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人形机器人为汽车寻找一个更加智能的大脑,或者自研自产人形机器人?作为当之无愧链主企业的比亚迪,其动态时刻牵动着业内的布局。
机器人大讲堂独家消息,12月1日比亚迪某事业部考察了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星动纪元、加速进化三家人形机器人企业,表现出对于该行业领域极高的关注度。
比亚迪年虽然销售出近400万新能源车,成为全球首家达成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车企,2024年由于智驾进展相对赛力斯等后发企业较慢,比亚迪在市场上受到一定争议。但每年近500亿的研发投入,使得比亚迪完全有能力持续提升对于新技术的关注度。
机器人和汽车同属于机械制造范畴,人形机器人与汽车行业在技术上有着一定同源性,汽车上的视觉、激光雷达等部分零部件及相关软件系统,人形机器人都能够实现复用,部分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更是已经选择切入人形机器人领域,车企进军人形整体来说已是熟门熟路。但比亚迪是否会亲自下场做人形,当下依然无法下定论。
▍比亚迪的人形路
比亚迪对机器人行业一直有着关注度。最初比亚迪主要以投资机器人企业的形式,布局人形机器人市场,主要是财务投资,考虑进行生态链合作。在2023年8月,比亚迪入股智元机器人,也就是稚晖君的智元机器人所属公司。比亚迪当时的认缴出资额为191.497万,持股比例达到3.76%。虽然智元只是一家成立于2023年2月的公司,但当时估值已经70多亿元,这笔财务投资对于双方完全可以说都是互利互惠。
比亚迪旗下事业部众多,工厂遍布全球,产线长,产品型号多,对于机器人的用量很大。机器人本体企业包括埃斯顿、埃夫特、美的库卡、越疆、节卡、拓斯达、艾利特机器人等本体公司都曾曝出与比亚迪有采购相关产品。瑞松科技、巨一科技、迈赫机器人、天奇股份等集成商也公开表明合作对象包括比亚迪汽车、比亚迪电子、比亚迪电池等不同公司。比亚迪在不同产品的不同工艺上,一直在寻找着更合适的机器人及相关解决方案,以实现其智能化转型。部分生产线上,比亚迪的自动化率已经高达95%以上。
比亚迪已经从大规模应用机器人中尝到了甜头,每分钟能有7.7辆车下线使其占尽生产与公摊成本优势,这也使比亚迪愿意尝试新的人形机器人技术。当然,进一步放开人形机器人投入的决策与比亚迪近年以来的多元化发展战略密切相关。2023年底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曾表示,对比亚迪而言,最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目前已迎来战略机遇期。因此,比亚迪选择押注“人形机器人”赛道,是为了在科技创新领域中寻求新的增长点,进一步巩固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优势。
2024年11月5日,在比亚迪长沙工厂中,优必选全栈式无人物流解决方案首次将人形机器人与无人车协同作业应用,展现出比亚迪对人形机器人的拥抱。在该工厂中,无人车承载长距离运输任务,将大宗物料从仓储区输送到生产线附近。而一到最后10米的关键位置,任务便传递给人形机器人完成搬运,这是全球范围内首个人形机器人与无人物流车等协同作业的工业场景解决方案。人形机器人与L4级无人物流车、无人叉车、工业移动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管理系统协同作业,从中也可以间接看出比亚迪工厂的高自动化率。
其实比亚迪与优必选的合作由来已久渊源极深,此前一直受限于保密条例并未公布。2023年底优必选敲钟港交所时,不少人发现比亚迪联合创始人夏佐全出现在现场。2013年,夏佐全执掌的正轩投资给了优必选800万的天使投资;半年后,夏又个人借款600w帮优必选解决资金困难;2014年底,夏又以个人征信的方式为优必选提供1000w用于企业运营。优必选科技和比亚迪在业务发展上也一直存在潜在的协同效应。优必选的智能云平台商用服务机器人Cruzr,就采用了比亚迪的电池技术和电机技术。
有消息称12月比亚迪接纳优必选投放2台人形机器人进行测试替代搬运工人,如果3个月验证通过后,24年比亚迪计划采购500—1000台,优必选计划25年提升到2000台,26年1万台左右,但目前Walker X的BOM成本约70万元,优必选的目标是未来2年做到40万元以内,售价50万元左右。
但由于优必选Walker X上半身依然是以谐波减速器为主的旋转执行器,大腿是以行星减速器为主的旋转执行器+连杆,小腿改成以滚珠丝杠为主的线性执行器,全身用了十几个一维力传感器,手腕、脚踝用了宇立六维力传感器,目前国内供应商产能普遍较低,大多是定制定量生产,因此这部分成本短期还没有下行空间。另一家人形机器人企业智元机器人原先预估2024年发货量为300台左右,其中双足人形机器人发货量为约200台,轮式人形机器人为约100台,但实际量产进度和售价情况都不及预期。比亚迪为此也正在寻找多方人形机器人供应商。
▍更多车企布局人形
与比亚迪类似,当下多个汽车企业希望进入人形机器人领域,以下盘点了几家有人形机器人动态的汽车企业。
(1)赛力斯
赛力斯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与重庆市财政局控股公司合资成立了重庆赛力斯凤凰智创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注册成立于 2023 年 12 月 29 日,注册资本约为 12.2 亿元。近期,赛力斯在公开平台发布了和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相关的招聘信息,并且在今年 9 月 14 日申请注册了 ROBOREX 商标,10 月 12 日拿到了受理通知书。据相关券商信息,目前凤凰智创相关机器人研发人员在 200 人左右,若进展顺利,人形机器人明年年底有望量产。
在不久前,重庆政府发布了《重庆市“机器人+”应用行动计划(2024—2027年)》,明确提出到2027年,重庆市将创建一批“机器人+”应用场景,并重点发展一批中高端机器人。在重庆的赛力斯有望近水楼台先得月。
(2)奇瑞汽车
今年 4 月,奇瑞汽车联手 AI 公司 Aimoga 共同研发了人形机器人 Mornine,进军人形机器人赛道。这一合作将奇瑞汽车的汽车制造技术与 Aimoga 的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为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性。Mornine是一台具备先进人工智能的人形机器人,第一阶段是先进入门店做导购。Mornine 能够准确地理解人类语言交互意图,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行动策略和语言输出。
Mornine还利用奇瑞丰富的汽车知识,形成了一个汽车专家模型库,该模型涵盖奇瑞所有车型和行业洞察,是一个定制开发的行业级大型模型。Mornine采用了仿生创新设计,有着仿人硅胶面孔和模拟人类面部肌肉动作能力的设计,这种材料旨在提供逼真的视觉效果和触觉,提升奇瑞展台的吸睛度,Mornine还集合了电动马达和电池系统,采用了因时机器人的五指灵巧手,这不仅提升了机器人的形象逼真度,还展现机器人技术在模拟自然模式方面的能力,能实现简单的递物品能力,未来有望打开更多应用空间。
(3)小米
小米两年前发布了人形机器人 CyberOne。CyberOne 由小米机器人实验室全栈自研完成,身高 177CM、体重 52KG,是一款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小米官方把 CyberOne 称为 “更像人的机器人”,可感知人类情绪,视觉敏锐、可对真实世界三维虚拟重建。目前人形机器人的成本每台大概六、七十万元,尚无法实现量产。
2024年6月4日,北京小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乔迁至北京亦庄小米汽车工厂;在乔迁仪式上,小米团队宣布,目前正推进旗下人形机器CyberOne“铁大”在自家制造产线上的分阶段落地,也预示着小米人形机器人CyberOne“铁大”正式转向特斯拉机器人“Optimus”的工业制造路线。2024年6月16日,北京小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亦庄国投)旗下北京屹唐创欣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为股东。
(4)小鹏
小鹏在去年的科技日上首次展示了自研的人形机器人 PX5。PX5 采用 “直腿”、大跨步的行走方式,步态更自然,更接近人类。它具备超轻量级类人手臂,仿人灵巧手,单手 11 个自由度,双指保持力 1kg。目前,PX5 计划优先在小鹏的工厂和销售场景进行实地应用,通过不断迭代升级,最终提供稳定可靠的价值。同时,小鹏汽车于2024年11月6日举办的2024小鹏 AI 科技日上,发布新一代人形机器人—小鹏Iron,小鹏 AI 机器人 Iron已经在工厂部分岗位上“工作”,即将发布的小鹏 P7+部分生产岗位已由机器人操作;明年3月,小鹏工厂正式对外开放。之后,小鹏会让Iron在工厂的其他岗位试运行,未来Iron可能会进入门店,承担与客户交流互动的迎宾工作。
(5)上汽集团
上汽集团同样以投资机器人企业的形式布局人形机器人。今年3月,上汽创投参与人形机器人本体企业智元机器人的A3轮战略融资。上汽金控旗下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尚颀资本今年7月参与通用机器人初创公司逐际动力LimX Dynamics A轮战略融资。
同时,上汽集团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成立重庆赛创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上汽集团希望借助机器人企业的技术和创新能力,为自身的汽车制造和服务领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上汽集团表示,近年来,上汽产业金融投资加大对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硬核科技”的关注,挖掘出大量投资机会。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人形机器人所孕育的投资机会,在投前阶段就高度契合上汽产业金融投资的投资方向。
(6)长安汽车
在 2024 年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上,长安汽车展示了其在汽车领域的最新成果,同时宣布将开展类人机器人、汽车生态机器人等相关产业布局。长安汽车计划 5 年内投入超 500 亿元,2026 年前推出飞行汽车产品,2027 年前发布人形机器人产品,加速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