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锡绣和红绣:一生一套的盛装。 澎湃新闻记者 陈鑫露 孙骏 金向玉(01:24)
贵州剑河苗绣走出了贵州,走上世界时尚舞台。
苗族服饰,一直有“穿在身上的史书”之说,因无文字记载,其渊源至今已无从考究。在2006年,以锡绣、红绣为代表的剑河苗绣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4年9月9日,剑河独有的锡绣、红绣登上中国国际时装周走秀舞台,百年非遗与时尚完成了奇妙碰撞。
12月3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随“冬游贵州 别样澎湃”2024 全国主流媒体贵州文旅行的媒体团走进剑河,对话传承人,了解苗绣的生存现状、传承策略。
事实上,锡绣与红绣均是仅存于剑河县境内的民间服饰刺绣工艺。为了让藏于山间的苗绣走出大山,年轻的传承人开起了工作坊、工厂,带领当地妇女加入传承行列,探索将刺绣与现代设计元素融合的路径,也扩宽了她们的收入来源。目前,锡绣元素已成功融入化妆品包装、时尚服装设计等多个领域,而红绣也成功打入文创市场。
剑河苗绣,正在焕发新生。
国内唯一金属绣远销国外
“锡绣,是世界上唯一的金属绣。”在华润希望小镇剑河县苗族锡绣文化传承工坊内,身着苗族服饰的刘艳正如是介绍锡绣特色。
锡绣是世界上唯一的金属绣。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锡绣被誉为穿在身上的“无字史书”,距今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目前仅存在于剑河县境内。2006年,剑河苗族锡绣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刘艳的母亲龙女三九正是这项非遗的传承人。
“不会绣花,就没有衣服穿。”12月3日,刘艳告诉澎湃新闻,这是她常听母亲提起的一句话。她的母亲龙女三九自七岁起便开始学习锡绣,从那以后,她所穿的大部分衣物都是由母亲亲手制作。
锡绣只需四种颜色的绣线和锡条,看似简单的图案,工序却十分复杂。刘艳说,缝制一张绣片,要用到成千上万根锡条,而且每一根都要精准地剪成零点几毫米左右的丝条。在这一过程中,一旦有一针出错,整个作品就会前功尽弃。因此,完成整个锡绣作品往往需耗费数月的时间。
锡绣的图纹主要以几何图形为主,有别于当地其它传统苗绣所采用的具象图案。在色彩的运用上,锡绣主体以金属“锡”的自然色为主色调,其间亦会插入黑、红、蓝、绿等彩色暗花作为点缀,与中国其它传统刺绣品相比,锡绣展现出独特的古朴美感。
苗族没有文字,换句话说,流传数百年的锡绣成为了承载文化的载体之一。刘艳介绍说,锡绣图案记载着苗族人民农耕生活的所见所闻,每个符号背后都有蕴含深意。在刘艳当日的着装中,她的裙子前摆、后摆以及后背均装饰有锡绣元素。
刘艳介绍其裙子前摆上的锡绣。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她进一步介绍,其裙子前摆所采用的架桥花纹,设计犹如一座错综复杂的迷宫,仅设有一个入口与出口,象征着唯一的道路。由于该花纹左右对称,故又被亲切地称为“姊妹花纹”,寓意着姐妹间应携手并进,共同开创并前行在同一条人生道路上。
2006年,锡绣入选国家级非遗,声名鹊起。刘艳从母亲口中得知,早些年间,当地人不仅依靠刺绣技艺为自己和家人缝制衣物,还会有中介专程来到村里收购锡片,被带到大城市进行加工销售。自锡绣被列为非遗项目以来,刺绣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市场附加值也随之水涨船高。
自幼受到母亲的影响,刘艳在5岁时就第一次接触到了锡绣,然而,直到16岁,她才开始正式跟随母亲学习锡绣。在她看来,锡绣的理论针法看似简单易懂,实则不然。在实际操作中,每一针都需精确对应布料的经纬线,不容丝毫差错,这就要求绣者具备极高的专注力与耐心。
“我母亲除了吃饭、睡觉,基本都在做锡绣。”刘艳说,锡绣是她母亲毕生的追求。由于每件作品的制作周期相当漫长,即便是制作一条裙子上的前绣片,也可能要花费整整半年时间,若非出于对锡绣的深沉热爱,恐怕很难有人能长期坚持下去。
刘艳介绍精美的苗绣产品。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因受到母亲的影响,并且出于不想让母亲留下任何遗憾的心愿,刘艳决定协助母亲。2012年,剑河县苗族锡绣文化传承工坊开启运营,市场订单也随之而来,刘艳便想到将订单分给村里的绣娘们一同完成。目前,在工作室运营最为繁忙的时期,有近50位绣娘会参与进来。
幸运的是,由于色调与质感的相撞,使得锡绣呈现了少见的时尚韵味,这也引来时尚圈的关注。
近些年,剑河锡绣成功牵手国际知名设计师,屡屡登上各大时尚舞台,就在2024年9月9日,剑河苗族锡绣登上中国国际时装周走秀舞台。此外,龙女三九受邀到贵州民族大学、凯里学院等高校授课,每年培训学生上千名,这门来自大山深处的传统技艺,走上了国际舞台,被更多人“看见”。
多年来,龙女三九与刘艳一直在积极探索如何将锡绣与现代设计元素相融合,以求锡绣文化能以更加日常的方式走进大家的生活。刘艳透露,目前锡绣元素已成功融入化妆品包装、时尚服装设计等多个领域,不仅在国内受到青睐,更远销至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
尽管西绣的市场价值逐渐得到认可,但刘艳坦言,刺绣艺术的传承仍然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她认为,刺绣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和掌握,而且变现速度相对较慢,这使得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一行业。
刘艳提到,目前自己的女儿对绘画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偶尔也会尝试学习锡绣的基本工序。她表示,当前锡绣与外界的合作模式多为合作方提供设计,而工作坊则负责技术实现。她希望,未来,锡绣能涌现出更多创新设计。同时,她也期望,假若女儿将来能够投身于锡绣设计领域,那将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剑河华润希望小镇里建起苗绣馆,成为保护传承苗绣的一个基地。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会继续做下去。”刘艳说,目前团队也在积极寻求与更多品牌、设计师的合作,以求将锡绣元素融入更多类型产品中,让更多人关注到这项传承了百年非遗。
“90后”红绣非遗人建起刺绣厂
苗族红绣,是又一仅存于剑河县境内的民间服饰刺绣工艺,与锡绣同被列为国家级非遗。
“我小时候的愿望,就是能自己做一件红绣衣裳。” 12月3日在剑河县苗族锡绣文化传承工坊,黔东南州州级非遗传承人杨丽告诉澎湃新闻,她从小耳濡目染,非常沉迷于苗绣,“拿起针线就不想放下,外婆煮好了饭喊我,我还想继续绣。”
红绣以红色为主色调,配以黄、橙、绿、蓝、青、紫等色,白色镶边,装饰于胸、襟、肩、背、袖及衣边和裙摆。杨丽说,与其他地区苗族服饰相比,剑河红绣针法密集,绣片覆盖严实,几乎看不到面料的底色,主体纹样的“鹅”造型是其标志性特征。
为何要纹鹅?这源于当地一段美妙的苗族神话传说。
据公开介绍,如今剑河县观么乡巫包(苗语,意为“清泉流出的地方”)村所坐落的山间盆地,原是一湾散落的池塘。一天傍晚,一群仙鹅自天而降,落入湖中嬉戏,天色渐晚,众鹅飞离,唯最小一只因眷恋这人间仙境,遂悄悄藏在泉水源头,待一苗族小伙前去挑水,即化成一位美丽的苗族姑娘从泉眼中走出来,并与其私定终身,当地人称她为“仰阿莎”(意为清泉女神)。仰阿莎心灵手巧,教会了当地苗族女性刺绣,后人为纪念她,会在自己服饰最显著位置刺上仙鹅图案。
非遗传承人杨丽在做红绣。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2006年,剑河苗绣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红绣便是剑河苗绣代表之一。
同一年,年仅14岁的杨丽,做了件自她出生以来最胆大的事:独自一人去县城参加多彩贵州能工巧匠选拔大赛。
在当时,杨丽所在的公俄村,是剑河县的偏远小村庄,没有通往县城的车。于是,杨丽背着装有针线、工具、苗族服饰的背篓,翻山越岭走了一个小时才抵达县城。
那场比赛,杨丽是全场年龄最小的选手,却在近百名绣娘里脱颖而出,斩获三等奖,杨丽也收获了她人生当中的“第一桶金”1200元。这也让杨丽意识到,原来山里的红绣,也能得到外界的认可。
也正是这场比赛,让原本就热爱红绣的杨丽,更加坚定了要继续绣下去的决心。随着她一次次地走出村庄,踏入城市,杨丽的手艺逐渐被更多人发现和赞赏,订单也随之络绎不绝。
2013年,杨丽被评为剑河县国家级非遗名录《苗族服饰》州级传承人,她的生活变得更加忙碌起来,扩大生产的想法随之萌生。2014年,年轻的杨丽与7名民间手艺人共同组建剑河县手工产业协会,紧接着创办了剑河红绣刺绣厂,并开始带领当地留守妇女学习、传承红绣,帮助她们拓展收入来源。
2024年9月9日,杨丽身穿红绣登上中国国际时装周走秀舞台。 受访者 供图
杨丽说,近十年来,每年参与红绣培训的人数在30-50人之间,刺绣厂最多的时候有60余名绣娘。
让她感到欣慰的是,如今,这项百年非遗正在变得“年轻”起来。就在2024年9月9日,红绣登上中国国际时装周走秀舞台,让更多人看到了时尚与红绣的奇妙“碰撞”。
与此同时,杨丽也正在尝试如何将红绣推向更广阔的市场,一方面,她做起了短视频,记录自己平时做红绣时的过程;另一方面,她也在积极对接品牌与文创市场,力求为红绣找到更多的展示与应用机会。目前,她正与中国工艺美术馆进行接洽,希望能进一步推动红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若要一生只做一件事情,就是做红绣,我要坚持到拿不起针为止。”杨丽语气平静却坚定地说。
海报设计:郁斐 王岱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