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闻名全球的众多工程中,港珠澳大桥无疑是 “佼佼者”。这座大桥总投资 1269 亿,耗费 9 年时间建成,堪称现代全球基建行业的巅峰之作。自 2018 年建成通车至今已有 4 年,然而桥上的车流量却与宏伟的工程规模不成正比,港珠澳大桥的运营情况一直不尽如人意。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呢?
上世纪八十年代,著名港商胡应湘就提出修建港珠澳大桥的想法,1997 年香港回归后,他再次提出这一构想,并表示自己愿意出资。但由于当时的国家形势等原因,这项工程未能动工。直到 2009 年 12 月 15 日,各种条件具备后,港珠澳大桥才正式开始修建,并于 2018 年建成。工期 9 年,总投资 1269 亿,成为世界上施工难度最大、最长的跨海大桥。
在施工过程中,工程队面临巨大考验。大桥所在区域没有自然岛屿,这成为主要难关,需要修建人工岛屿。施工队在陆地上建造 120 个巨型圆柱形钢桶,直径 22.5 米,高 55 米,固定在海床上,在中间修建人工岛屿。这一难题最终被我国攻克。项目完工后,被英国《卫报》称为 “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港珠澳大桥的建立,推动了粤港澳三地的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了人才、资金、货物的高速流动。
但为何港珠澳大桥车流量如此稀少呢?据了解,平均每天港珠澳大桥通行的车辆只有 4000 辆,若一辆车收费 150 元,一年收益仅 2.3 亿元。要收回高达 2600 多亿的建筑成本,按此收益很难实现,还不算后续大桥的维修与养护费用。
车主们反映,并非不想在桥上通行,而是上桥要求较高。从内地去香港、澳门需要港澳通行证与驾驶证,对车牌也有要求。车辆必须挂粤 Z 牌、香港牌以及澳门牌,获取三地车牌成本高。全程代办约需 5 万元,购买已有车牌费用高达 90 到 100 万。而且,申请三地车牌并非人人有资格,需在三地有投资且 3 年内总纳税额达到一定标准,如 10 万元可申请一辆,50 万可申请两辆,100 万可申请三辆。从内地经大桥进入香港,申办主体必须是内地核准的企业,且 3 年纳税额超过 100 万。因此,在港珠澳大桥通行的车辆大部分是企业车辆,平民通行现象不明显。
正因为港珠澳大桥目前稀少的车流量与亏损情况,被很多媒体称为 “面子工程”。但实际上,港珠澳大桥并非 “面子工程”。它的要求较高,且去往港澳两地的人相对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未来工程,所以才会被外媒质疑是摆设。
这里插入一个历史案例。在古代,有一些大型工程在建成初期也面临着使用人数较少的情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这些工程逐渐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比如大运河,在刚建成时,可能由于各种原因,运输量并不高,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贸易的繁荣,大运河成为了重要的交通枢纽。港珠澳大桥也可能如此,虽然目前车流量较少,但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不断发展,未来它必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在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港珠澳大桥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政府可以进一步优化通行政策,降低门槛,提高便利性,吸引更多的车辆通行。同时,加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促进人才、资金和货物的流动,为大桥的繁荣注入新的活力。港珠澳大桥,这座连接梦想的桥梁,虽然目前面临着一些挑战,但它的未来充满希望。它将继续见证中国的发展与进步,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一座丰碑。