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特色江门
▲想了解更多江门事 记得点击 ▲
近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
2024年广东省
文化和旅游特色镇(创先级)名单
和第四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名单
其中,江门2个镇获评
2024年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镇(创先级),
5条村获评
第四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江门开平市赤坎镇、塘口镇入选2024年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镇(创先级)。
塘口墟社区、仓东村、茶坑村、双桥村、上巷村入选第四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榜上有名的宝藏打卡地
究竟有何魅力?
马上带你看!
Mark下来
周末和家人一起出发!
赤 坎 镇
赤坎镇开埠于清朝顺治年间,至今已有360多年历史,是闻名遐迩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镇、广东省中心镇。历史上曾是开平县城所在地。开埠以来,赤坎古镇一直是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与家乡开平沟通联系的纽带,并发展成为工商繁茂的著名商埠。
赤坎华侨古镇 景区供图
近年来,赤坎镇迎来了文旅发展的大机遇,通过对赤坎华侨古镇建筑进行保护与活化利用,延续古镇历史风貌,传承和弘扬华侨文化,努力把赤坎华侨古镇打造成集岭南文化、华侨文化、乡村文化、休闲文化于一体的展示平台,成为广东乃至全国有重大影响力的文旅新地标、全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重点项目和典型范例、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新载体。
赤坎华侨古镇 景区供图
接下来,赤坎镇将抢抓开平市打造文旅融合发展示范产业园机遇,将赤坎华侨古镇与开平碉楼与村落、塘口旧墟等特色旅游资源串联起来,打响具有侨乡风情的文旅品牌。值得一提的是,“梦回开平·侨海华韵”夜经济项目即将建成,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古风文化氛围的主题街区,进一步激发文旅消费新动能。
塘 口 镇
塘口镇位于广东省开平市中部,毗邻赤坎古镇,是知名的华侨之乡、碉楼之乡、曲艺之乡、省旅游专业镇、省旅游名镇、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省森林小镇、省旅游风情小镇、省乡村治理示范镇、首批广东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
自力村 何树炯摄
塘口镇旅游资源丰富,有各式在册碉楼536座,包括享誉海内外的世界文化遗产“自力村碉楼群与村落”和华侨园林“立园”,均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塘口镇全力打造广东省乡村旅游集聚区,先锋天下粮仓书店成为文化赋能新地标,唐心酒店、里苑民宿、乡遇民宿、无名营造社、奇石馆现已正式运营,目前全镇已有民宿(酒店)18家。
谢创故居 图源:开平塘口
重点打造红色教育,现有谢创故居、谢永宽故居等红色教育基地,实现红色文化和文旅业态融合发展模式。重点推进“邑美侨乡 世遗风韵”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提升圩镇整体风貌以及打造省级美丽圩镇样板。
塘 口 墟 社 区
塘口墟社区,位于塘口镇中部,原是旧塘口镇政府的驻地中心。近年来,塘口墟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改造塘口镇政府旧办公场所,引入江门乡村振兴培训中心项目,建设集会议培训、餐饮住宿一体的综合培训中心。
门店供图
2022年,塘口圩碉民部落民宿入选首批广东省乡村民宿示范点;塘口空间、此间·国际研学空间、碉民部落民宿、泉岭旅舍民宿入选首批省级驿道乡村酒店。2024年入选第四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塘口墟社区
通过活化旧建筑,改造引入华南地区首家先锋书店——先锋天下粮仓书店,打造集图书展销、研习教学、咖啡厅、宣传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现已成为游客聚集的“文化地标”,2024年,先锋天下粮仓书店成功入选第二批“粤式新潮流”广东文旅消费新业态热门场景。改造废弃仓库,打造致力于在乡镇打造乡音乡情乡宿,打破传统酒店和民宿的模式,让顾客既可体验当地的风俗民情又可阅读当地华侨文化的乡遇民宿。
引入集建筑工作室和展览空间于一体的乡土建筑-無名营造社,探索调节在地的新建筑空间形态的可能性而实践等。通过整合资源,成功活化一批旧建筑,并发展延伸了各种特色手信以及创意文创产品,吸引众多慕名而来打卡的游客。
仓 东 村
仓东村位于广东省开平市塘口镇潭边院,原名仓前村,为谢姓族人迁入开平的始居地。从仓东村到东明里到赓华村到立园,记录了侨乡社会发展的变迁过程。
彭伟宗摄
自2011年以来,在学者、村民、投资者、政府等多方的共同努力下,修复了仓东村的焕业碉楼,秉文谢公祠,侯成谢公祠,夫人庙,俊庐,禾厅,草堂,洗浴间等八座建筑,以及地堂和道路修复等建筑工程,为教育基地的开展提供了基本的硬件设施。
彭伟宗摄
仓东遗产教育基地是文化遗产保育者的乡村实践项目,致力于探索适合中国传统乡村保育与活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乡村社区。2015年,“仓东教育基地”荣获“2015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优秀奖”;2018年,开平市仓东文化遗产保育与发展中心被评为港澳青少年游学基地;2020年,塘口镇仓东文化遗产游学营入选2020年度“港澳青少年内地游学推荐产品”;2024年,仓东村入选第四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茶 坑 村
茶坑村历史悠久,人文景观独具特色,自然资源丰富。茶坑村于明永乐年间正式开基,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会城以南12公里处,地处银洲湖畔,背靠凤山,凤山东面是西江、潭江汇合处。这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小村庄,这里既是梁启超先生的故乡,也是新会陈皮的核心产区之一。
茶坑村 彭伟宗摄
古色古香,依山傍水,钟灵毓秀,这是很多人对“全国十大最美乡村”——茶坑村的印象。来到会城茶坑村,最先吸引人的就是它的“高颜值”,古朴的村庄别具韵味。茶坑村是“启超故里,陈皮之乡”,其历史美、环境美、人文美、产业美的丰富内涵更是引人流连忘返。
熊子塔秋色 胡永雄摄
漫步茶坑村,你会不经意间感受到它的美,不仅是村容村貌的美,还有历史沉淀和精神传承造就的乡风之美。如今,梁启超先生“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家族传奇仍在村内流传,其深厚的爱国情怀、良好的家风家教也传承至今。看似平凡的小村落之中,处处显露着不平凡。
双 桥 村
双桥村位于鹤山市古劳镇东南面,先后获评“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江门市乡村旅游示范村”称号,该村辖区范围内的古劳水乡自然人文风情精品线路获评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古劳水乡·乡野时光营地入选广东首批精品乡村露营地。
彭伟宗摄
走进双桥村,圩镇道路两旁的商铺外立面统一采用岭南风格设计,并结合当地水乡特色,塑造了清新明快的建筑形象,商店招牌更是独具水乡风情。随着“岭南水乡·美丽双桥”逐渐成型,双桥村已成功吸引华侨城古劳水乡旅游区、“水墨·方舟”艺术民宿、公度书院、火船岛玻璃屋等文旅项目进驻。
欧蕊荣 摄
古劳水乡还有各种地道美食,首推鱼皮角和鱼茸粥,鱼皮角是古劳水乡的特色美食,已有百年历史。出锅的鱼皮角香气扑鼻,肉香醉人,无鱼腥味,令人未动筷已为之倾倒。古劳水乡有句俗语:“千粥万粥,不如水乡鱼茸粥。”可见,水乡的鱼茸粥绝对是招牌美食,其制作历史悠久,成名也超过百年。其味清、鲜、甜、香、甘、滑,令人大快朵颐。
上 巷 村
杜阮镇上巷村位于江门市蓬江区杜阮镇中部,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杜阮凉瓜的核心种植区。先后荣获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村、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广东省“一村一品 一镇一业”凉瓜专业村、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第八批广东省古村落等称号。
上巷村航拍图 刘淑君摄
上巷村发端于宋末元初,至今已有700余年历史。上巷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上巷惠济宫、叱石风景区、黄氏宗祠等,其古庙祠碑文与文化遗迹具有历史研究价值。
村中古屋
上巷惠济宫
上巷村目前留存有民国时代的民居、明代所建的祠庙碑坊等典型建筑,以及明代土墙、明代红沙岩柱、清代花岗岩柱等典型构件,整体上保有岭南民居建筑特色,成为上巷村厚重的历史印记。在村委会门前昂然挺立着由五根树干组成的古树,距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历史,依旧苍翠如故,彰显着勃勃生机。
祝贺以上镇街和村居
感兴趣的市民朋友
快来打卡吧!
综合开平发布、鹤山发布、新会发布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