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庄战场被漠视之要点,致华野五万英烈殇,粟裕累倒,战局何往?
一切皆可能
2024-12-06 21:28山西
碾庄鏖战:黄百韬兵团的真实状态与战场困境
一、黄百韬兵团是否真的陷入混乱?
1948 年 11 月 6 日至 11 月 22 日,粟裕指挥整个华东野战军,经过长达 16 天的激烈战斗,付出了近 5 万人伤亡的惨重代价,才最终攻克黄百韬兵团。这一结果大大出乎战前预料,要知道在 1948 年 6 月底的豫东战役中,黄百韬兵团险些就被粟裕率领的几支略显疲惫的纵队彻底消灭。
在对黄百韬兵团发动攻击之前,华东野战军的宣传口径呈现出特定风格。一方面强调华野部队实现了史无前例的大会合与大集中,全体都参与到此次战役之中;另一方面指出敌方士气动摇,军官更是如此,各地非嫡系部队不断起义,致使敌人内部互不信任、矛盾重重且日益尖锐。这是 1948 年 11 月 5 日华野四纵政治部下达的淮海战役第一仗政治工作指示内容。虽然其中有对国民党军的客观评价,并没有过度宣扬此战必胜,但仍隐隐透露出华野部队对黄百韬兵团的轻视之意。
在追击黄百韬兵团本部的过程中,华野前委于 11 月 9 日发布的政治动员令,则有着更为强烈的主观导向。该动员令宣称敌人离开工事,建制紊乱,士气低落,一片兵荒马乱之象,例如九纵侦察队 3 天就俘虏敌人 80 余名,其中校尉官就有 6 名,还有四纵俘获坦克 8 辆且成功涉水过河等情况,并号召我方发扬三猛精神,不给敌人喘息机会,以达成全歼敌人的目的。此令由粟裕、谭震林、陈士榘、唐亮、张震、钟期光、刘瑞龙等联名发布,这些都是华野代司令、代政委、副政委以及司政两部门的主要首长,足见其分量之重。然而,仔细审视就会发现,动员令中的第一句话其实存在夸大成分。
实际上,黄百韬兵团虽然离开了新安镇的既设工事,但并没有完全陷入混乱。他们有序地进入了碾庄圩,这里有着经过强化的半永久工事,并且具有极大的地理优势。在各部运动过程中,其行军节奏和方向大体上是一致的,并非毫无目的、杂乱无章地行动。这是保持部队战斗力并具备一定反击能力的重要基础,后续的战斗细节也将证实这一点。
首先来看看黄百韬部队当时的真实状况。电影中所呈现的广为人知的三个所谓“不解之谜”,即黄百韬在新安镇多等四十四军一天、未在运河多架桥、李弥先跑回徐州。但从战役最终结果来看,这些都没有成为七兵团的致命因素。比如四十四军,虽然行进速度较慢,但全力开动后很快就与黄百韬兵团部会合了。李弥率领十三兵团两个军先撤回徐州,确实使七兵团失去了西面的接应。不过,在李弥撤走之时,其第九军 3 师 8 团尚未开走。此前黄百韬和第九军副军长李荩宣还一同来到碾庄圩,提前与李弥见面,商定第九军留下 8 团,待黄百韬兵团过来之后再走。这个团老老实实等到二十五军先头部队到达并交接防务后才离开,可惜后来因走得慢,在途中被解放军阻击部队歼灭。令人惊讶的是,黄百韬的几个军能够迅速进入碾庄圩进行布防,就好像提前演练过一样。这些细节综合起来表明一个事实:黄百韬原本就没打算一口气跑回徐州,而是准备以碾庄圩为中继点,逐步撤回徐州大本营。这种指挥符合基本军事规律,十几万人的大兵团,如果像无头苍蝇般乱跑,失去组织性,那必然会招致灾祸。正是黄百韬这种忙而不乱的指挥,使得七兵团没有像辽沈战役中的廖耀湘兵团那样,在运动中因举棋不定、慌乱奔逃而迅速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