东方蜜1号的病情指数较高且年度间波动较大,抗病性一般。

3 不同药剂对甜瓜白粉病的防效试验
3.1 试验材料

供试甜瓜品种为镇甜2号。供试药剂有400 g/L氯氟醚菌唑悬浮剂(登记用于防治黄瓜白粉病)、400 g/L氯氟醚·吡唑酯悬浮剂(登记用于防治西瓜和黄瓜白粉病)、42%苯菌酮悬浮剂,巴斯夫植物保护(江苏)有限公司提供。
3.2 试验方法
2022年试验设在南京市高淳区游子山村甜瓜大棚内。试验田白粉病发生较重,土壤类型为沙壤土,有机质含量1.35%,pH值5.7。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400 g/L氯氟醚菌唑悬浮剂每667 m 2 用量30 mL、400 g/L氯氟醚﹒吡唑酯悬浮剂每667 m 2 用量30 mL、42%苯菌酮悬浮剂每667 m 2 用量18 mL,以清水为对照,每个处理4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12 m 2 。甜瓜的栽培管理按当地常规。6月16日第1次喷药,使用丰登牌3WBD⁃16A电动喷雾器喷雾,将药液均匀喷施于植株叶片正反面,每667 m 2 用水量50 L,6月23日再用药1次,方法同第1次。
3.3 调查统计方法
第2次施药前(6月23日)及施药后7 d(6月30日)、14 d(7月7日)分别调查各小区白粉病发生情况,共调查3次。每小区随机选5个点,每点定1株,每株选主蔓进行标记,调查总叶片数、各级病叶数,计算发病率、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白粉病分级标准及病叶率、病情指数的计算方法同1.1。
防效(%)=[(对照区病情指数⁃处理区病情指数)/对照区病情指数] × 100
3.4 结果与分析
不同药剂对甜瓜白粉病的防效见表3。
表3 不同药剂对甜瓜白粉病的防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表3可知,第2次药后7 d,参试药剂的防效均较高,其中42%苯菌酮悬浮剂处理的防效最高(90.2%),其次为400 g/L氯氟醚菌唑悬浮剂处理(76.3%),再次为400 g/L氯氟醚·吡唑酯悬浮剂处理(66.8%);第2次药后14 d,42%苯菌酮悬浮剂处理防效仍为最高,明显优于其他2个处理,400 g/L氯氟醚菌唑悬浮剂次之
(82.9%),400 g/L氯氟醚·吡唑酯悬浮剂较低(56.8%)。可见,42%苯菌酮悬浮剂和400 g/L氯氟醚菌唑悬浮剂对白粉病的防效较好,且持效期长。
4 小结与讨论
梅雨季节温度高、空气湿度大,有利于白粉病病菌的萌发与侵入,此时设施甜瓜白粉病发生较重且病情发展迅速。因此,应在白粉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药进行预防,同时辅助通风降湿、施足基肥、合理密植、及时整枝等农业措施,以降低棚内湿度,避免甜瓜植株徒长,达到有效预防白粉病的目的。
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也是预防甜瓜白粉病的重要农业措施。2019—2021年南京地区主栽甜瓜品种抗性评价结果表明,西州蜜25号和苏甜4号对白粉病抗性较强,可在白粉病连年发生或发生较重的地区推广种植。
生产上,瓜农主要采用化学药剂防治甜瓜白粉病。目前已登记用于防治甜瓜白粉病的药剂有四氟醚唑、醚菌·啶酰菌、氟菌·肟菌酯、啶酰·肟菌酯,可选择的药剂品种较少且实际生产中防治效果不理想。史琳烨等 研究发现,42%苯菌酮悬浮剂对甜瓜白粉病的防效明显优于生产常用药剂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
本试验结果也表明,42%苯菌酮悬浮剂和400 g/L氯氟醚菌唑悬浮剂对甜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第1次用药后7~10 d再用药1次,防治效果更好,持效期长达20 d,且安全性好,因此推荐登记这2种药剂用于防治甜瓜白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