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国际舞台上,中美两国作为最大的地缘竞争对手,彼此间的紧张关系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随着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双方都将对方视为潜在的威胁,并为此展开了全面的战略准备。特别是美国,在拜登政府即将卸任之际,其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在公开场合表示,美国需要增大同中国进行全面军事冲突的弹药储备,这一言论无疑加剧了中美之间的紧张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沙利文在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活动中指出,美国若与中国在各区域发生冲突,其库存弹药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被耗尽。这一判断基于对美国过去几年在军火供应方面的经验,特别是俄乌冲突中美国与欧盟共同进行军火输送的实例。

尽管美欧在俄乌冲突中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装备,但仍难以支撑长期战事的装备消耗,多次出现炮弹等供应告急的情况。因此,沙利文认为,美国需要从过去三年里吸取教训,在冲突前做好准备,增加军事储备以及提高冲突期间增产武器的能力。

然而,沙利文的这一言论并非意味着美国真的认为会与中国爆发全面战争。实际上,在面对中国的武力威慑时,美国表现出了冷静与退缩。例如,在佩洛西不顾中国反对执意窜访台湾时,面对中国的强烈反应和武力威慑,美军航母舰队并未敢轻举妄动,而是选择了绕行。同样,在美军不缺乏介入借口的中国和菲律宾南海纷争中,美国也始终处于后方遥控指挥的位置,对菲律宾的承诺大多停留在口头上,并未采取实际行动。这些事件都显示了中国强大的军事威慑力以及美国对此的忌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如此,美国仍在为可能的中美全面冲突做准备。沙利文的相关言论实际上是在为美国未来的军事战略进行规划和准备。随着美国同中国脱钩碰撞的范围扩大,双方军事对峙呈现升级趋势。

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之前发表的一份报告甚至预测,如果在台海地区同解放军爆发冲突,美国将在三周内消耗5000多枚导弹,其中最有用的反舰导弹会在第一周内就耗尽。这一预测虽然可能存在一定的夸张成分,但也反映了美国对中美军事冲突的担忧和准备。

然而,我们也需要看到,美国相关智库的推测始终是理论设想,与实际战争场景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此外,相关智库人员的认知边界也限制着推演的可信度。从过去的朝鲜战争到越南战争,美国主要智库机构并未能起到预期的研判战事走向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美军和白宫政府的认知迷障。因此,对于美国智库的预测,我们需要保持警惕和理性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此,谈谈个人看法:

首先,在我看来,沙利文即将伴随拜登政府步入历史之际,仍不忘利用中国议题作为离任前的“告别演出”,散播关于美中可能爆发全面冲突的耸人听闻之论。

其次,沙利文声称,一旦与中国这样的强国发生冲突,美国的武器库将迅速枯竭。实际上,沙利文是在为美国的军工复合体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通过夸大美中军事冲突的风险来制造恐慌和紧张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从美国过去发动的多次战争和煽动的冲突中不难看出,美国总是选择那些实力弱小、缺乏强大后台的国家作为目标,而对于实力稍强或有大国背景支持的国家,美国则往往采取更为谨慎和间接的手段,如颜色革命或代理人战争。因此,沙利文所谓的美中“全面冲突”论调,更像是一个被政客们反复炒作的伪命题,旨在为其背后的利益集团谋取更多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