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黄桥决战本来是一场非常经典的战役,但却把决战的前线总指挥粟裕化名为谷盈。前线总指挥、打仗的具体指挥者竟然都用化名,这使得我们再怎么放开艺术想象力,再怎么努力把艺术人物与真实人物对接,但就是对接不上,总感觉直观感代入感差强人意,总感觉有些错位。
第二个是黄桥决战既然称之为决战,它的最伟大与经典之处,自然也就是决战的筹划组织与指挥控制了。然而,整个电影看下来,或许由于统战工作太过浓墨重彩,冲淡了战争场面,使得那种本该出现的酣畅淋漓的战争场面,毕其功于一役的决战气势,根本没有体现出来。如果仅从决战的视角来审视这部电影,落差难免会更大一些。
既然把决战的总指挥都改用化名,那肯定有编导们的深层次考虑。帅克简要分析推测,估计无外乎这样一些原因:
首先是粟裕受到错误批判后当时还没有平反的原因。1958年粟裕受到错误批判影响深远,直至1994年才予以平反。粟裕后来曾说过这样的话,对他的错误批判,有的战史因人及事,在叙述有关战史时故意把他的名字省略,或者简单使用“华东野战军”,或者简单使用“华野首长”。据《粟裕传》记载:1958年原华东军区和野战军的主要负责人,在苏中有的县提及“粟裕”和“七战七捷”的信件上正式指示:“这并不好,也无必要”。从此粟裕指挥的中央军委高度评价的“七战七捷”在苏中大地上也不敢提了。同样,按照这一逻辑推理,粟裕在《黄桥决战》电影中使用化名也便找到了缘由和答案。
其次是有些领导人持有不同意见不同意使用真名的原因。据粟裕的一位秘书称,有一次他到八一电影制片厂时,正好碰到了《黄桥决战》的编剧同志,他曾当面问该编剧《黄桥决战》里边为什么没有粟裕的名字。该编剧称:剧本里面原来是有粟裕的名字的,只是总政某位领导不同意用粟裕的名字,并且称这位领导还亲自改的粟裕的化名。当然,个中缘由和具体情况我们不得而知,也不好更多地揣测。不过,这么大的领导亲自改重要人物化名,这种情况倒是很少见,也很难想象。假如真是这位大领导给改的名字,说明还是费了一定心思的。因为谷盈这一化名,与粟裕完全相对应,“谷对应粟,盈对应裕”,相当工整讲究。让人一看剧中的人物名字,便很容易能联想到粟裕本人。
再次是改开初那个时代使用真名大都受一些局限的原因。帅克印象当中,改开后影视剧不再拘泥于那几个革命样板戏,不再拘泥于一些纯粹的“高大上”式的电影,拍摄了一些经典的革命题材的电影。包括反映贺龙故事的《曙光》,反映陈毅故事的《陈毅市长》《黄桥决战》,反映罗炳辉故事的《从奴隶到将军》,等等。我们看,这些电影除绝对的主角外,其他的角色基本上都是用的化名。《从奴隶到将军》主角甚至都没用罗炳辉的真名,而是用了罗霄的化名。这说明在那个时代,反映电影主要角色和重要角色时,关于是否用真名还是受到一些限制和影响的。
帅克随笔写这些没有别的意思。总觉得,革命先辈们的故事本身已经非常精彩传奇,他们所指挥打的仗也非常精彩经典。不需要更多刻画人物,不需要更多放大艺术张力,不需要更多渲染造势,只需要把他们的传奇人生与经典战役如实地还原再现出来,便足够了。相信这样真实客观还原再现的作品,肯定会比那些神剧、离奇剧、不伦不类剧,更能给人以视觉冲击,更能给人以回味启迪,更能激昂弘扬红色文化与主旋律。
如果真的拍这样的影视剧,显然,黄桥决战便是一个绝好的题材。哪怕是重拍,一点也不会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