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丛林岗的诉说(作者:李永政)
当我们置身丛林岗冶铜遗址,呼啸的山风,疑似古人的喘息,肃 穆的大树,犹如古人的身影,沉睡的铜渣,垒成脚下的山脊,这一切, 汇聚成古蜀青铜文明的源头。
这些炼铜的古人并没有走远,也许有一部分就长眠在冶铜遗址附 近。他们的生命化作亮晶晶的铜渣,连同他们的故事,被尘封在这群 山之中。虽然我们不知道他们是谁,都经历了什么,但仅凭这崇山峻 岭,悬崖峭壁,茫茫林海,只有飞禽走兽才能生存的环境,就不难想 象数千年前,古蜀人在这片土地上,战天斗地努力拼搏的场景:
天寒地冻冰,瑟瑟发抖冷。
崇山峻岭中,尽是炼铜人。
伐木烧作炭,采矿垒山顶。
豺从棚前过,狼嚎夜幕临。
炉火通宵旺,照射现人影。
人影乱纷纷,只闻喘息声。
遥遥青铜道,王令疾催行。
炉壁尚余温,铜已到王城。
斧钺寒光闪,战车辆辆新。
青铜剑在手,将军又出征!
当新的一天来临,铜工们开始了新的一天的劳作。采矿的、烧炭 的、冶炼的、煮饭的、运输的、祭祀的,人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伺候冶炼炉,大约需要二至三人。这是技术活,负责冶炼炉工作 的,是有经验的长者与有体力的青年人搭配的小组。丛林岗“气象台” 垮塌的冶炼炉,以及在丛林岗冶铜遗址上捡到的炉底告诉我们,冶炼 炉直径大约一米,内径不超过五十公分。有力气的年青人需要把矿石 敲碎,由老者一层矿石一层木炭,从炉底往上码,木炭放多厚,矿石 放多厚,又或者木炭放中心,矿石放外围,到底怎样放,放多少,这 个只有长者才拿捏得准。
在丛林岗冶铜遗址上捡到的铜渣包裹着木炭的标本,还有冶铜遗址周边古老的窑 坑明确告诉后人,在丛林岗炼铜的古人,燃 料用的是木炭。木炭就堆放在冶炼炉旁边, 当炉渣被排出炉外,降温后的炉渣,缓慢的 从散落在地上的木炭上面流过,木炭就成了铜渣的俘虏。
在丛林岗的冶铜遗址上,捡到很多石头材质的风管碎块,这显示 古人一直有个技术难题没有解决,那就是炉渣很容易堵住风管,堵住 风管的炉渣凝固后,导致风管不能使用,为此 不得不把风管敲碎安装新的风管。丛林岗主峰 冶铜遗址上,出土了一段完整的风管,有一端 被炉渣完全堵住。这段风管直径 11 公分,用 于通风的内径 4.8 公分。这段风管的出土和大 量的风管碎块,证明了这一技术难题的存在。
炉渣是在流体状态下排出冶炼炉的,炉渣冷却后形成很大的整块, 被敲碎清理到炉渣堆积场。
古老的炉渣,承载着流 淌的韵律,动感的纹理,展 示了流淌的过程。整块的炉 渣及炉渣凝结成的炉底和炉 壁记录了这一切,它告诉我 们,先是铜离开冶炼炉,然 后才是炉渣流淌着离开。丛林岗以这种方式,向后人讲诉着古蜀青铜 文明源头的千年往事。
负责冶炼炉的小组,需要保持冶炼炉每时每刻不停的运行,每天 炼一炉是有可能的,从装矿石、点火到融化矿石,然后铜和铜渣分离, 最后出炉,完成一个周期,接着再重新装矿石,开始一个新的周期。
丛林岗冶铜遗址出土的所有炉底,呈圆弧形,大小在 40 公分左右,说明这种规模的炼炉,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是最科学,最适用, 最高效的炼炉。不知道使用这些炼炉的古 人,为什么不用更大一些的冶炼炉,无论 什么样的原因,一定有他们不用大冶炼炉 的原因。
丛林岗区域冶铜遗址出土的多块冶 炼炉炉底,是流体炉渣在炉底冷却凝结形 成的,这些圆弧形的炉底,也有人叫它锅 底。炉底的直径,加上冶炼炉的高度,就是冶炼炉的容积,冶炼炉的容积决定了装填矿石的数量。
丛林岗的冶炼炉到底有多高呢。在丛林岗“气象台”冶铜遗址, 有一座已经垮塌的冶炼炉,整座冶炼炉直径约一米,由 20-30 公分大 小不规则的石头彻成,根据这些证据,结合古人的科技水平综合分析, 丛林岗冶炼炉的高度不超过 1.5 米,基本上与普通人的肩膀一样高, 也许还要略矮一些。 丛林岗冶炼炉的建造,是从平地往上彻,而不是挖坑往地下延伸, 冶炼炉整体高于地面,所以,如果冶炼炉太高就没法装填矿石。要知 道,大约四十公分的内径,使得古人不可能钻进炉膛内装填矿石,炉 膛比井口还小,古蜀人钻不进去,只能在冶炼炉外装填,这就要求冶 炼炉不能太高。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冶炼炉由不规则的石头彻成, 古蜀人没有钢筋水泥加固设施,如果冶炼炉太高,容易垮塌。这两大 因素,限制了冶炼炉的高度。
开始布置作业:将相关数据汇聚在一起计算出铜产量。
已知: 炉高:1.5 米
炉膛直径:0.4 米
铜矿石比重:3 吨/立方米
矿石中铜的含量(品位)10%
铜渣内铜含量(未提取尽的铜)2%
炉膛为圆柱体,炉底的弧度按误差忽略不计。
求铜产量: 1.5×(3.14×0.2×0.2)×3×1000×0.1×0.98=55.3896kg
答:
按上述已知数据测算,理论上,丛林岗冶炼炉每次装填铜矿石 565 公斤,产铜 55 公斤。
冶炼炉内还要装木炭,矿石与矿石之间有缝隙,这也会占据炉膛 一定的空间,扣除这两个因素,丛林岗每座冶炼炉,一次产铜大约 40 公斤,年产量在 7 吨左右。
按丛林岗三十多个冶铜遗址,每个遗址一座冶炼炉同时冶炼计算, 丛林岗一年可产铜两百多吨。但实际情况可能没这么乐观,丛林岗的 三十多个冶铜遗址,可能是断断续续在数百年间形成的。
算清了产量,我们再来看看冶炼炉的情况。冶炼炉内未排尽的炉 渣,冷却凝结在炉底和炉壁,最后被敲碎清除。看得出来,炉底有一 层隔热材料,将矿石与冶炼炉分隔开,这使得炉底的铜渣冷却后,能 从炼炉内取出来,而不会凝结在冶炼炉的底部。
炉壁上也有这种隔热材料保护着炉壁,不然,铜矿和炉壁 同样是石头,高温会将炉壁一起 融化,或者未排净的炉渣冷却后, 会凝结在炉壁上影响炼炉继续 使用,所以必须将炉内的矿石和 高温与炉壁隔开。从冶铜遗址上捡到的炉壁上脱离下来的炉渣看,残 余的炉渣是在冶炼炉冷却后取出来的,它们与炉壁粘得并不紧密,似 乎取出这些残余的炉渣,就象去除电饭锅里的锅粑一样容易。
智慧的古蜀人,总是在劳动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丛林岗炼铜的古人,虽然存在风管经常被堵住的技术难题,但同时,也解决了 隔热,防止高温融化炉壁和铜渣凝结在炉壁上的技术问题。
矿石在冶炼炉内被高温融化成液态,由于铜和炉渣的柔韧性、软 硬度,密度特别是比重不一样,使铜和炉渣在炉膛内该上浮的上浮, 该下沉的下沉,从而实现自然分离,铜与炉渣之间形成明确的分层, 在炉温逐渐下降,铜和铜渣尚且柔软时,智慧的古人瞅准时机,将铜 取走,并将剩下的炉渣排出炉膛,此时的炉渣流动性已经不是很好, 呈现出挤牙膏状。
受环境、技术、温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成品铜里会含有少量炉 渣,炉渣里也会含有少量的铜。因此,在铸造青铜器时,需要进一步 将铜提纯,这就是远离铜山的青铜器铸造场所,往往会有少量铜渣的 原因。
洪雅县城边田锡公园内的小溪边有少量铜渣,距丛林岗冶铜遗址 大约五十公里。靠近青衣江的田锡公园 及周边区域根本没有铜矿,这里出现铜 渣非常奇怪,这些铜渣说明洪雅田锡公 园在古代,很有可能就是一个青铜器铸 造点。
庄重内敛的丛林岗,俯瞰着正在复 兴的中华大地。蓝天下,它用最朴实无华,最直接了当的语言——冶 铜遗址上的各种冶铜遗物,向人们讲诉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
丛林岗,从山顶到山脚,遍布大大小小三十多处冶铜遗址,这是 它的骄傲,它的勋章,是它对古蜀青铜文明的贡献!
(文章作者:李永政 于2024年11月29日 图文编辑:眉州唐驳虎 注: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